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還要等上幾天,沒想到現場就有了結果。」看到寶山區相關部門當場對項目變更情況審核意見表進行審批蓋章,壘知上海科創園項目負責人張師澤感覺吃了顆「定心丸」。
壘知集團是一家來自廈門的建築行業上市公司。看中上海的發展潛力,企業在寶山區投資數億元,建設壘知上海科創園作為集團第二總部。項目原計劃2024年12月竣工,但因客觀因素影響,竣工日期要推遲半年。為避免違約,企業迫切地希望向區相關部門申請竣工延期。
得知該問題後,寶山區招商服務一體化中心(下簡稱招服一體化中心)立即與相關部門對竣工延期申請進行評估討論。在隨後的周一集中辦公日,企業拿到了區經委、區投促辦蓋章的審批表。
面對新的招商引資企業服務形勢,寶山區在2024年11月成立區級招商服務一體化中心,力求搭建高效統籌各方資源力量的協同推進平台,疏解重點項目在實施推進中的堵點,加速項目落地轉化。成立兩個多月來,改變已悄然發生。
不只是解決一個工單
壘知上海科創園項目遞交竣工延期申請時,建設工程已經完成了90%,影響其完工的客觀因素是什麼?記者了解到,項目地塊兩側臨河,規劃設計的主入口位於金勺路,而這條路遲遲未能通車,導致項目無法滿足消防規劃2個出入口的要求,從而影響竣工驗收及投產運營。
梳理完情況,招服一體化中心意識到,不能簡單地蓋章了事,要真正解決問題,還需更多部門參與。工單被派到了區交通委和區建管委。
兩個部門也很快在會商會議上表了態:區交通委表示,已將金勺路道路建設納入2025年規劃,爭取儘快建成通車,同時將指導企業在符合相關條件的情況下,利用另一條道路制定臨時出入口方案;區建管委表示,在金勺路出入口未能使用的前提下,將根據臨時出入口方案,採用項目方承諾並附條件方式先行協助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投入了這麼多資金,總希望項目越早建成投產越好。但作為外地來滬投資的企業,可以說是『舉目無親』,對於很多事情怎麼辦缺少頭緒。」張師澤說,「此次政府部門給出了明確路徑和時間表,對我們非常重要。」
這個工單順利解決,但思考還在繼續。能否形成可操作可複製的實施路徑,讓更多項目「少走彎路」?
通過總結經驗,招服一體化中心在服務閔虹智慧方洲科技園項目時更加「得心應手」。該項目與壘知項目的癥結相似,也是因為園區前的市政道路天純路未通車,影響了整體竣工驗收和客戶入駐。最終,會商會議明確,在天純路尚未開建、出入口不能使用的前提下,採用項目方承諾並附條件方式先行協助項目通過整體竣工驗收。
與其事後解決問題,不如找到成因。在分析討論後,招服一體化中心認為,在產業項目准入階段就應充分評估後續道路建設對項目竣工驗收的影響。為此,提出了優化產業准入評估機制的方案,計劃完善准入階段的跨前介入、跨前指導機制,聯動規資、建管、交通、環保等部門,更充分地考慮到各項條件對項目實施的影響,納入准入評估,提升項目方案的成熟度和穩定性。
「堅持舉一反三,不斷完善機制、優化流程,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寶山區科創委副主任陳懌捷表示。
「指揮部」持續「進階」
成立之後,招服一體化中心也遇到了棘手的新問題。位於高境鎮的高境天成商業辦公項目,因與擬建的軌道交通19號線某站體施工區域存在交叉施工,在辦理地下施工許可的過程中存在較多協調事項,推進遇阻。
「以前都是地鐵項目先開工,後續鎮里項目再動工,區域劃分界限比較清晰。而這一次是民營企業項目按照計劃要在1月開工,如果耽擱了,後續施工進度和招商工作都要受影響。」高境鎮副鎮長陳賢解釋。
得到高境鎮求助的當周,招服一體化中心便派單至區交通委進行研究,同時邀請申通方面共同會商。中心集中辦公周例會期間,區分管領導牽頭協調項目問題,區投促辦、區重大辦、高境鎮政府共同參與,各方最終達成一致。在委託專業機構充分論證安全性的基礎上,項目方按照要求作出相應承諾,申通方面同意了高境天成項目先行施工方案。
申通監護辦審批同意的第一時間,寶山區建設事務受理中心和寶山區規劃資源局迅速行動,高效審批,發放項目地下部分的《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僅用2周時間完成了從問題會商到「雙證齊發」的全部流程,為項目全面開工提供重要保障。
陳賢表示,高境天成項目是鎮里赴內蒙古招引而來的新項目,在了解了寶山區的區位優勢和發展前景後,對方也有意打造華東區域標杆性項目。「營商環境究竟如何,終究不是靠說的。能否如期開工、遇到困難政府有何作為,都關乎企業的感受度。招服一體化中心的高效協調,正是營商環境的最好寫照。」
事實上,隨著寶山區內軌道交通線路和站點的增加,還有多個街鎮也將面臨施工區域交叉的問題。這次協調也為後續項目如期推進探明了道路。
眼下,作為全區招商服務「指揮部」的招服一體化中心還在持續「進階」。從各街鎮上報的問題中梳理共性需求,著手制定或完善吳淞創新城建設用地管理工作指引、產業用地類項目落地「流程圖」、涉環評的產業園區外項目認定操作等5項流程機制。9家常駐單位和近30家流動單位工作人員也不只是在區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公點「一周一會」,而是天天有交流,時時盯進度。
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的新機制,也在倒逼各部門適應新規則。據了解,在時效方面,責任部門從接到派單到解決問題、滿足需求或完成審批不超過2周,研究同意的事項審批落地不超過2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