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俄羅斯再次用行動證明,不會讓美方影響中俄關係的發展,但是俄外長的一番話,又讓此事出現了一絲波動:為何要重提中方已經婉拒過的事?並且此事還是特朗普所一再強調的,這難道是要和美方逼我們「就範」?我們的態度究竟是什麼呢?
近日,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接受美方採訪時,被問及美國能否通過利用俄羅斯,來對抗中國。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接受採訪)
此問題的背景是,上個月,美俄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談判後,雙方關係似乎出現了緩和的跡象。於是,有些人開始猜測,美國總統特朗普現在是否會再度嘗試「離間中俄」。
針對這種猜測,拉夫羅夫給出一個並不意外的回答。他明確表示,中俄友好合作關係的深度和廣度早已達到了歷史新高,並得到了兩國人民的全力支持。他還強調,美國清楚,俄羅斯都不會背離與中國在法律和政治上的承諾。
(王毅外長前不久談及中俄關係)
當然,拉夫羅夫的回答並不是他的隨機發揮,而似乎是一種回應。這與此前中國外長王毅的表態形成了某種呼應。不久前,王毅外長在記者會上也對中俄關係作出了一番開誠布公的表達。他說,不管國際環境如何變化,中俄間的友好關係基於歷史的邏輯和內生動力是不會改變的。
王毅外長的發言中還提到了「永久睦鄰友好」這一辭彙。這句話的分量可不輕,它意味著中俄關係不僅僅尋求眼前的利益,而是著眼於長遠的合作夥伴關係。
回看拉夫羅夫的表態,可以說是對王毅外長的言論進行回應,並且從中可以看到,中俄目前的關係,就是從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隔空表態中,逐漸建立起了穩固的根基,當然實際性的合作也是少不了的因素。
(拉夫羅夫定調中俄關係)
然而,就在拉夫羅夫定調中俄關係後,話鋒一轉又提到了一件中方已經婉拒的事,他提到美國總統特朗普之前的一個計劃:讓中美俄就共同進行核軍控,同時將三國軍費削減一半進行對話。拉夫羅夫表示,俄方願意參加任何尊重和平等的談判。但是,談判必須以互相尊重、平等以及無預設條件的原則展開。
(特朗普提議中美俄國防預算減半)
關於特朗普的提議,中方早就表明了態度。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直接指出,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之路,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對此,中國維持最低水平的核力量,一直以來都是為了自衛防禦,沒有與任何國家軍備競賽的打算。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
另外關於軍費,郭嘉昆也強調,美國2024年的軍費開支甚至達到了全球總額的40%。這樣看來,美國若希望別人削減軍費,自己做個榜樣先不是更好嗎?
從我方的表態中,能看到已經婉拒了特朗普的提議,理由就是我們不需要進行相關對話。
(美國才是世界第一軍費大國)
那麼問題來了,在中國已經表明態度的情況下,為什麼拉夫羅夫要重提這件事?甚至是還有意讓我們改口。
其實,這折射出俄羅斯在當前國際格局下的多重考量。俄方需要在不對美國妥協的情況下,維護與中國的關係,同時可能也希望中方通過某種形式的參與,促使西方國家對其制裁有所鬆動。
俄方的考慮我們自然能夠理解,但是必須說明的是,作為有著獨立判斷能力的大國,中國早已劃定了紅線,不會輕易捲入這些對話。畢竟,核軍控本就是美俄兩國的事。即便俄羅斯希望能從中方這裡,獲取更多和美方談判的籌碼,中國仍然會堅持自己的路線,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