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身邊的「紅人」馬斯克和德國產生很大的衝突,起因是德國正在進行換屆和國會議席選舉,馬斯克連續發多條動態,以及利用自己購買的社交平台幫助選擇黨人魏德爾宣傳,明確表示「只有魏德爾才能救德國」。因為德國政府的方向就是孤立排擠選擇黨,馬斯克的言論和立場立刻遭到了德國政界群起而攻,尤其是執政黨斥責他「干涉德國內政,誤導民意」。後續選擇黨在德國大選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國會議席中排名第二,這讓執政黨對馬斯克等人更加怨恨,德國也掀起了抵制特斯拉的熱潮。
近日這位有著巨大影響力的美國商界人物,卻突然因為一件事和特朗普產生了分歧。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本月宣布了面向全球的對等關稅,一時間造成多國恐慌,美股開始狂跌。日前馬斯克主動站了出來,先是指責給特朗普出謀劃策「對等關稅」計劃的美國貿易顧問納瓦羅,認為他「腦子不清醒」;後續馬斯克再度表示支持歐美之間自由貿易,且「歐洲和美國理想中應當實現零關稅,從而在歐洲和北美之間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美國媒體還稱馬斯克曾勸特朗普取消「對等關稅」,但後者根本不聽。
7日,德國副總理哈貝克站了出來,對馬斯克進行了一通嘲諷。他表態:「我讀了馬斯克的話,我認為這是軟弱的表現,或許是恐懼的表現,因為雙方的政治行動完全不同」。哈貝克認為馬斯克是看到了美國的經濟亂象,看到了美國企業因為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混亂,整個國家因此走向崩潰,所以他「怕了」。當然如果要說這些事情,去和特朗普說就行了,美國應該停止他們製造的混亂。
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和馬斯克「合不來」是正常的。特朗普要的是兌現競選承諾,滿足國內部分利益集團的訴求,如製造業工會、傳統工業企業等。這些群體長期以來一直呼籲政府採取保護主義措施,以應對來自國外的競爭。另一方面,特朗普將貿易問題作為政治籌碼,試圖在國際談判中獲得更多優勢,提升美國在全球經濟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馬斯克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對,首先源於其商業帝國的切身利益。以特斯拉為例,關稅政策導致其進口零部件成本大幅上升,所以馬斯克就「理性」了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 歐洲現在對特朗普「一邊強硬,一邊示好」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他們現在正在準備應對美國關稅,且歐洲現在制定了計劃,準備對美國「同步反擊」。但馮德萊恩同時表示,歐盟已向美國提出對工業品實施零關稅政策,希望美方和他們好好談判考慮一下。對此也有評論認為,歐盟如果硬氣一點,反擊導致美國農業受到重創,大豆、豬肉等農產品出口受阻,特朗普說不定還會考慮;他們現在如此快「滑跪」,必然是鼓勵美方進一步對歐洲下手敲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