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天下第一橋」趙州橋覓「龍」跡

2024年02月29日21:11:28 國際 3714

  中新社石家莊2月14日電 題:「天下第一橋」趙州橋覓「龍」跡

  作者 牛琳 俱凝搏

  2月14日,正值中國農曆春節假期,「天下第一橋」河北省趙縣趙州橋畔遊人如織。隨著甲辰龍年到來,趙州橋上的精美龍雕引起民眾濃厚興趣,其中不乏帶著課本來此尋「龍」的小學生們。

  擁有1400多年歷史的趙州橋位於趙縣城南洨河之上,因趙縣古稱趙州而得名,後由宋哲宗趙煦賜名安濟橋。它始建於隋代,由匠師李春設計建造,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大型單孔敞肩石拱橋,獲譽「天下第一橋」「中國第一石拱橋」。據考證,像這樣的敞肩拱橋,歐洲到19世紀才出現,比中國晚了1200多年。

(新春見聞)「天下第一橋」趙州橋覓「龍」跡 - 天天要聞

2月14日,「天下第一橋」趙州橋上遊人如織。聶聰超 攝

  趙州橋不僅建造工藝獨特,而且造型十分優美,橋上的龍雕更是巧奪天工。在中國小學生的語文課本中,課文《趙州橋》對橋上各種龍雕的形態進行了生動描寫。

  2024年春節假期期間,趙州橋景區日均遊客量達4萬人次。當日,趙縣職工子弟學校的10餘名小學生們手持課本,在教師帶領下加入趙州橋尋「龍」隊伍。

  小學生們三五成群,在趙州橋上尋覓「龍」的蹤跡。「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裡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一樣。」活動中,小學生們對照課文觀察、觸摸著欄板和望柱上的龍雕,感受千年歷史,感悟古人智慧。

(新春見聞)「天下第一橋」趙州橋覓「龍」跡 - 天天要聞

2月14日,趙縣職工子弟學校的小學生們聽老師講解趙州橋上不同形態的龍雕圖案。聶聰超 攝

  據趙州橋景區講解員周萌介紹,趙州橋每側中間有5塊雕龍欄板,6根蟠龍竹節望柱,且都是雙面高浮雕,每側有28條龍,兩側共計56條龍,再加上主拱券頂部東西兩側各一個「蚣蝮」,總計58條龍,形成一個氣勢恢宏的群龍陣圖。各種姿態的龍或盤或踞,或飛或騰,跌宕多姿,風格各異,形成趙州橋獨有的「龍文化」。

  周萌說,這些龍沒有龍鬚,基本上也沒有龍麟,臀部明顯,尾巴細長,四肢矯健有力,且只有三爪,這是隋代龍的特徵。這種龍雕在其他地方較為罕見。

(新春見聞)「天下第一橋」趙州橋覓「龍」跡 - 天天要聞

2月14日,趙縣職工子弟學校的小學生們聽老師講解趙州橋上的「饕餮」。聶聰超 攝

  在趙州橋所雕群龍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大橋中間的「饕餮」和橋涵的「蚣蝮」。

  趙州橋上的饕餮佔據大橋頂部最中間位置的整塊欄板,毛髮分披,兩耳豎起,兩眼凶光畢露,怒視前方,與兩旁飄逸的蛟龍形成巨大反差,令人望之生畏。

  「趙州橋非尋常悠閑觀景之處,橋高水深,車馬絡繹不絕。建造者預見到了這一點,為了實現對行人驅之的目的,有意在大橋頂部兩側置以氣勢兇猛的饕餮,使人頓見此物心中畏懼,不敢久留。」周萌說。

  趙州橋主拱券頂部兩側各有一個蚣蝮,頗似龍頭,當地民眾稱之為「老龍頭」。蚣蝮性善好水,又稱吸水獸,會調節水量,使洨河水「少能載船,多不淹禾」,保佑一方平安,倍受百姓崇敬。「以此靈異之物鎮於橋頂兩側,面向滔滔河水,寓示大橋會永避水害,長存永安。」周萌道。

(新春見聞)「天下第一橋」趙州橋覓「龍」跡 - 天天要聞

1月19日拍攝的趙州橋上的「蚣蝮」雕刻。 (趙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為什麼趙州橋雕刻以群龍為主?對此,周萌解釋說,大橋如不設雕飾,則美中不足,只堪供交通之用,不具備藝術欣賞價值。如加以雕飾,因居大河之上,其下河水洶湧,地勢險要,威力無比的龍自然成為首選形象。

  「龍不僅是權威和吉祥的象徵,更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趙州橋以龍的形象作為雕塑的主體,寄寓了民眾希望大橋永世長存、通濟利涉的美好願望。」周萌表示。(完)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敲打」韓國要求提高防衛費,韓政府回應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敲打」韓國要求提高防衛費,韓政府回應

【環球網報道】據韓聯社、《韓民族日報》報道,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施壓韓國要求增加防衛費分擔一事,韓國政府於9日作出回應,表示韓方將遵守此前韓美於2024年達成的第12份《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特朗普 資料圖片 圖源:韓媒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8日在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韓國應該自行支付軍事防衛費用。《韓民族...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抵達法院,出席拘留令必要性審查 - 天天要聞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抵達法院,出席拘留令必要性審查

當地時間9日下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韓國特檢組提起的前總統尹錫悅拘留令進行必要性審查,尹錫悅當天下午乘車抵達法院。當地時間7月9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本月6日,正在調查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相關案件的韓國特檢組以妨礙公務、偽造公文等嫌疑要求法院拘留前總統尹錫悅。這是今年3月8日尹錫悅首次拘留被取消、尹錫...
孟加拉國轉向中國:對印關係從未如此緊張 - 天天要聞

孟加拉國轉向中國:對印關係從未如此緊張

【文/觀察者網 王一】距離孟加拉國爆發全國性抗議活動,前總理謝赫·哈西娜及其政府下台已經過去了近一年。法新社7月8日注意到,由於對印度接收流亡的哈西娜深感不滿,孟加拉國與印度的關係正陷入「從未有過的劇烈緊繃」,而此時來自中國的示好,促使孟加拉國外交發生重大轉向。法新社稱,去年8月,哈西娜在抗議人士佔領總...
政斗變得更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3個總理 - 天天要聞

政斗變得更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3個總理

泰國政斗正在變得更加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三個總理,洪森果然老謀深算,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把泰國攪得天翻地覆。 7月1號,泰國女總理佩通坦被憲法法院停職。次日,副總理兼交通部長素里亞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