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瘋狂嚇壞美國,向普京做出一承諾,還要求基輔割地換和談

2024年04月03日23:05:20 國際 1790

據《參考消息》報道,美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表示,美國無意向烏克蘭派兵。或許是為了讓普京相信他的話,據法國電視一台報道稱,布林肯還向俄羅斯做出承諾,「在烏克蘭的領土上不會出現哪怕一名美國士兵」。與此同時,布林肯還告誡其歐洲同行:錯誤的政治決策會引發其他北約成員的過度反應,這不符合北約任何一個成員國的利益,並有可能會威脅到各國的安全。

俄羅斯的瘋狂嚇壞美國,向普京做出一承諾,還要求基輔割地換和談 - 天天要聞

美國不但是烏克蘭最大的軍事支持者,同時也一直沒有停止過暗地裡向烏克蘭派出現役軍人,這都是舉世皆知的事情。不過,美國卻從來就沒有承認過向烏克蘭派兵,即便是之前法國和其他一些北約國家老嚷嚷著「向烏克蘭派兵」,但美國對此持反對態度,原因就是害怕北約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所以說,布林肯上述的表態,更像是在給普京做出承諾,表明美國「不想讓烏克蘭衝突升級,更不想北約會捲入這場衝突中」。

美國之所以會一反常態在烏克蘭衝突問題上表現得如此謹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讓俄羅斯近期近乎瘋狂的表現給嚇壞了。眾所周知,由於法國和波蘭等北約國家近期屢屢渲染「出兵烏克蘭」的論調,一些政客甚至公開承認烏克蘭國內有北約國家軍隊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的莫斯科近郊音樂廳大規模恐襲事件發生後,因被認為與烏克蘭有關,徹底激怒了俄羅斯。所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不久前宣布,俄對烏特別軍事行動已升級為「戰爭行為」,俄軍也按照克里姆林宮的指令對烏克蘭大打出手。

俄羅斯的瘋狂嚇壞美國,向普京做出一承諾,還要求基輔割地換和談 - 天天要聞

由於俄烏衝突已被升級為戰爭行為,俄軍近期在針對烏克蘭的空襲中不再留有任何迴旋餘地,他們動用了前蘇聯在冷戰時期生產的巨型炸彈以及其他先進位導彈藥,對烏克蘭境內的軍事和其他關鍵設施進行毀滅性攻擊。更令西方感到恐懼的是,俄軍重點打擊目標已不再僅限於烏克蘭的軍民用設施,基輔的決策機構、外國僱傭兵集結地,也都成為近期俄軍空襲行動中重點的打擊對象。顯然,俄方將衝突升級為戰爭行為,打擊範圍的擴大,無疑進一步增加北約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的風險。

俄羅斯軍隊近期瘋狂的舉動,似乎把美國給嚇夠嗆。因此,為避免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美國不但承諾不會在烏克蘭部署一兵一卒,同時,布林肯在法國接受媒體採訪時,還向俄羅斯拋出和談的橄欖枝。據《參考消息》報道,布林肯在談及美俄關係問題時表示,如果俄羅斯改變戰政策,那麼兩國就不排除展開對話的可能性。儘管目前沒有跡象表明莫斯科會改變政策,但美方還是希望有這麼一天,也希望這一天會儘早來到,讓兩國關係不再像現在這樣。

俄羅斯的瘋狂嚇壞美國,向普京做出一承諾,還要求基輔割地換和談 - 天天要聞

當然,美國比誰都清楚俄羅斯不可能會將佔領的烏克蘭領土吐出來的,所以,華盛頓與其讓俄羅斯改變政策換取美俄對話的機會,倒不如施壓烏克蘭放棄烏東4州換取與莫斯科的和談或者更靠譜些。所以,布林肯日前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還表示:烏克蘭本身必須決定是否向俄羅斯割讓領土,以實現休戰。當然,無論烏克蘭做出什麼決定,美國仍然會支持他們。

布林肯表面上擺出一副「尊重」烏克蘭的模樣,但實際上他的上述表態,就是在對基輔政權進行施壓,要求該國必須通過割讓領土換取與俄羅斯的和談。而美國承諾不向烏克蘭派遣一兵一卒,並警告其他北約盟友也不要這樣做,甚至還讓600億美元對烏軍援資金遲遲沒有著落,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對烏克蘭施壓的一種手段。

俄羅斯的瘋狂嚇壞美國,向普京做出一承諾,還要求基輔割地換和談 - 天天要聞

其實基輔也別怪美國「絕情」,因為在巴以衝突爆發後,美國支持以色列都夠嗆,就更談不上繼續支持支持烏克蘭了。更何況,俄烏衝突的無限期持續,導致國際能源價格不斷飆升,並不利於拜登謀求連任的努力。所以,對拜登政府來說,無論是緩和烏克蘭局勢,還是施壓基輔割讓領土換和平,都是其避免美國捲入大國衝突、以及換取更多選民支持的最好辦法。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智庫揭露:中國禁運使美藥物過量致死人數銳減近千 - 天天要聞

美國智庫揭露:中國禁運使美藥物過量致死人數銳減近千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美國智庫的報告真是敢寫,這麼好乾的活能不能讓我去。報告指出中國在2019年實施的芬太尼整類禁令,直接讓美國藥物過量死亡人數減少了近千人。這個數據打得可不是嘴仗,而是美國政界那套「甩鍋
韓國總統選舉臨近 李在明領先優勢大幅減少 - 天天要聞

韓國總統選舉臨近 李在明領先優勢大幅減少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韓國一項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隨著總統選舉臨近,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相較於主要對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的領先優勢由22個百分點驟減至9個百分點,選情日趨激烈。 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投票定於6月3日舉行。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本月20日至22日就選舉相關話題對1002名成年人...
特朗普威脅蘋果,不在美國造iPhone就加25%關稅,當天蘋果市值蒸發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威脅蘋果,不在美國造iPhone就加25%關稅,當天蘋果市值蒸發1000億美元

據環球網報道,據美國彭博社等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威脅稱,如果蘋果公司不在美國境內製造iPhone,就必須繳納至少25%的關稅。特朗普(新華社資料圖)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我很久以前就告訴過蘋果公司的蒂姆·庫克,我希望他們在美國銷售的iPhone是在美國製造,而不是在印度或其他地方。如果不是這樣,...
甘肅生態環境視頻號傳播影響力喜提前五! - 天天要聞

甘肅生態環境視頻號傳播影響力喜提前五!

為進一步推動生態環境系統提升短視頻製作和運營水平,鼓勵地方用好短視頻宣傳的傳播方式,不斷產出高質量、有影響力的短視頻作品,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境客戶端日前發布生態環境系統(省級)視頻號傳播影響力榜單。「甘肅生態環境」視頻號傳播影響力位列第五
又一法官出手,暫緩特朗普政府針對哈佛大學的禁令 - 天天要聞

又一法官出手,暫緩特朗普政府針對哈佛大學的禁令

又一法官出手!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聯邦法官之後,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23日對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法官艾莉森·伯勒斯在一份判決中說,哈佛大學提交的臨時限制令動議指出,若未能及時聽取各方意見,其將遭受「立即發生且無法彌補的損...
韓國大選臨近,首爾現「滾回中國」反華抗議,中餐館老闆:前所未有 - 天天要聞

韓國大選臨近,首爾現「滾回中國」反華抗議,中餐館老闆:前所未有

在尹錫悅被罷免總統職務後,韓國定於6月3日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據香港《南華早報》5月22日報道,隨著選戰在即,許多在韓中國公民和華人表示,他們正遭受著來自政治言論、社交媒體仇恨言論和街頭騷擾的歧視。這些針對華人的歧視浪潮正螺旋上漲,令人不安。「我在韓國生活了很久,但這種形式的抗議前所未有。」一名50多歲、...
伊利亞·莫羅茲、安東·拉夫羅夫:俄烏談判,俄羅斯人為何寄希望於特朗普? - 天天要聞

伊利亞·莫羅茲、安東·拉夫羅夫:俄烏談判,俄羅斯人為何寄希望於特朗普?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伊利亞·莫羅茲 安東·拉夫羅夫 】在莫斯科,一種觀點正日益盛行:通向和平之路不在基輔,而在華盛頓,而在華盛頓唐納德·特朗普是最佳掌舵人——唯有他能打破歐洲和烏克蘭強加的思維桎梏,提出務實的談判方案。在很多俄羅斯人眼中,特朗普既是務實派玩家,也是未來協議的潛在擔保人,他們相信,只有...
「特朗普再次成功,讓中國人對美國祛魅」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再次成功,讓中國人對美國祛魅」

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並強制在校留學生轉學。對此,《紐約時報》5月23日發文稱,「特朗普打壓哈佛,讓中國人再次對美國祛魅」。《紐約時報》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成功阻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其影響範圍將遠不僅限於有能力進入這所著名學府的少數人群,而可能會斷絕中國...
最新!哈佛大學禁令引眾怒,美聯邦法官發出臨時限制令,凍結政府的撤銷決定 - 天天要聞

最新!哈佛大學禁令引眾怒,美聯邦法官發出臨時限制令,凍結政府的撤銷決定

每經編輯:杜宇據央視新聞5月24日消息,美國哈佛大學當地時間5月23日再次起訴特朗普政府。此前一天,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對此,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23日對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