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3月28日,緬甸發生了7.9級地震,緊接著,又發生了6.4級的餘震。震源位於緬甸的心臟地帶、是該國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市。
截止到當天晚些時候,地震已經造成緬甸數百人死傷。由於緬甸多年來深陷內戰,再加上基礎設施較為落後,救災能力相對有限。
緬甸發生地震
緬甸軍政府已經對外發出了請求,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對緬甸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在此危難時刻,中國率先提供了支援。
3月29日清晨,中國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率先出征,攜帶生命探測儀、地震預警系統等112套應急救援物資,抵達了緬甸仰光。
來自中國的救援隊,也是首支抵達緬甸的國際救援隊,這也再一次體現了中國與鄰國守望相助、患難與共的深厚友誼。
緬甸是中國的重要鄰國,緬甸局勢的和平穩定,也關乎著中國周邊局勢的總體穩定。
還記得2023年10月份,緬北爆發了軍事衝突,多個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激烈交火,一度靠近了中緬邊境地區。
中國救援醫療隊抵達緬甸仰光
為了切實維護邊境局勢的和平穩定,更為了周邊局勢的安寧。中方果斷出面斡旋,在2023年12月12日,緬甸軍方與果敢同盟軍代表,在中國境內舉行了和談,圍繞臨時停火達成了初步共識。
今年1月份,在中國的促進和推動下,緬甸軍方跟果敢同盟軍,已經在雲南昆明舉行了第7輪和談,並簽署了正式停火的協議,於2025年1月18日起,就地實現了停火止戰。
除了斡旋停火之外,中方還與緬方共同發力,打擊網賭電詐等跨國犯罪活動,將臨近邊界的緬北電詐園區徹底剷除了,切實維護了中國公民的安全和利益。
唯有局勢穩定了,緬甸才能迎來真正的發展;而只有緬甸發展起來了,才能源源不斷的對外輻射出穩定力量。
作為東盟成員國之一,緬甸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卻幾乎陷入了停滯,再加上時不時爆發的內部衝突,以及電詐犯罪的猖獗,讓緬甸成為了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地方,拖了地區發展的後腿。
東盟國家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我們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也在想辦法帶動周邊國家的共同繁榮,包括緬甸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從中國的發展中受益了。
就比如由中國主導的瀾湄合作,緬甸就是重要成員國之一,去年11月份,緬甸領導人敏昂萊還赴華出席了區域經濟合作會議,並且當著中方的面作出重要承諾,全力保障在緬中方人員、機構和項目的安全。
中方也用行動回應了緬方的期待,加快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中緬經濟走廊大項目,運營好中緬油氣管道,為緬甸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這次緬甸發生強烈地震,尋求國際支援的關鍵時刻,中方也是毫不猶豫,就派出救援隊緊急馳援緬甸。
敏昂萊於地震後視察相關情況
天災無情人有情,中國與周邊國家攜手應對重大災害,樹立了國與國之間互幫互助的典範,也展現了中國深化睦鄰合作的外交理念,踐行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