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受夠了,突然強硬,嚇壞歐美

2024年04月04日16:31:30 國際 7038

馬克龍受夠了,突然強硬,嚇壞歐美 - 天天要聞

作者 | 辜學武

德國波恩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近些天來,法國總統馬克龍突然變得對普京強硬起來,他此前一向主張對俄溫和,認為歐洲的安全最終離不開同俄羅斯和解。如今口風一轉,這讓巴黎的盟友和敵人都一下子變得不知所措,不知道這位愛麗舍宮的主人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葯。

曾幾何時,就是這位法國總統,在俄羅斯「大帝」普京悍然發動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之後,還呼籲北約軍事集團在「援烏抗俄」時要有節制,在迫使俄羅斯就範時要給莫斯科留點「尊嚴」。

然而,兩年過後,馬克龍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先是2月26日,在巴黎開完他組織的歐洲國家首腦峰會後,突然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法國「不排除出兵烏克蘭」的可能性,讓剛剛回到柏林的德國總理朔爾茨一頭霧水,第一時間發表聲明予以澄清:北約的軍隊不會出現在烏克蘭的領土上。

3月16日,「魏瑪三角」成員國德國、法國、波蘭的政府首腦在柏林會晤之後,馬克龍還堅持援助烏克蘭抗俄「不應排除任何選項」。換句話來講,即使在德國、美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等主要盟友表示反對出兵之後,馬克龍還是要堅持他的「出兵論」。

在法國《巴黎人報》3月16日發表的訪談中,馬克龍重申,西方在某些情況下或有必要在烏克蘭採取地面行動。人們看到的是一個不願收回他的「出兵論」的法國總統,雖然他一再強調,出兵只是一種設想,尚未進入具體議程。

馬克龍受夠了,突然強硬,嚇壞歐美 - 天天要聞

01

由「尊嚴論」到「出兵論」

由「尊嚴論」的鼓吹者到「出兵論」創造者,這是一個質的飛躍。這說明,馬克龍的對俄政策構想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問題是,這種變化的原因何在?是什麼因素催生了馬克龍的對俄政策由溫和走向強硬?

分析馬克龍思想的變化,離不開分析歐美「援烏抗俄」內部角色的微妙變化。馬克龍似乎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試圖通過調整自己的政策,由「溫和」走向「強硬」,從而替代陷入猶豫不決的美國政治精英,成為歐美「援烏抗俄」的新的精神領袖。

眾所周知,美國從一開始就是烏克蘭反抗俄羅斯的最大支持者,他們給烏軍提供的財政、軍事、後勤和情報支持,遠遠超過歐洲各國的總和,沒有美國的撐腰和堅定的承諾,烏克蘭不可能走到今天,歐洲也不可能那麼緊密地重新團結在華盛頓的旗下。

美國是歐美的老大,也是跨大西洋軍事聯盟的旗手,更是反擊「俄羅斯新帝國主義」的精神領袖。如果不是美國堅定承諾,澤連斯基早就在普京的軍隊撤出基輔之前,在土耳其的斡旋之下籤署帶有屈辱色彩的「城下之約」。

然而,當下的美國似乎失去了動力來繼續扛起領導西方世界援烏抗俄的大旗。

馬克龍受夠了,突然強硬,嚇壞歐美 - 天天要聞

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政治鬥爭的日益白熱化,巴以衝突的分歧,國會的掣肘,使得拜登政府在援助烏克蘭問題上顯得步履蹣跚,搖搖晃晃。

事實上,在援助烏克蘭這個問題上,美國和歐洲國家的角色已經換了個位置。如果說在烏克蘭去年大反攻之前,美國還是援烏的積極推動者的話,那麼他的這個角色在反攻失敗後則被歐洲國家取代了。

目前的情況是,歐洲在推著美國朝前走。出於被美國國會「拋下」不管的擔心,或出於對未來特朗普可能重回白宮後,強迫烏克蘭接受普京的和平條件的害怕,歐洲國家開始由被動走向主動。

在拜登政府的600億美元援烏資金因為國會的拖延前途未卜的情況下,歐盟國家毅然決定給烏克蘭追加500億歐元的軍事和財政援助,對拜登政府形成空前壓力。

馬克龍受夠了,突然強硬,嚇壞歐美 - 天天要聞

為了未雨綢繆,防止一旦美國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無法再援助烏克蘭,或降低乃至撤出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英國、德國和法國都相繼同烏克蘭簽訂了雙邊安全條約,至少20多個歐洲國家表示會在近期內跟進。

在這種背景下,馬克龍提出的出兵論猶如一顆照明彈,照出了美國的蒼白無力,照出了德國的瞻前顧後。

02

新的精神領袖?

至少在精神上,馬克龍打破了北約和歐盟的一個思想禁區。這讓法國很「榮光」,雖然反對出兵的聲音遠遠大於他的「出兵論」。

然而,反對出兵的聲浪越高,越能彰顯法國的勇敢。出兵論推出後,估計再也沒有哪個盟友敢說法國在「援烏抗俄」這個事關歐洲存亡的神聖使命中,是「縮頭烏龜」了。

馬克龍受夠了許多盟友們對法國援助烏克蘭力度不夠的嘲笑與譏諷,「出兵論」可以說幫他解了大圍,突然由被動變為主動,上演了一個現代版的金蟬脫殼。

事實上,出兵論讓巴黎在援烏力度不到德國二十分之一的情況下,輕鬆地奪取了話語權。「出兵烏克蘭」不再是禁區,人們開始討論這個話題了。

3月15日,芬蘭外交部長瓦爾托寧(elina valtonen)在接受《國家安全日報》的採訪時表示,如果烏克蘭的情況進一步惡化的話,西方盟友們不應該完全反對「出兵」這個概念。

馬克龍受夠了,突然強硬,嚇壞歐美 - 天天要聞

瓦爾托寧的這一表態,說明芬蘭反對出兵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也表明馬克龍的「出兵論」開始在歐洲政治精英的頭腦里發酵。

要知道馬克龍在提出「出兵論」之後,芬蘭是堅決反對的。當時代表芬蘭出席巴黎「支持烏克蘭國際會議」的是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

尼尼斯托當時表示,他和馬克龍舉行了會面,並向這位法國總統表示,人們普遍認為北約不會在烏克蘭有軍事存在,「這也是芬蘭的立場」。

受法國「出兵論」的影響,東歐大國波蘭的立場似乎也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原本華沙是第一時間反對派兵進入烏克蘭的,但馬克龍的態度讓「出兵」這個話題在波蘭同樣不再是禁區。

據美國政治刊物「politico」援引俄新社和塔斯社3月10日的報道,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radek sikorski)在紀念波蘭加入北約25周年的一場會議中表示,一些北約國家已經向烏克蘭派遣了軍隊。

馬克龍受夠了,突然強硬,嚇壞歐美 - 天天要聞

這明顯地是在為馬克龍的「出兵論」站台。因為西科爾斯基的潛台詞是:馬克龍的「出兵論」只不過是道出了事情的真相,任何反對他的人要麼是不知道這個真相,要麼是「裝糊塗」。

這位波蘭外長透露,「北約士兵已經駐紮在烏克蘭,他們願意承擔這一風險,我衷心感謝他們。」他甚至毫不掩飾地宣稱,他非常讚賞馬克龍的「出兵論」,因為北約部隊出現在烏克蘭並非「不可想像」的。

03

虛晃一槍?

馬克龍是虛晃一槍,還是真的敢出兵烏克蘭? 

朔爾茨曾經透露,英法已經派有輔助人員,在烏克蘭的領土上幫助烏克蘭軍隊,使用他們提供的中遠程巡航導彈storm shadow / scalp,間接證明已經有「法國兵」活躍在烏克蘭的大地上。

然而,派出輔助人員幫助或訓練烏軍發射導彈是一回事,派出地面部隊直接與俄羅斯作戰是另外一碼事。馬克龍的「派兵論」明顯地是指後者。這一點,他在接受法國《巴黎人報》的採訪時袒露無遺。

他說,「雖然我不願意走到這一步,也不會採取主動,但或許什麼時候你必須就地實施某種行動以反制俄羅斯的部隊,無論以何種形式。」 這裡,馬克龍直接用了「行動」這個詞,用兵意思再清楚不過了。

馬克龍受夠了,突然強硬,嚇壞歐美 - 天天要聞

這位法國總統不承認,巴黎和柏林在援助烏克蘭抗俄到底的決心方面,有任何實質性的分歧,認為區別只是在表述的方法上。他說:「我和總理之間從未發生過任何麻煩。我們在(援烏)目標和形勢(研判)方面有很多共同點。」

但馬克龍也間接地承認,法國人有這個底氣敢說「出兵」,而德國不敢。他向《巴黎人報》記者解釋道:「德法的戰略文化不同。」 德國有著高度謹慎和不干涉的文化,而法國則擁有核武器,並維持了一支龐大的職業軍隊。

言下之意,作為核大國,法國不怕俄羅斯領導人的核威脅,因為法國擁有核報復能力。馬克龍似乎相信,派出地面部隊幫助烏克蘭作戰,並不一定引起戰爭的升級或誘發核戰爭的爆發。

引人注目的是,此時的馬克龍與兩年前的馬克龍完全是判若兩人。那時,烏軍首次大反攻的勝利似乎讓他堅信,烏克蘭在北約和歐盟的強力支持下徹底擊敗俄羅斯,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西方要做的事情是在追殺俄軍時適可而止,見好就收,要確保俄羅斯有尊嚴地接受失敗,不要迫使他鋌而走險,孤注一擲,破釜沉舟地走向核戰。

馬克龍受夠了,突然強硬,嚇壞歐美 - 天天要聞

與此相反,當下的馬克龍擔心的是烏克蘭被俄羅斯徹底擊敗。他坦承,如果俄羅斯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失去尊嚴的將是歐洲,而不是俄羅斯,未來歐洲的安全將受制於莫斯科的安全戰略,普京將會在歐洲為所欲為。

「出兵論」的拋出折射出,馬克龍對澤連斯基領導下的烏軍戰鬥力的深深憂慮。他似乎不太確信,烏克蘭能單靠自己的兵力擊敗俄羅斯。所以,「出兵論」表現的與其說是馬克龍對烏克蘭前途的擔憂,還不如說是對整個歐洲命運的擔憂。

04

識破普京

馬克龍不僅是一個「大歐洲主義」者,而且還是歐洲「戰略自主」的嚮導者和推手。既然俄羅斯試圖通過烏克蘭分裂歐洲並將歐洲大陸置於死地,法國豈能在烏克蘭岌岌可危的情況下袖手旁觀,見死不救? 

這應該是馬克龍「出兵論」的思想背景。按照他的說法,不排除出兵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深思熟慮」。這同時讓人們理解,為何他在柏林與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波蘭總理達成諒解和妥協後,仍然不願在「出兵論」上退後半步。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出兵論」展現出馬克龍是歐美陣營中,為數不多地終於識破了普京的政治人物。到目前為止,普京的威懾戰略異常成功:容忍歐美給烏克蘭提供軍援,但不允許派兵參戰,否則升級戰爭,直至核戰。換句話來講,普京做到了讓歐美眼睜睜地看著烏克蘭挨打而不敢越過「出兵」雷池半步。

馬克龍告訴《巴黎人報》,西方不應讓自己被俄羅斯總統普京嚇倒。而事實上,美國人和德國人之所以在援助烏克蘭問題上,始終不敢做到烏克蘭要什麼就給什麼,究其原因就是被普京的「核武器」給威懾住了。

馬克龍受夠了,突然強硬,嚇壞歐美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明顯地不願意再被普京牽著鼻子走了。按照馬克龍的思維,事先就排除「出兵」這個選項是作繭自縛,讓敵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底線從而鼓勵他為所欲為。

「出兵論」的拋出就是告訴俄羅斯:北約和歐盟對烏克蘭的援助「無禁區」。這無疑是一招險棋。但馬克龍堅信,我們的責任是要對任何一種場景做好準備。不這樣做是大錯特錯。

05

刺激美國

不排除馬克龍的「出兵論」也是一個激將法,對象是美國政客們。他腦袋裡想的可能是北約軍事同盟條約第五條:任何一個盟友遭到攻擊時,其他成員國應視為對自己的攻擊,有義務立即馳援。

馬克龍應該是一個心理戰的高手。他可能在打賭:美國國會的政客們一旦看見歐洲盟友要出兵烏克蘭,他們便會擔心美國會被「拖下水」。為了防止事情走到這一步,國會議員們最本能的反應是,放棄對拜登政府600億美元援烏法案的阻撓,加大「出兵」門檻以下的援烏力度,以防歐洲鋌而走險,將美國也捲入戰爭。

這可能是馬克龍的算計,以威脅「出兵」迫使美國國會就範,儘快達成妥協,為600億美元打開綠燈,以解烏克蘭燃眉之急,同時也拴住美國,不許其中途跳船。這一招能否奏效還有待觀察。無論如何,馬克龍的「出兵論」看上去是一個「一石多鳥」的計謀,既想提升法國的聲望,也想殺殺普京的威風,還要敦促美國不要再磨磨蹭蹭,半途棄船而走。

馬克龍的出兵論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時半會恐怕是收不回去了,他似乎也不想收回去。它所包含的思維邏輯,可能會繼續發酵,影響俄烏、俄美和美歐的戰略算計和博弈。

-end-

編輯 | 張來

排版 | 諾言

南風窗新媒體 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關注南風窗,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遺產約旦佩特拉古城突發洪水 - 天天要聞

世界遺產約旦佩特拉古城突發洪水

據約旦王國電視台報道,當地時間5月4日午後,位於約旦南部的佩特拉古城遭遇大雨突發洪水,數百名遊客被疏散。△佩特拉古城(資料圖)報道援引佩特拉發展和旅遊區管理局專員亞贊·穆哈丁的話說,當天共有1785名遊客遊覽古城,大部分遊客被疏散,無人受傷
歐佩克及非歐佩克產油國決定6月起日均增產41.1萬桶 - 天天要聞

歐佩克及非歐佩克產油國決定6月起日均增產41.1萬桶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其盟友(歐佩克+)於3日發表聲明稱,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哈薩克、阿爾及利亞和阿曼等8個產油國決定自2025年6月起日均增產41.1萬桶石油。這將是上述國家連續第二個月以高於預期的幅度增產石油。(圖片來源:東方IC)上述8國代表於3日舉行了線...
電影關稅!特朗普關稅大戰開闢新戰場 - 天天要聞

電影關稅!特朗普關稅大戰開闢新戰場

新華社洛杉磯5月4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4日稱,將對所有在外國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特朗普:美國電影業「迅速衰亡」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文稱,美國電影業「正在迅速衰亡」,其他國家正通過各種激勵措施「吸引美國電影製作人和工作室離
江西一幹部拉攏6名公職人員組建「吃喝圈」,長期接受打牌摜蛋等「保姆式」服務 - 天天要聞

江西一幹部拉攏6名公職人員組建「吃喝圈」,長期接受打牌摜蛋等「保姆式」服務

江西撫州市紀委監委近日通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其中包括撫州市國資委原黨委委員、副主任馬嶇組建「吃喝圈」,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及旅遊活動安排,在生活中謀求特殊待遇問題。馬嶇在黎川縣任職期間,拉攏六名公職人員,組建「吃喝圈」,「七兄弟」經常在管理服務對象內部食堂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