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漢文化的中國印跡

2024年03月11日15:45:11 國際 1446

中國文化,中國文字,深深影響著亞洲文明。特別是在東亞,「日朝韓三國」。今天,我們聊聊,朝鮮半島韓國的中國印跡。

首都:「首爾」原名「漢城

韓國:漢文化的中國印跡 - 天天要聞

現今的韓國政府,以在上海成立臨時政府的1919年作為「大韓民國」開國元年,1948年8月15日半島南半部建立大韓民國,李承晚出任首屆總統。首都,「漢城」。2005改稱:首爾。「漢城」已經沿用600多年了,是由朝鮮王朝的開國之君李成桂命名的。李成桂建國時,中國正值朱元璋統治的明朝時期。請求朱元璋賜予國號,以表忠心。朱元璋根據「朝日鮮明」,即:國在東方,先受朝日光輝,賜名為:朝鮮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開京遷移到漢陽,正式改名為漢城,以表示對中原文化的崇拜。

韓國在2005年正式宣布將漢城的中文名改為"首爾",同時,正式要求中國再不使用"漢城"這個名字。


韓國:漢文化的中國印跡 - 天天要聞

韓國國會的徽章。韓國國會會徽呈五角型,中心直接鑲嵌了一個繁體漢字的國字。在木槿花葉中刻入繁體漢字「國」的韓國國會徽章歷史悠久,自1950年首屆國會起就已確定下來。2014年4月8日,韓國國會運營委員會召開會議,通過了修改國會會徽和旗幟的相關法案,若此項提案在國會全體會議上獲得通過,原有的漢字「國」將被改為韓文「國會」。


韓國:漢文化的中國印跡 - 天天要聞

韓國憲法法院的徽標,也是五角型,中心鑲嵌了一個繁體漢字的憲字。韓國人還在2017年10月9日換掉了韓國憲法法院徽標中的漢字。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憲法法院從1988年起使用的漢字徽標,到2017年已有29年,這個徽標中間刻有一個憲字(繁體的憲字),但有韓國學者認為,韓國憲法法院的徽標用中文欠妥,因此就改成了韓字。

公元前108年到公元313年,漢字和中國典籍傳入朝鮮,在朝鮮書寫系統形成的早期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許多朝鮮古籍都是用漢字寫成的。直到15世紀,朝鮮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創造了韓文書寫體系。

1894年,民族意識覺醒的朝鮮開始致力於「國文」的推廣,但漢字系統仍被用於編寫官方文件、法律協議等。二戰結束後的1948年,韓國政府為清除日本的外來詞,制定《韓文專用法案》,禁止公開使用漢字。幾十年的「去漢字化」並沒有如韓國人所願,讓韓文更加純粹,反而讓傳統韓國文化的傳承出現斷層,該國知識分子對恢復漢字的呼籲始終沒有停止。

1999年,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宣布官方文件開始施行「韓漢並用」,公民可以在身份證上登記漢字名字。到2005年,韓國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誌上,全面恢復消失多年的漢字。


韓國:漢文化的中國印跡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著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