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6日的印度閱兵儀式上,迎來了一位「報恩」的客人。
本文所有內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章結尾。
說的就是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
從多家媒體拍攝的現場照片來看,馬克龍這一趟可謂是受到了隆重的歡迎,馬克龍也投桃報李,帶來了大批量的訂單。
眾目睽睽下,馬克龍與莫迪擁抱在一起,彰顯「法印」感情之深厚。
事實上,在去年南非金磚峰會之前,法國和印度的關係明面上並沒有如此「親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轉變,都是因為印度幫法國辦成了一件大事。
而這件大事,與我國有關,也與「金磚國家」這個國際組織有關。
印度否決阿爾及利亞申請
如今,距離金磚國家成立已經將近18個年頭了。
隨著金磚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以及成員國家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
這個最開始不被看好的國際組織,已然成為了世界上不容忽視的一道力量。
美國媒體人不止一次發出了擔憂:我們的盟友都在渴望加入這個組織。
事實確實如此,在去年的金磚國家峰會中,組織就再次吸納了一批新的成員國。
新成員中不乏一些富有的能源大國,但是令人倍感意外的是,有個國家竟然「落選」了。
它就是與我國關係良好,且自身能源資源和地理位置都非常優越的阿爾及利亞。
就連他們本國的民眾都不敢相信自己落選了,還輸給了各方面條件都不如自己的國家。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於是一場「追兇」拉開了帷幕。
原來,在新成員國加入的表決投票中,幾乎所有成員國家都同意了他們的申請。
只有一個國家投了否決票,這個國家就是印度。
但是無緣無故的,印度為什麼要阻止人家加入金磚國家呢?雙方以前也沒啥矛盾啊!
這就不得不提事件的另一個主人公法國了。
早在去年的南非金磚峰會正式開始之前,馬克龍就一路嚷嚷著要來參加。
可是真等峰會舉行的時候,馬克龍卻不見了蹤影。
搞那麼大的架勢,結果放了個「啞炮」,難道就是為了耍人一通嗎?
當然不是!他之所以大聲嚷嚷著要參與,其實目的就是為了阻止阿爾及利亞加入金磚。
一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一個是落後貧窮的小國,是什麼讓兩國「鬥上法」了?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法蘭西之前支持的某政權被阿國的軍政府打敗,齷齪就產生了。
他們知道,一旦阿國加入金磚國家,就會獲得很多的發展機會,所以拼了命地從中作梗。
但是阿國與中國等幾個金磚國家的關係都還不錯,要怎麼阻止他們加入呢?
所以,法國一邊高調地宣布自己要參加峰會,一邊背地裡和印度聯繫。
提供大量的便利給印度,以換取印度對阿國入駐金磚的否決票。
根據金磚國家的規定,只有一個國家投了否決,那麼這項申請就不能通過。
很顯然,法國和印度的合作達成了。
既然目的已經達到了,法國自然就沒有過來參加峰會的必要了。
事實上,在此之前,印度對金磚國家擴員的態度就不是很積極。
阻礙擴員又「唱反調」
早在去年8月份,針對「金磚國家」有意擴員的消息,就得到了中俄一眾成員國的肯定。
我們也向國際媒體說明,金磚國家一向是秉持著開放包容的態度,歡迎各國加入。
但是就在其他四位主要成員國都正面表態時,印度的態度就十分曖昧。
按照印度方面的話就是:
「對擴員呈積極態度,沒有偏見」。
但問題是,他們隨後又發表了聲明:
「所有金磚國家應該就金磚國家如何擴員、金磚國家擴員的指導原則達成充分共識。」
這句話表面上看似乎問題不大,但是仔細品味就能發現其中的貓膩。
什麼叫「充分共識」,也就是說如果其他國家提出的意見,只要印度不同意,那麼就不能擴員。
其實就是在強調自己的決定作用,想擴員還是要聽它的意見。
印度喜歡「唱反調」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還特別喜歡對著我們唱。
如果你有關注印度媒體的報道,不難發現印度對我們領導金磚國家這件事意見不是一般的大。
其實,印度一開始加入金磚,其實是想構建印、巴、南非集團,並且以此對抗中俄兩大國的影響力。
但是,別人也不是笨蛋,一旦組成這個所謂的集團,印度毫無疑問會是三個國家的「頭」。
比起印度,南非顯然更信任中國,自然拒絕接受它拋來的橄欖枝。
就連巴西,在印度媒體嘴裡,也是「牆頭草」一樣的存在,所以這個計劃還沒開始就破滅了。
既然知道印度不是什麼善茬兒,那麼當初有意構建金磚國家的時候,為何會邀請印度加入呢?
現在又做了這麼多不利於組織發展的事情,為何不將它踢出去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印度的特殊位置了。
為何要讓印度加入
雖然我們一直在互聯網上對這個國家頗有微詞,甚至還流行什麼「互聯網五常」「純凈恆河水」之類的梗。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印度在國際上確實是存在天然的優勢的。
沒有比我們更了解人口紅利的國家了,擁有人口也就意味著可以提供更加廉價的勞動力。
甚至是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這就為吸引外資提供了現實條件。
並且,印度也抓住了這一機遇,這些年的經濟有著非常不錯的發展。
其次就是不要小看了印度的科技實力,尤其在IT技術方面在世界排名中也不遑多讓。
近兩年,這個國家在軍事、航天方面的計劃,也顯露出勃勃野心。
金磚國家作為一個連接世界各大經濟體的組織,對於印度這個新興經濟體的加入也是歡迎的。
除了印度本身的經濟潛力,它的外交關係也能為金磚國家提供助力。
縱觀二戰以來的印度歷史,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個長袖善舞的國家。
就算是在上世紀兩極格局的情況下,印度也能遊刃有餘地遊走在美蘇之間。
時至今日,印度和俄羅斯的關係依舊不錯,它進入金磚國家行列,俄羅斯也沒少出力。
與此同時,印度還和西方國家有著不錯的交往。
當初讓印度加入,也是沖著它能夠促進雙方交流的目的,但是事與願違。
這個國家不但沒起作用,乾的事還讓人非常氣憤。
那麼問題就來了,不干事還光捅婁子,為什麼不能將它踢出去呢?
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如果將其踢出去,會徹底得罪印度。
得罪印度是小,但是它一氣之下徹底倒向美西方的陣營,那就不好了。
印度也不是什麼無關緊要的小國,為什麼再給自己樹立一個敵人呢?
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印度的存在,必然會讓金磚國家埋下不小的隱患。
始終是個隱患
「金磚國家」的存在本來就是為了和平和合作建立起來的。
但是印度明顯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從這次他們拒絕阿爾及利亞加入金磚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前文中我們也提到了,印度深知自己的重要性,於是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反覆橫跳,不會輕易倒向任何一方。
一旦印度做出選擇,很多好處就會化為烏有。
美西方當然知道印度打的是什麼主意,但是他們更樂意見到印度時不時給金磚國家拖下「後腿」。
只要金磚國家內部有分歧,有爭議,那麼就永遠不可能擰成一股繩,和他們老牌經濟體較量。
所以,印度加入金磚,美西方國家的反對態度並不激烈。
印度替法國把事兒辦成了,馬克龍也樂意給個面子送去大量的訂單,讓人家賺上一筆。
還有,就是從印度自身來看,他們一直打著「反華」的旗號,作為自己打入美西方圈子的「投名狀」。
同樣作為文明古國,同樣作為人口大國,同樣都是製造業起家,印度一直把我們當做是「假想敵」。
成為大國,在世界上擁有話語權,是印度政府一直以來的追求。
一旦像阿爾及利亞這種與中國關係甚好的國家加入金磚,那勢必會讓中國在組織內部的話語權進一步擴大。
自詡為我國「對手」的印度當然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用些手段再正常不過了。
因為國家利益的不同,合作中是允許有各自的「小心思」存在的。
但是問題是,追求合作本來就是尋找雙方共同利益,並一起發展的過程。
但「阿三哥」的這些行為已經明顯妨礙到了其他成員國的發展。
一個合作共贏的組織,變成了政治博弈的舞台,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結語
長久以來,世界一直都在被「零和博弈」的傳統國際關係困擾著。
一些老牌強國不但不願幫助貧窮落後的國家,還拚命打壓在成長中的經濟體。
但是這種模式不但沒有促進世界的發展,還時不時讓一些國家陷入戰爭之中。
我國進入世界舞台之後,就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合作才能共贏,構建起人類命運的共同體。
這種想法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認可,也有少部分國家仍然沉浸在「強國幻夢」之中,從中阻撓。
但是,我始終堅信一切困難只是暫時的,對於這些不穩定因素,我國早有「解法」,只需靜待時機。
參考來源:
觀察者網 2023年07月22日 《阿爾及利亞已申請加入金磚國家集團,並尋求出資15億美元成為金磚銀行股東》
環球網 2023年08月28日 《金磚擴員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外交部回應》
紅星新聞 2024年01月27日 《印度閱兵式再現「摩托車特技」,法總統馬克龍出席,連發推文致謝》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任何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