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對全球濫施關稅的「餘震」還在繼續,全球經濟遭遇「黑色星期一」。
4月7日至8日,數十家上市企業發布增持相關公告,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
與此同時,4月8日,商務部對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征50%關稅發表談話。
此前,美方先後兩輪對華加征10%關稅,4月初,美方對華濫施34%「對等」關稅。如果再加征50%關稅,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將超過100%。
美國關稅,已經讓全球出離憤怒。但中國人打交道,不喜歡施壓和威脅。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
消息人士告訴譚主,中方針對美威脅升級對華關稅的回應,有兩個信息點格外值得關注。
第一個信息點,是關於對話——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所有對華單邊關稅措施,停止對華經貿打壓,與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談判的大門,我們當然沒有關上,但絕不是以這種方式。
濫施關稅的傷害,美國自己最心知肚明。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商業組織之一,美國商會正在考慮直接起訴美國政府,阻止其新徵收的關稅。
美國商會代表全美超過300萬家企業和組織,對美國經貿政策有很大影響力。
但不管美國商會和更多代表正確方向的力量是否能阻止美國的惡行,我們都會保持淡定和清醒。
這就要說第二個值得注意的信息點。消息人士告訴譚主,要注意中方的一個詞「奉陪到底」。
具體是這麼表述的:美方威脅升級對華關稅,是錯上加錯,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訛詐本質,中方對此絕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從2月1日美國政府開始逆勢而動、加征關稅之後,中國已經針對美國連續3輪採取了堅決反制措施。3輪下來,一共20多個反制措施。
這些反制是被迫的,也是合理合情合法的。
以對美關稅反製為例,我們先是精準針對美農產品和能源加征關稅,而後美方一意孤行,就變成了對美國所有產品加征關稅。
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熟悉全球貿易的崔凡教授告訴譚主:
背後的深層邏輯是,美國政府當前就是妄圖與各國開展一對一雙邊談判,利用優勢談判地位,各個擊破。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貿易體,不示弱,不退讓,本身就是向世界展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決心,這也是中國的大國責任。
當然,我們心裡也非常清楚,反制只是手段,重要的是我們的目的。我們要做的,是捍衛我們的發展權利,是捍衛我們的經濟繼續企穩向好。
這種捍衛的決心沒有變過,變的是我們在不斷做好更充分的準備,減少對我們的衝擊,阻止對我們生活的干擾。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的安子棟和譚主分享:
我們目前有底氣去應對美國關稅,得益於我們內部經濟的穩定以及更強的經濟韌性。這都是我們很早以前就開始部署的。
站在現下這個節點,我們可以發現,早在本屆美國政府上台之前,我們便已經做好了充分的研判和準備,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超常規政策組合拳,提前儲備了我們抗外部衝擊的能力。
具體來說,降准、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的調整餘地,隨時可以出台。
而降准、降息這類寬鬆性的貨幣政策,能夠激活市場的投資和消費需求,這樣一來,即使面對美國濫施關稅這類外部衝擊,我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因關稅減少的外需引回國內市場。
之所以能達到「隨時」,安子棟分析:
從政策空間上看,我國的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還有充足的下調幅度。
而且,從成本上看,我國當前的整體物價平穩,通脹壓力不大,降息、降准帶來的成本是完全可控的。
類似的政策提前量,我們已經打出了很多。正是這些支撐了我們的對美關稅反制,成為了我們應對美國濫施關稅的底氣。
如果把目光稍微拉遠,我們可以看到,與美國打了8年貿易戰,增加了我們發展的韌性。
美國最想遏制中國科技發展的目標,就未能如願。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曾發過一份報告,叫《中國製造的世界》,裡面詳細列出了幾個中國發展的關鍵行業。
半導體、電動車、高鐵、機器人、船舶製造、新能源、生物科技、航空航天、農業機械……這些美國想要打擊的領域,要麼中國已經領先,要麼正在全力突破。
顯而易見,我們過去這些年的戰略是正確的。路子對,步伐穩。
面對外部遏制打壓,我們的發展,經得起風雨,堅定前行。我們也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更開放,更包容。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幾輪對美反制,中國都在第一時間向世界貿易組織進行了訴訟。
我們很清楚地知道美國政府要顛覆以WTO為核心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我們也自然而然地要和全世界所有反霸權的力量站在一起。
英國輿觀調查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德國、法國、西班牙、丹麥、瑞典和義大利民眾支持對美國實施報復措施。
中國堅定捍衛自身發展權益,呼應的也是全世界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捍衛。當美國自絕於全世界自由貿易圈,全世界其他國家也可以選擇讓美國真正「孤立」。
選擇宣布美國的時代結束的人,是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在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新關稅發表講話的時候,他說:
過去八十年,美國承擔起全球經濟領導者的角色,建立了以信任和相互尊重為基礎的聯盟,並積極倡導自由開放的商品與服務交流——這個時代已經終結了。這是一個悲劇,但也是全新的現實。
不管美國的時代有沒有結束,全球化的時代都沒有結束。
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版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過去20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0%,過去4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全球佔比從24%增至40%以上。
正是在「全球南方」崛起的背景之下,雖然我對美出口份額在過去幾年降低了4.5%,但我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佔比提升了9.1%。
事實已經證明,雖然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經濟體,但它對全球貿易的重要性可能被誇大了。美國僅佔全球商品進口的13%,僅憑一己之力不足以逆轉全球化。
這就是歷史大勢。
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關稅戰就是發展之戰。發展是世界各國的普遍權利,而不是美國的專利。
美國今天的訛詐,中國之前就經歷過,更大的風浪中國同樣經歷過,但我們發展的意志堅定,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定。
希望再過幾年,回過頭看,我們還可以自信地說,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原標題:《玉淵譚天 | 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
欄目主編:孫欣祺 文字編輯:施薇 題圖來源:新華社發(陳雷 攝)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玉淵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