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屆進博會消費品展區俄羅斯出口中心展位,客商進行交流。 新華社記者 徐 亮攝
在陝西西安舉辦的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現場,觀眾選購俄羅斯產品。 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攝
「俄羅斯味道」來到中國餐桌,智能手機「中國造」在俄羅斯市場熱銷,中國品牌汽車穿行於俄羅斯街頭,俄羅斯電商平台擴大在華業務……當前,中俄務實合作持續深化,為兩國關係發展注入蓬勃活力。數據顯示,中國連續15年保持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作為「好鄰居」「真朋友」,中俄務實合作根基深厚,互補優勢正在持續釋放。
經貿往來量質齊升
「這是俄羅斯原裝進口的椴樹蜂蜜,入口清甜,有獨特的花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93號鏈接……」走進黑龍江省綏芬河市的俄羅斯商品城,不少商家正在直播。一旁的貨架上,餅乾、堅果、果汁等各類俄羅斯進口商品琳琅滿目。記者看到,一家商鋪直播銷售的一款俄羅斯傳統點心,在電商平台成交量已超過2萬單。
綏芬河位於中俄邊境,是黑龍江省最大的對俄口岸,也是重要的俄羅斯商品集散地。直播間里的一單單交易,折射出中俄經貿往來的生動圖景。
「目前,俄羅斯商品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近日報道稱,俄羅斯冰激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出現較快增長。俄羅斯巧克力、嬰兒配方奶粉等產品也深受歡迎。2024年,有900多家專門從事俄羅斯商品貿易的企業和機構在中國成立,這一數字是兩年前的2倍多。
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產品種類豐富多樣。中國海關總署近期發布的進口商品類章金額表顯示,中國從俄羅斯採購的商品不僅包括能源、礦產以及肉類、穀物等傳統大宗商品,還涵蓋了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塑料及其製品、橡膠及其製品等工業製成品。此外,還包括珠寶、貴金屬及製品、機電設備、音像設備及其零部件等高附加值商品。
多種俄羅斯商品走進中國的同時,「中國造」也受到俄羅斯市場青睞。
在黑龍江省黑河市的一家智能手機品牌門店,不少俄羅斯遊客正在櫃檯前試用樣機、與店員確認參數。俄羅斯遊客德米特里展示了他的中國品牌智能手機:「我已經買了兩部中國手機,中國製造的智能手機很好。家裡的智能家居產品我用的也是中國品牌。」
一部智能手機,折射中俄經貿合作的新亮點。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期援引俄羅斯標準銀行的研究報告稱,中國智能手機對俄出口呈現增長態勢,中國品牌智能手機在俄羅斯市場所佔份額逐年上升。2022年,中國品牌手機的市場份額為50%;2023年,這一比例上升至73%;到2024年,中國智能手機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已進一步增長至86%。報道稱,該銀行的統計數據再次證實了中國品牌智能手機在俄羅斯市場廣受青睞。
從傢具用品到服裝鞋帽,從電子產品到新能源汽車,不少中國商品當下在俄羅斯市場熱銷。據俄羅斯汽車行業分析機構「autostat」公司的數據,11個中國汽車品牌已躋身2024年俄羅斯市場乘用車新車銷量排行榜前15名。
中俄務實合作碩果累累,彰顯雙邊關係「含金量」。202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2448億美元,同比增長1.9%。中國連續15年保持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雙邊貿易本幣結算超過95%。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徐坡嶺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前中俄經貿合作呈現「基礎牢固、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雙邊貿易規模在過去5年內從千億美元躍升至2448億美元,翻了超過一番。中俄經貿合作的質量和水平也顯著提升,雙方在鞏固最終品貿易的基礎上,逐漸加強產業鏈和供應鏈合作。在投資合作、貨幣金融協作以及基於雙邊本幣直接結算機制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雙方也取得了新的合作進展。從合作主體來看,民營企業的積极參与進一步增強了市場活力。這些成果均為中俄經貿合作邁向更高水平的重要體現。
合作有穩定推動力
凌晨的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國際陸港,天還沒亮,一列裝有55箱建材的中歐班列已經發車啟程。列車上是牆板、鋁合金配件、橫樑、方鋼、立柱、槽鋼弔掛件、五金件、彩鋼板等多種產品,這批貨物將駛向俄羅斯謝利亞季諾,進入俄羅斯市場銷售。
中俄經貿合作馬力十足,背後既有雙方堅實的政治合作意願,也得益於雙方互利共贏的互補優勢。
近年來,中俄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豐碩成果。一系列大型項目推動了中俄經貿合作和友好往來,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中俄兩國高層密切溝通的戰略引領下,中俄關係已發展成為政治互信不斷加深、戰略協作更加緊密、務實合作持續深化的穩定夥伴關係。經貿、科技等領域合作持續拓展。」伊朗邁赫爾通訊社稱。
徐坡嶺表示,中俄互為最大鄰國和全面戰略協作夥伴,新時代以來,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雙方政治互信持續加深,務實合作成果顯著,世代友好深入人心,國際戰略協作持續鞏固和深化。雙方攜手走出了一條大國、鄰國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的嶄新道路。政治互信為兩國務實合作開闢了空間。
「無論國際格局如何演變,中俄兩國增進友誼的意願始終堅定,雙方合作充滿活力。」《俄羅斯報》報道稱,俄羅斯是中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供應國,中國是俄羅斯機電產品、汽車等商品的主要進口來源國。兩國在經貿、投資、能源、航天等多個領域持續深化合作。
徐坡嶺表示,互補性優勢是中俄務實合作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中俄互為最大鄰國,商品結構有一定互補性,開展互惠互利的合作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雙方形成了能源—製成品的結構性互補格局。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在近期發表的研究報告中表示,中俄兩國的互補型貿易關係對雙方都有益處。俄羅斯受益於中國企業和銀行對俄能源和電信基礎設施的投資,中國也受益於俄羅斯能源出口。雙方的貿易依存度、貿易額在過去10多年間有所增長。
面對外部挑戰與地緣政治因素衝擊,中俄貿易互補性優勢仍在持續深化。「中國龐大的能源市場為俄羅斯能源產品出口提供了空間。同時,俄羅斯市場對中國汽車出口也展現出強勁需求,已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第一大市場。雙方的互補優勢從傳統的商品結構互補進一步拓展到市場規模互補。」徐坡嶺說。
長期向好,前景廣闊
徐坡嶺表示,2025年,中俄務實合作進入新階段,雙邊貿易額增長趨於平穩。新階段,中俄務實合作的重點內容是穩定和鞏固兩國在商品貿易、產業鏈合作、基礎設施對接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創新和擴大在電商、服務貿易、本幣結算及雙邊結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探索擴大投資、科技和北極航道開發建設等合作新領域。
「中俄務實合作基礎牢固,前景廣闊,不懼挑戰,今後還有很多合作空間。」徐坡嶺說。
不久前,俄羅斯本土電商平台「野莓」宣布開放中國市場招商,強化在中國的跨境電商業務布局,引發多家俄羅斯媒體關注。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接受塔斯社採訪時表示,數字貿易將成為2025年兩國發展最活躍的合作領域之一。「我們目前已經觀察到了良好勢頭,一些俄羅斯公司在2024年與中國積極開展工作,還開設了較多的俄中聯合公司,開展2c、2b的數字貿易。」他表示,2025年,俄中還將拓寬兩國在科技領域的合作,開展更多科技領域聯合研究,並拓寬農業、林業工業領域的合作。
克里姆林宮網站日前發布的消息顯示,俄中兩國在工業和高科技領域的全面合作正在不斷推進。目前,俄羅斯已成為中國汽車全球最大進口國。俄羅斯方面歡迎中國在俄設立生產基地,進行產能合作。2024年,經俄中兩國邊境口岸和海港的雙邊貨運量增長了9%,達到近1.76億噸。俄羅斯計划進一步升級交通基礎設施,並將邊境檢查站改為24小時通關。此外,在中國各省舉辦的「俄羅斯製造」展銷會卓有成效,持續激發中國消費者對俄產品的興趣。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經貿規則正在進行新一輪重塑。面對外部衝擊,分析表示,高水平中俄合作對穩定國際經濟秩序將產生積極影響。
俄羅斯聯邦政府財政金融大學國際經濟關係研究院院長維多利亞·佩爾斯卡婭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中經濟合作建立在遵守現行世界貿易監管規範及各國對外經濟活動的國家監管原則的基礎之上,是可持續的、互惠互利的夥伴關係。俄羅斯與中國共同致力於建立多極世界。
「中俄務實合作堅持平等互利、互惠雙贏和共同發展原則,在反對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問題上有著高度共識。中國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穩步推進,將為世界經濟秩序和全球經濟治理注入穩定、積極、向上的力量。」徐坡嶺說。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