終於,中美兩國還是在5月10號的這一天,完成了第一輪的會談。雖說,中美雙方均稱日內瓦會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結果將在5月12日公布。
特朗普也以「建設性」、「全面重啟」等中國式名詞高調宣布會談成功,但會談之後美財政部長的臉色卻顯得非常的不對勁。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談判前,特朗普還給中國提了一個條件,而我國與此同時召開了嚴厲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會議。
那麼,能否說明促使特朗普政府請求會談的原因,是他們對稀土的迫切需求?這次會談又能否取得實質性的成果?
中美會談達成重要共識?
不得不說,剛剛過去的中美第一輪會談,完全可以被稱為「全球經濟最昂貴的談判」,因為雙方分別帶著145%和125%的關稅籌碼到談判桌上。
會後,特朗普就以「建設性」、「全面重啟」等中國式外交辭令高調宣布會談取得了非常的成功。
緊接著,中美雙方也都表示在日內瓦的會談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而會談結果也將在5月12日公布。
此外,我方代表稱中美雙方已達成了重要共識,也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
這句話說明,這場關稅戰的談判可能會像當年上甘嶺阻擊戰的談判一樣,中美雙方還會繼續談,當然也是為後續政策的變化,留出一個彈性的空間。
鑒於特朗普政府在談判前的頻頻變臉,即特朗普曾稱「不會因為重啟與中國的會談,就下調對華145%的關稅」。此外,美財長貝森特也曾威脅中國稱「要剝奪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身份」。
甚至,美眾議院也在不久前全票通過了兩項涉台法案,主要內容是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
不過,隨後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組織的華盛頓論壇上,美副總統萬斯稱台灣問題不會成為中美會談的籌碼。
而且,美國方面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對中國的母嬰產品豁免最高達145%的關稅。
前腳放出狠話,後腳又有妥協讓步的姿態,特朗普政府如此不確定性的政策和言論,也讓人懷疑此次中美會談究竟能否達成實質性的結果。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會談不能稱為是雙方的關稅談判,而應該是雙方告知自己底線的會談,一方面是儘可能的達成關稅談判的共識,一方面是為了避免關稅戰演化為熱戰。
而特朗普之所以如此高調的稱會談取得成功,就是在虛張聲勢,既為安撫美股市場和投資者,也為向別國炫耀自己已經取得優勢。
果不其然,美股已經是應聲大漲標普500指數E-迷你指數上漲1.3%,納斯達克指數期貨也上漲1.6%。
不過,別看特朗普政府在會談前頻繁變臉,但我國也早就表明過態度和立場,即「如果美國繼續搞脅迫訛詐那一套,中國絕不會與美國達成協議。」
所以說,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美還能達成共識,一定是美國首先有了妥協,那他們的妥協可能會有哪些方面呢?
稀土壓縮特朗普的選擇
其實,促使特朗普政府與中國會談的關鍵原因便是他們對稀土資源的迫切需求,但大家也都知道他們往往有得寸進尺的特點。
就如,5月9日的時候,從彭博社援引的消息稱,特朗普政府考慮對中國降低關稅,但希望中國能夠取消對他們稀土的限制。
之所以特朗普政府能有這樣的放出這樣的消息,就說明關稅已經不是美國的籌碼和底牌,而成為了限制他們發展的雞肋。
相反,中國在稀土方面的絕對優勢才是會談中的籌碼和底牌。其實,從特朗普政府會談前的表現來看,他們根本沒有做到尊重、平等、公正。
也正因此,我國才在5月9號召開了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的會議,這一天正是中美將赴瑞士參加經貿對談前一天,顯然是對美國的警告和對全世界的表態。
而這也將特朗普的選擇壓縮到了只剩兩個,即要麼帶著誠意與中國會談,要麼稀土供應鏈徹底被切斷。
雖然說,這場中美關稅不會有真正的贏家,但我國正在以稀土為棋,而棋盤便是整個世界,所以說堅信中國一定會在中美博弈中拿下勝利。
堅持原創不易,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作者,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