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候任總理默茨即將上任,而其「上岸第一劍」,將直接砍向匈牙利。
根據美國政治網的報道,新政府將推動歐盟對「內部敵人」採取更強硬立場,包括削弱成員國的一票否決權、強化對違規國家的懲罰機制。
雖然文件未點名,但矛頭顯然指向長期阻撓歐盟對俄制裁與對烏援助的匈牙利。草案主張利用「魏瑪三角」施壓、加強德國表決影響力,並呼籲對違反「法治原則」的國家採取扣款、取消投票權等懲罰。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近年來多次與歐盟唱反調,被視為「親俄」代表,也因此成為布魯塞爾和柏林的眼中釘。德國新政府此舉,不僅是對歐盟「內部不團結」的反制,也預示著未來歐盟決策機制可能更加集中和強硬。
德國候任總理默茨
不一樣的德國將出現
根據近段德國內部政策的變化來看,默茨時期的德國,將與朔爾茨完全不同,而且與默克爾也不一樣,雖然兩人都來自基民盟,但政治立場並不一致,當年默茨就一直被默克爾打壓,現在終於贏得大選,自然不會重走默克爾老路。
當然,治理國家不是意氣用事,不能說與默克爾不和就故意反著干,德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後默克爾時期的起步階段,直接崩盤了,這逼得默茨不得不做出改變,把朔爾茨搞出來的這個爛攤子,給扭轉過來。
默茨要想做出成績,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只要重新把德國帶回正軌就行。
現在看來,默茨的思路就是利用歐盟以及美國的權力真空,重塑德國的影響力。
德國國旗和歐盟旗幟
重拳出擊
默茨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在歐盟重拳出擊,一個是對美國和俄羅斯重拳出擊。
在歐盟內部,打壓匈牙利將是極其重要的一步棋,默茨可以藉此機會,推動修改歐盟議事程序,進一步削弱在一些重要議題方面,較小成員國的權力,讓德國這樣的大國的決定更具效力。
以前在默克爾時期,根本不需要這樣,因為默克爾被視為整個歐盟的領導人,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德國要想恢復曾經的影響力,只能在歐盟的制度方面採取行動。
對待美俄的立場,默茨也比較清晰,作為傳統保守派,其對美國和俄羅斯的立場都非常強硬。默茨試圖通過這樣的立場,來解禁德國的軍力,讓德國軍力能夠有一個大的進步,變成一個正常國家,以補齊德國最大的短板。
德國經濟形勢糟糕
經濟方面也要孤注一擲
而在經濟方面,默茨選擇的也是孤注一擲,打算投資5000億歐元,用來刺激德國經濟,風險非常大,因為債務佔gdp比重必將大幅飆升,一旦失敗,德國經濟就徹底喪失未來了。
從這些方面來看,默茨是要對德國動大手術了,進行一次系統性的改革。
但以德國現在的底子,這個攤子似乎鋪得有些大了,是否能夠兌現這些期待,仍然是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