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外交部宣布應中方邀請,印尼候任總統、大印尼行動黨主席席普拉博沃於3月31日開啟訪問中國行程。普拉博沃將當選後的首訪國家選擇中國,對外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那就是中國印尼雙邊關係已達到極高的水準。
用我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說法就是,普拉博沃將中國作為當選後的首個出訪國家,充分說明了兩國關係的高水準。
印度尼西亞在2月14日舉行了總統大選,第三次參選的普拉博沃以58%的絕對優勢成功獲勝。這意味著在今年10月之後,普拉博沃將從佐科手中接過職位,成為下一任印尼總統。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選之前,儘管普拉博沃將自己稱為佐科的政治「繼承人」,但其身上的強硬軍人背景以及民主主義作風,讓外界懷疑他是否會跟承諾的一樣,採取一種溫和務實的外交政策。不過普拉博沃的舉動很快改變了這種看法。
普拉博沃
普拉博沃在宣布當選後就發聲表示,未來他主導的政府將不會踩在「別人的鼓點上跳舞」,他表示印尼「一千個朋友太少,但一個敵人卻太多」,在他的領導下,印尼將會告別帝國主義殖民的時代。言外之意,他主導的印尼政府將不會倒向美西方,會秉持「不站隊」的中立立場。
普拉博沃的勝選講話可以說在外界預料之內,因為在其當選前,外界均認為其大概率會繼續延續佐科的外交政策。因為普拉博沃在競選時就曾表示,自己上任後會將經濟發展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提出了經濟年增長率保持在8%的宏偉目標,並相信在2045年印尼會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並在自己任期內創造最少2000萬個就業崗位。
除此之外,在對外政策上,普拉博沃的對外政策也將符合東盟國家的選擇,即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致力於提升東盟在全球的影響力。
中美兩國
普拉博沃將自己當選後的首次出訪放在中國,證實了普拉博沃將繼續延續佐科外交政策的同時,同時也在與美西方保持距離。
選擇中國,那是因為只要印尼想發展經濟,那中國就是無法避開的。中國和東盟互為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而且中國還同時是印尼最大的貿易夥伴, 印尼也是中國在東盟第二大投資目的地。可以說中國和印尼經濟聯繫十分緊密,印尼若想進一步發展經濟,必然需要與我們加大合作力度。
另外,印尼這個國家還深受殖民歷史的影響,印尼一直是想排除殖民歷史對其國家發展的影響,實現真正的獨立自主。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印尼天然和曾作為殖民者一員的美國存在間隙。
尤其是佐科在執政時期大力發展對華關係,並與美國保持一定距離,給印尼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提升,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雅萬高鐵項目,已經成了中印兩國經濟合作高度繁榮的名片之一。
而在普拉博沃上任之後,一旦推翻佐科的執政路線,也就等於是否定印尼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國家戰略,這不僅僅會影響印尼的對外關係,同時也會給普拉博沃執政帶來更大的難度。
因此,從種種原因看來,普拉博沃並沒有改變現在佐科政府對外政策的動機,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同時,積極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更加符合印尼乃至整個東盟的利益。
而一旦普拉博沃將發展中國的關係當作是外交政策的核心之一,那麼美國無疑是感到頭疼的。一方面,美國無所不用其極地拉攏東盟,其目的就是要求東盟在中美關係中站隊美國,隨著普拉博沃的這一表態,意味著東盟內最大的經濟體將不會站隊美國,加上此前越南、新加坡等一眾東盟國家宣布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並主張發展與中國的友好關係,這導致美國在整個東南亞的地緣政治問題上都將處於弱勢狀態。
環觀整個東南亞,唯一一個堅定站隊美國的國家就是菲律賓。而菲律賓作為東盟的一員,在很多事情上會受到東盟其他國家的掣肘。
以南海問題為例,我們借用東盟這個平台對菲律賓施壓,尤其是在《南海行為準則》的問題上,這對美國而言將會是一個十分不利的局面。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的菲律賓已經做出了選擇,但如果要在美國和東盟之間做出選擇,菲律賓大概率是難以做出抉擇的,畢竟菲律賓也需要發展經濟,而經濟問題上美國無法倚靠,也靠不住。
最後,印尼新總統普拉博沃的對外政策,不僅會深化中國印尼之間的友好關係,同時也會推動中國與東盟關係的向前發展,進一步維護南海局勢的和平穩定,斬斷美國伸向南海的罪惡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