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十四五」時期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兩高」行業減污降碳工作也取得一定進展。但由於各個地方對「兩高」項目的判定標準和方法不一,給精準治污、科學降碳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春生提出建議:優化「兩高」政策,更好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的實現。

全國人大代表張春生
國家有關部門對「兩高」有明確規定
生態環境部2021年6月發布的《關於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兩高」項目暫按煤電、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建材等六個行業類別統計,後續對「兩高」範圍國家如有明確規定的,從其規定。
同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於明確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政策落實相關事項的函》,其中明確:高耗能行業範圍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各地定義「兩高」項目範圍各不相同
近年來,多地陸續出台了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的行動方案或相關文件。但各地對於「兩高」的定義不太一致,比如上海明確「兩高」項目範圍包括煤電、石化、煤化工、鋼鐵、焦化、水泥、玻璃、有色金屬、化工、造紙等10個行業;河北提出「兩高」項目範圍為煉油、乙烯、鋼鐵、焦化、燃煤發電、電解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銅鉛鋅硅冶煉等;江西則暫定石化、化工、煤化工、鋼鐵、焦化、建材、有色、煤電8個行業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等價值)及以上的項目為「兩高」項目等。
「有些地方還缺少『兩高』項目管理目錄,或者目錄劃分不夠細化全面,針對『兩高』企業的安全環保、節能減排等項目,地方政府部門需要較長時間識別論證,或者簡單歸入『兩高』項目處理,影響相關項目能評批複和實施進度。」張春生表示,建議相關部委出台統一的指導性意見或者細則文件,指導地方政府制定完善「兩高」項目管理目錄。
建議:細化「兩高」標準 助力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遏制「兩高」項目,本意是要遏制盲目上馬,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張春生表示,一些企業可能屬於煤炭、石化行業,但其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低溫熱等資源發電自用,本質上屬於節能減排範疇,與傳統意義上能源消耗發電有很大的區別,應該予以區分並放寬有關政策限制。
此外,針對一些大型項目的投資建設,有的地方政府對項目能耗的使用周期也有規定,如要求「兩高」能耗產生時間必須與項目建設完成在同一個「五年計劃」周期,否則要用到下一個「五年計劃」期內的能耗指標。「但項目的建設周期很可能不在同一個『五年計劃』期內,這些規定會對項目的落地帶來較大影響。」張春生希望「兩高」項目能耗管控能夠更加靈活,國家相關部門能指導地方政府結合產業行業實際,保障企業順利推進項目建設,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通訊員 寧人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