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包括烏克蘭、俄羅斯以及國內一些知名的媒體都在報道一件傳聞,烏克蘭軍情總局局長布達諾夫在哈爾科夫被俄軍清除了,因為沒有得到確認,所以稱為傳聞。
布達諾夫被清除的傳聞,去年六月份有過一次了,事後證明只是一個傳聞,而這次的傳聞會不會變成事實呢?可信度還是很大的,即便沒有被清除,那也是奔著他而去,只不過僥倖躲過而已。
如果說去年布達諾夫的被清除傳聞只是俄羅斯嚇唬一下,而這次也是俄羅斯的決心之戰,俄羅斯真要取他的頸上人頭了。原因就是莫斯科音樂廳襲擊案,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俄羅斯已經確認襲擊案與烏克蘭有關,那就必然與烏情報局有關,那就必然與布達諾夫有關。
雖然莫斯科音樂廳襲擊案已經過去了近一月,熱度好像也退去了,但不要誤以為就沒事了,俄羅斯的復仇在繼續進行著,他們會找到他,消滅他。
恐怖手段不會讓俄羅斯屈服,俄羅斯對待恐怖分子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蘇聯解體後,車臣分離主義者曾在俄羅斯製造過多起襲擊案,印象深刻的有別斯蘭校園劫持事件,莫斯科文化宮人質劫持事件,企圖實現從俄羅斯分離出去的目標,但俄羅斯的態度是堅決、乾淨、徹底地消滅一切恐怖分子,不惜代價,掌握俄羅斯命運的普京有句名言:「對付恐怖分子,要麼直接擊斃,要麼就摁進馬桶里淹死!」
今天的車臣,成了俄羅斯最忠誠的衛士,跟隨普京衝鋒陷陣。
用恐怖手段不會從俄羅斯撈到任何好處,也改變不了大局,而那些謀劃襲擊的人,也大掋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