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因為本文字元偏長,文中可能會有「廣告解鎖模式」,不過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廣告解鎖是免費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繼續閱讀,在此感謝各位看官老爺,以及平台。
隨著世界三大巨頭之一俄羅斯被拖入戰爭,全球核心矛盾中美矛盾愈發明顯。
如果說過去中國還能憑藉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和美國鬥智斗勇,那麼現在中美雙方灰色地帶已經越來越少,競爭才是未來中美關係發展的主旋律。
也因此,無論是中國網友,還是美國網友,都對中美誰比較強感到好奇。
在美國知識問答平台quora上,美國網友還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如果美國政府強迫所有美國公司離開中國,中國能活下來嗎?」
美國網友之所以能問出這樣的問題,顯然是把中國經濟發展完全當成了美國幫助的成果,充滿著傲慢與偏見。
不過對這個問題的進一步討論,對於明確中美關係非常有必要。
一、脫離現實,不切實際
從現實層面出發,美國網友提出的問題是不切實際的。
因為美國政府不可能做出如此不理智的決定,並且就算美國政府做出了決定,美國企業也不一定會聽從。
美國政府作為美國利益組織的調控核心,它本就是眾多企業利益的代表。
美國聯邦特殊的稅收制度也意味著美國政府想要持續存續下去,就必須讓各州的企業擁有賺錢能力。
讓美國公司離開中國,不符合美國政府的利益。
就拿美國聯邦總統的選舉制度來說,作為美國政府制度之一,如果沒有企業的支持,該制度無法在美國生存下去。
具體而言,美國選舉制度並非大家口中所說的民主制度,嚴格上來說,只能算得上金主制度。
所謂真正的民主,不是一人一票,而是一人一簽。
全國有多少百姓,就設置好多少支簽,每人抽一次,抽到總統簽的人便能當總統。
假設該國全體百姓中,農民佔了70%,那麼從概率上講,農民當選總統的概率最大。
而由於總統本身就出身於農民之中,因此自然也會為群體人數最多的農民著想,這才是嚴格意義上的民主。
美國的選舉制度,之所以稱為金主制度,是因為任何一個選舉環節都需要大量金錢造勢。
任何一個總統候選人都需要為自己拉取選舉資金,以獲得更多媒體宣傳資源,這在美國稱之為「政治獻金」。
就拿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來說,在最近如火如荼的美國大選期間,他就獲得了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的鼎力支持。
按照《華爾街日報》7月15日的消息,馬斯克從7月份開始,將會向一個新成立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提供資金。
該政治行動委員會成立的目的,便是幫助特朗普競選,換句話說,它就是特朗普的背後錢庫。
按照《華爾街日報》的說法,馬斯克每個月要為該委員會提供4500萬美元的政治獻金。
由此,我們不難預測,如果未來特朗普能夠就任美國總統,他能代表美國政府,讓馬斯克把中國的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撤走嗎?
顯然不能,正如我前面所說,沒有美國的企業,美國政府任何一項制度都無法存續下去。
所以網友提出這種問題,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討論美國撤走在華的全體企業,確實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它能幫我們明確,到底誰更需要誰。
二、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假設美國政府真的發出了如此無理的政令,且美國商人還真就這麼做了。
對於美國來講,非但不是好事一樁,反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眾所周知,中國在世界格局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貿易出口角色,中國的商品物美價廉,受到了很多國家的青睞。
從中國能在改革開放之後,四十多年的時間之內,由一窮二白髮展到現如今的經濟體量世界第二便可見一斑。
美國對中國的依賴是體制性的。
除了前面所說的,美國政府需要美國企業的支持以外,這些企業需要中國市場賺錢,美國百姓也需要中國提供的平價商品。
今年7月12日,中國海關總署在官網上發表了關於上半年我國貿易進出口增長的數據。
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總值達到了2.98萬億美元,其中美國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對美出口貿易順差達到了1.14萬億人民幣,可見美國更需要中國的市場。
如果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還不能說明問題的話,去年2月份,美國商務部還公布了2022年一整年的中美貿易報告。
在這份報告當中,中國向美國總出口額達到5817.83億美元,而自美國進口的僅有1776.44億美元。
將近四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足以說明美國更需要中國市場。
如果沒了中國的平價商品,對美國政府而言就不僅僅是競爭的問題了,美國政府還能不能保持如今的地位都不好說。
根據中國日報網的報道,美國今年3月份由於通貨膨脹超過預期,百姓紛紛抱怨物價太高。
同樣是中國日報網的報道,美國今年5月,知名財經網站CNBC做了一份民意調查。
調查顯示,54%的美國年輕人認為食品價格上漲對他們打擊很大。
食品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物資之一,如果美國政府都不能保障美國百姓的食品供應,很難說美國不會成為下一個革命的爆發地。
從特朗普參加競選,網路輿論紛紛討論美國右轉,就能看出這種可能性還真不小。
美國政府一旦不再和中國進行貿易合作,百姓便會用腳投票,聯邦不再威嚴,各州為求自保也很可能鬧獨立。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美國歷史上就出現過不少州因不滿美國聯邦政府的管理而要求公投獨立的現象。
就拿前年的美國得克薩斯州來說。
2022年五月份,美國得州一所小學內發生槍擊事件,嫌疑人進行無差別射擊,導致19名兒童喪生,2名成年人死亡。
一名學生在臉上塗抹同班同學的血才得以逃過一劫,但也因此留下嚴重的心理創傷。
如此慘無人道的事情發生在得州,儘管拜登第一時間對受害者家庭進行慰問,但得州憤怒的公民仍然對聯邦警察未及時對兇手採取行動而感到憤怒,他們紛紛要求公投獨立。
得州共和黨還為此擬定一份決議,認定拜登總統競選過程不合法,因此得州有公投獨立的正當性。
雖然獨立這件事情並沒有真正發生,但今時不同往日,如果中美徹底決裂,美國說不定真的會陷入分裂當中。
三、天時地利,騰飛之機
說完了美國,我們在回過頭來看看中國,美國一旦與中國脫鉤,中國又會發生什麼?
與美國不同,中國不僅不會受到損害,反而還會因為美國的錯誤決策擁有騰飛的機會。
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一是美國與中國脫鉤,將會加深其他國家對美國的猜疑。
二是中國徹底釋放自我,不再局限於各種知識產權限制當中。
國與國的信任,和人與人的信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樣的。
美國作為如今的世界貿易核心,其根基主要在於強大的信任。
大家相信美國,認為美國不會做有損自己利益的事情,所以才願意跟美國進行貿易往來。
如果連中國這麼大的經濟體,都會受到美國背刺,其他小國又如何能保證自己不會是下一個中國呢。
中國遭受背刺尚且有求生餘地,小國如果被美國制裁,恐怕真的就離亡國不遠了。
所以失去信任之後的美國,一定會被世界各國所疏遠。
就拿瑞士銀行來舉例,在曾經的香港電影當中,為彰顯賭王和賭聖的資金霸氣,導演經常會用瑞士銀行做背書。
可見在一代人心目當中,瑞士銀行擁有極高的信任地位。
為什麼說是一代人,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知道瑞士銀行保衛客戶資金的說法是假的。
今年3月12日,根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召見駐俄大使,商談瑞士政府設法沒收俄羅斯資產的問題。
據悉,瑞士政府之所以這麼做,是想把俄羅斯人存在瑞士銀行的錢當作「烏克蘭戰爭賠償金」。
無論這件事情的結果如何,瑞士銀行都永遠失去了它此前聲稱的「中立」態度。
所有人都知道它不講信用,所有人都知道它並不是真正的中立。
因此起碼2024之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不會再將瑞士銀行當作資金霸氣的象徵。
除了世界各國會因對美國的不信任產生疏遠以外,美國排斥中國也會成為美國知識產權崩潰的導火索。
曾經一度火熱的電影《我不是葯神》,裡面就提到了印度政府不顧國外葯企專利,生產仿製葯進行售賣的事情。
印度雖然被美國列入最不誠信國的名單,但印度經濟並未因美國的制裁而一蹶不振。
印度反而靠著這些仿製葯大賺特賺,真正受損害的,還得是美國花費重金研發醫藥的葯企。
中國就如同一頭東方巨獸,還是一頭比印度更具有製造能力的東方巨獸。
如果中美徹底撕破臉皮,憑藉中國強大的製造能力,別說仿製藥品,藝術、人文,工業等等領域將遍地開花。
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充斥市場,如同印度仿製葯,美國的製造業又將如何存活呢?
所以,如果美國真的與中國脫鉤,對於中國來說,非但沒有壞處,反而是一個加速經濟騰飛的機會。
結語
無論從何種角度講,美國都不可能真的和中國鬧掰。
如果沒有世界第二,又怎麼能夠襯托出美國的世界第一。
當然,對於中國而言,事實上也需要一個穩定的美國。
有美國在前方打頭陣,中國會少很多鬧心事,就比如混亂的中東問題,沒了美國的參與,中國就很難置身事外了。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 2024-03-13 《瑞士議會批准沒收俄資產,俄羅斯召見瑞士大使》
2022-06-22 澎湃新聞《得州2023年舉行獨立公投?這是要成立「得克薩斯民主共和國」嗎?》
2024-01-27 軍事理論副教授 《得州真要獨立?拜登警告將面臨後果,特朗普呼籲其他州,派兵支援》
中國日報網 2024年05月10日 《通脹下的美國年輕人:面臨物價上漲和信用卡債務增加雙重夾擊》
2024-04-11 中國日報網《【透視】美國3月份通貨膨脹超過預期,百姓抱怨物價太高》
2024-07-12 海關總署 《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6.1%》
2023-02-14 澎湃新聞 《中美貿易總額創新高,但這些進出口產品的數據變化值得關注》
2024年07月16日 觀察者網《馬斯克大手一揮:每月捐4500萬美元以支持特朗普競選》
觀察者網2024-07-13 《馬斯克被曝向支持特朗普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且金額數目相當大》
2024-01-25 澎湃新聞 《全球火力」網公布最新軍力排名中國排第三,國防部答澎湃》
2022-01-17 中國政府網 《經濟總量114.4萬億元、超世界人均GDP水平……2021年中國經濟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