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中部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緬甸多地及周邊國家受不同程度影響。截至當地時間30日午間,強震已造成1700人死亡,3400人受傷,另有約300人失蹤。
中國救援隊在北京首都機場集結(圖源:新華社)
地震發生後,中國方面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派出多支救援隊伍的同時,也接連送去救災物資。如今,地震救援黃金72小時已至,中國救援的情況如何?搜救現場遇到了什麼困難?救援隊伍之後的搜救方向又將如何呢?
從首個到達到首位救出
中國雲南省毗鄰緬甸,地震發生後不久,中國雲南救援醫療隊迅速反應。29日清晨,中國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攜帶全功能生命探測儀、地震預警系統、攜帶型衛星、無人機等應急救援物資共112套抵達緬甸仰光。來自中國的救援隊為首支抵達緬甸的國際救援隊。
隨後,中國藍天救援雲南隊、中國公羊救援隊、中國救援隊相繼派出人員支援,並陸續抵達緬甸震中區域。極目新聞記者也跟隨救援人員第一時間抵達地震現場。
中國方面運送的救援物資(圖源:央視新聞)
物資方面,中國紅十字會向緬甸地震災區提供緊急人道援助,包括帳篷300頂,毛巾被2000床,摺疊床600張,以及可滿足2000個受災家庭使用的賑濟家庭包等。
多位地震現場的華人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強震導致曼德勒市周邊的高速、橋樑、建築大面積受損,只有一些小路可以供車輛行駛。在此情況下,中國救援隊伍抵達現場後,利用手中工具立即展開救援。
緬甸內比都一老人被救出(圖源:封面新聞)
3月30日凌晨,在緬甸內比都一家醫院開展救援的中國雲南救援醫療隊,通過生命探測儀器發現了坍塌樓層下埋壓的一名倖存者,國家隧道應急救援昆明隊會同當地救援力量採用「先上後下、後清前出」的方法展開營救,隨後,一位被困近40小時的老人成功獲救。
3月31日0時40分,經過5個多小時的緊張救援,中國救援隊在緬甸曼德勒市的長城飯店救援點搜救出一名被埋壓人員,該女性被困近60小時,獲救時生命體征良好,這是中國救援隊抵達受災最重的曼德勒地區後救出的第一位倖存者。
極端高溫、蚊蟲困擾、缺乏大型機械
緬甸大部分地區位於熱帶,儘管時值3月底,但仍受高溫天氣襲擾。氣象數據顯示,自3月28日至31日,幾乎每天的最高氣溫都突破了40℃,這對震中地區的居民及救援隊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大家圍坐在街頭(受訪者供圖)
日前,多位當地華人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地震導致他們所居住的房子倒塌或受損,加之餘震不斷,因此他們不敢在室內睡覺,只好在路邊或院子外搭個簡易的棚子、鋪上毯子睡覺,或者乾脆不睡覺。但是,蚊蟲的出沒讓這一情況變得更為糟糕,有的人已經被蚊蟲困擾多日。
據中國救援人員提醒,地震後一定要謹防疾病的傳播,需要特別注意登革熱和黃熱病毒。資料顯示,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主要經伊蚊叮咬傳播的病毒性傳染病,是全球波及範圍最廣的蟲媒傳染病,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100多個國家流行。
大家住進防蚊帳篷(受訪者供圖)
幸運的是,這一問題在地震後第二個夜晚得到很大程度解決。多位當地居民在社交平台發布的視頻顯示,他們已經住上了帶有蚊帳的帳篷,電力和通訊儘管時斷時續,但也在陸續恢復當中。
當然,對於救援人員來講,搜尋工作還要繼續進行。大量建築成塊倒塌意味著僅靠人力去挖掘的成本很高,需要大型機械支持。
由於道路受損嚴重,許多大型機械暫時無法進入震中區域。搜救人員只能靠現有的工具搜尋被困人員,面對接二連三的餘震,救援人員還需要注意自身安全。
與時間賽跑,中國救援一直在路上
截至北京時間3月31日上午,中國救援隊伍已成功救出4名倖存者,其中3名成年女性(1名孕婦)、1名女孩。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中國救援隊成功營救被困群眾(中國公羊救援隊供圖)
報道稱,31日0時40分,中國救援隊在長城飯店作業場地搜救出一名成年女性被埋壓人員,這是中國救援隊救出的第一名倖存者;5時37分、6時20分許、7時15分許,中國救援隊、中國公羊救援隊在天空公寓作業場地,通過切割、破拆、移除、繩索轉運等救援技術,先後救出3名被困女性。目前,獲救人員已經送醫治療。
極目新聞前方記者拍攝的視頻顯示,中國救援人員連夜搜救多日,陸續有新的被困人員被成功營救。
中國救援隊正在營救被困群眾(中國公羊救援隊供圖)
據中國公羊救援隊成員所述,這裡的援救人員已經3天3夜沒有合過眼了。談及救援感受,一位救援人員告訴記者:「我們不能放棄任何一個生命跡象。尤其當看到有些被困者生命體征良好,可以敲擊、跟救援人員對話,我們可以拉住他的手,提供生命支持的時候,我們也增強了救援的信心。」
據了解,中國救援隊進駐曼德勒天空公寓救援現場已經超過13個小時,他們一直在持續救援中。該救援人員表示,希望隊員們可以再接再厲,更多地發現與拯救生命。
極目新聞採訪並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潮新聞等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