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經濟學人》3月1日的文章,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到2025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3.5億,超過美國的總人口。
雖然有「未富先老」的危機,但另一個數字卻被視為印度「強國夢」的一大優勢,那就是在印度目前14億多人口中,29歲以下的佔到了一半。
「人多」似乎一直是印度人引以為傲的一點,但在上個世紀有一位印度一把手,卻看到了人口劇增背後的危機。
她就是印度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總理,也因「強硬」政策而被譽為印度的「鐵娘子」。然而,這位曾讓400萬男性在她的政策下忍受絕育手術、讓國家在緊急狀態下幾近獨裁的女強人,最終卻在67歲時,被她最信任的警衛親手送命——三十多發子彈,終結了她充滿爭議的一生。
英迪拉·甘地的崛起與成為印度首位女總理
英迪拉·甘地的成長過程深受其父尼赫魯的影響,尼赫魯不僅是印度的獨立運動領袖,也是印度首任總理。英迪拉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從小便浸潤於政治氛圍中,接受了非凡的教育與熏陶。
她的母親卡瑪拉·尼赫魯則是一位活躍的獨立運動者,這使得英迪拉在年輕時便接觸到了印度的政治動蕩與歷史背景。英迪拉的家庭背景為她的成長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和廣闊的視野,也塑造了她後來的領導風格和政治決斷。
尼赫魯去世後,印度面臨著政治上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英迪拉逐漸開始在政壇嶄露頭角。她本是一個比較低調的政治人物,早期並沒有明確展現出強烈的政治野心。
然而,印度國大黨內部的權力鬥爭和政治動蕩,讓她的領導才華漸漸被更多人注意到。在黨內高層的支持下,英迪拉於1966年成為印度首位女性總理。她的上任並非簡單的繼承,而是在黨內外不斷激烈的鬥爭中脫穎而出。
當時,印度正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經濟困難、政治分裂以及社會問題等。英迪拉·甘地的上任,既是印度政治的一次重要轉折,也是她個人政治生涯的起點。
儘管很多人對她的能力表示懷疑,認為她只是一個「過渡人物」,但她很快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英迪拉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尤其是在經濟領域,通過實施國有化政策和推動農業現代化,進一步鞏固了她在黨內的地位,也增強了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力。
英迪拉的早期領導為她的未來奠定了基礎,但同時也為她後來的強勢政治風格埋下了伏筆。她的決斷力和不容忽視的影響力,使得她迅速成為了印度政壇的核心人物。
強勢政治與極具爭議的政策
1969年,英迪拉作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決定——將印度的主要銀行國有化。她認為,通過國有化,印度政府可以更好地控制資金流動,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在農業和農村建設方面。
這一舉措在印度民眾中贏得了不少支持,尤其是在農民和低收入群體中,他們看到了政府對他們利益的關注。
然而,這一政策卻觸動了印度傳統精英階層的利益,尤其是大銀行的私人資本家和商業精英。這些集團對英迪拉的這一決定感到憤怒,並認為她的舉措過於激進,甚至有些過於「社會主義」。
而在所有政策中,最讓人痛心和反感的,莫過於她實施的強制絕育計劃。1970年代,印度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壓力。為了抑制人口增長,英迪拉支持一項大規模的絕育運動,尤其針對男性進行強制手術。
政府為了達到既定目標,要求地方官員完成「絕育指標」,不少地方政府採用了強迫手段。儘管該政策出發點是為了控制人口過快增長,但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人權問題。
許多人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迫接受手術,甚至出現了手術失敗和死亡的案例。數百萬男性的生育能力被剝奪,造成了巨大的社會恐慌與憤怒。
這一政策的推行,最終使得英迪拉在民眾中的支持急劇下降,導致1977年大選時的慘敗。這場政治失敗,不僅讓她失去了權力,也讓她的政治形象遭到嚴重損害。
儘管如此,英迪拉並未因此退出政治舞台。在失去權力後,她並未選擇隱退,而是準備東山再起。她繼續辯護自己在緊急狀態下的政策,試圖恢復民眾的信任。最終,她在1980年成功復職,再次成為印度總理,但這一回,印度社會的局勢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
錫克教衝突與刺殺事件
1980年代初期,英迪拉·甘地面臨著印度政壇中越來越複雜的局勢。她的復職雖然為她的政治生涯帶來了一定的恢復,但隨之而來的是國家內部的宗教衝突,尤其是錫克教問題的惡化。
錫克教分離主義者的情緒愈發高漲,要求在旁遮普邦建立一個獨立的錫克教國家——「哈利斯坦」運動開始在全國範圍內蔓延,成為英迪拉政府的一個嚴重挑戰。
面對日益嚴峻的局勢,英迪拉·甘地決定採取強硬措施。1984年,她授權發動了代號為「藍星行動」的軍事打擊,旨在清除金廟內的武裝分子。儘管「藍星行動」成功地摧毀了武裝分子,但這一行動導致了大規模的平民傷亡,尤其是在金廟內的錫克教徒死傷慘重。
金廟作為錫克教徒的聖地,對於他們來說具有極高的宗教意義,英迪拉的決定被許多錫克教徒視為對他們信仰的嚴重褻瀆。這場軍事行動不僅未能平息分裂主義情緒,反而加劇了錫克教徒對政府的仇恨。
她的強硬手段與決斷最終引來了悲劇性的結局。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在自家花園內準備前往辦公室時,遭遇了她最信任的保鏢——兩名錫克教籍警衛的刺殺。她被連開數槍倒下,鮮血染紅了她的衣服。
刺殺她的兩名警衛之一曾公開表示:「我們別無選擇,這是為了復仇,為了我們遭受的羞辱。」他們的憤怒源於「藍星行動」對錫克教徒的打壓,這場行動帶來了無數無辜平民的死傷,讓他們感受到深深的宗教侮辱。這種憤怒最終轉化為對英迪拉·甘地生命的終結。
參考文獻:
bbc曝印度曾1年讓620萬名男子絕育 2000餘人命喪手術台.觀察者.2014-11-18
印度政要︱英迪拉·甘地:「鐵娘子」的輝煌與悲情.澎湃新聞.2017-11-23 [引用日期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