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台媒
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敗選,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選後展開大規模黨務組織改造,將正式裁併國民黨中央及各縣市黃復興黨部,黃復興黨部走入歷史,「黨中有黨」的情況將不再,但此舉是否引發黃復興黨員後續大反彈,受到國民黨內高度關注,相關改造案最快今天送中常會定案。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除了裁併黃復興黨部,這波組改另一重點是青年組織。為了換血召回年輕選票,國民黨將把組發會青年部、青年部轄下的各縣市青工會及全台青工總會、「革實院」下的青年團,以及國民黨中央黨部的青年事務委員會,統合為青年數位部,並且成立工作坊,讓青年的工作全面整合升級。
未來青年數位部及工作坊除了從事青年服務的工作,也將為2026年基層縣市選舉,全面儲備人才,首要目標是培訓年輕人參選2026年的里長選舉。
國民黨組改第3個重點是智庫,智庫執行長柯志恩留任,未來台立法機構8個「委員會」的民代,將加入智庫內務、防務外事等8個組,除讓智庫內造化,也進一步實質整合智庫與立法機構國民黨黨團。
除此之外,國民黨中央黨部行管會、文傳會也將進行內部整並,例如文傳會的文宣部和傳播部將整並。
朱立倫這波組改將黨務人事全面內造化,重要職務全由民代兼任,除了智庫執行長、文傳會主委、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黨部主委,未來的青年數位部主委及組發會青年部主任,也將將不分區民代葛如鈞及年輕民代羅廷瑋兼任。
國民黨2000年「大選」首度失去「執政權」,選後進行黨務改造,裁撤8大特種事業黨部,只留下黃復興1個特種黨部,24年過去,如今朱立倫揮大刀裁併黃復興黨部,黃復興也將走入歷史。
根據國民黨中央擬定方案,國民黨中央黃復興黨部將改組為退伍軍人服務工作委員會,主委季麟連仍接任退伍軍人委員會的主委,但該委員會是單獨一級單位,還是成為組發會下的工作委員會,要看國民黨中央黨部最後端出的方案。
黃復興在各縣市的黨部,如黃國梁黨部等,全部與各縣市黨部結合,各縣市黃復興主委改任各縣市黨部副主委,黃復興裁併整合後,將不再有黃復興黨部,也不再「黨中有黨」,全歸國民黨中央組發會和各縣市黨部統一指揮。
據了解,這波黨務改革層面相當大,詳細的方案至今未對外公布,但相關訊息今天已釋放給網路媒體,改革詳細方案還在高層桌上,最快今天送中常會,常會通過後才會公布確定的組改內容。
另據台媒「鏡周刊」報道,國民黨黨務人士透露「這不是要廢除黃復興,而是結合。」朱在推出此項改革方案前,已充分和軍系要角溝通,過程確實一度不順利,但朱仍堅持國民黨要往前走,且強調不少退伍軍人並未加入黃復興,因此黃復興必須轉型,以新型態的方式來服務退除役官兵,不只是服務黨員而已,也要服務一般黨員,「用地方來服務地方」。
在朱立倫的說服之下,部分軍系要角對此態度已出現軟化,讓親近朱的人士暫時鬆了一口氣,認為此項改革方案仍有機會,並承諾未來國民黨中央會與在台立法機構「防務外事委員會」的民代合作,力推退除役官兵等相關「法案」。
黃復興黨部,1956年7月1日成立,是台軍退除役人員黨部,又稱「榮民」(退除役官兵)黨部,「黃復興」為其黨部代號,寓意「炎黃子孫,復興中華」。而各縣市多以「黃國X黨部」或「黃榮X黨部」命名,黨部則全設在國民黨中央及各縣市黨部內。
前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曾一度拋出將黃復興從2級單位的特種黨部,調升為1級單位的退伍軍人委員會,但最終因軍系大反彈緊急喊卡,由此可見黃復興對黨內的影響力之大。
黃復興的裁併過去在國民黨內一直有人討論,但從未真正動刀改革,黃復興黨員名冊只有黃復興黨部能掌握與聯繫,而黃復興黨部縱然在正式選舉影響力早已不再,但在國民黨內的選舉,特別是黨主席選舉,一向扮演最重要關鍵,得黃復興者得黨魁。
海峽導報記者方艷艷 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