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是俄羅斯和我國共同合作的新項目,也是俄羅斯重視的能源出口的擴展項目,作為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生命線,俄羅斯對這個線路,提出要從蒙古繞路到中國境內,蒙古總理很著急,想要和中俄談談推動這個項目落實。
關於西伯利亞管道的合作項目,從去年年底,俄官方就開始宣布,和中國之間在積極推動關於合作的洽談等,進展到開始討論洽談天然氣的進口價格了。
其實對於這個項目,很多網友都不理解,俄羅斯為什麼要增加附加條件,明明能夠直接到達中國,卻非要多此一舉從蒙古繞路而行,不知道俄羅斯是出於什麼考慮。
導致原本兩國之間的合作,憑空多出一個蒙古來,讓簡單的事情,額外又複雜一些,在蒙古過境的管道,需要蒙古負責施工和維護,其實不僅僅是繞遠,還涉及我國可能還要額外給蒙古付出借路費的問題。
這樣一來,很多網友都有意見,為什麼要這麼做,俄羅斯肯定有自己的小算盤,相當於用中國出錢,俄羅斯和蒙古更加強溝通和搞好關係,因此俄羅斯堅持要從蒙古過境,這個條件導致這條管道的實施,肯定要相對慢一些。
其實蒙古在中間位置,對於中俄兩國來說,態度都是不明確的,對於美國也是趨於依附的態度,現在俄羅斯要和蒙古國加強聯繫,通過這條管道讓蒙古得到一些好處,其實也在無形中給這條能源線,增加了一些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
畢竟經過第三國的管道,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在過境蒙古的時候,管道出現一些維護和需要維修的問題時,就不會那麼簡單和便捷可以解決,需要三國溝通交涉,無形中也為簡單的輸送,帶來更多的流程和繁瑣的環節。
而蒙古在中間,又增加了不確定性,這也讓這條管道的合作,變得需要討論的內容增加了。
外界也表示不理解,因為如果這條管道俄羅斯堅持要經過蒙古的話,那麼討論價格等問題,應該讓蒙古也要參與,畢竟後續的維護費用涉及蒙古境內的管道段落,還有過路費等問題,都需要擺在明面上來討論。
在決策時,如果蒙古缺席,這個事情的落實就顯得有些玄妙,或者難以真正落實,畢竟通過蒙古國境內的管道不能憑空飛躍過去,需要落在實處,還要真實地維護到位。
看吧就這樣從字面討論時,網友都能想像到多一個蒙古參與進來多了一些不方便,何況後期的能源輸送了。
因此俄方表示在討論價格,蒙古自然沉不住氣了,想要和中俄之間談談,也許蒙古也怕中俄雙方原定的計劃有變,不經過蒙古了。
於是蒙古總理公開喊話,想促成一個中俄蒙三國關於這條西伯利亞2號管道合作的峰會,意思能在當面會談時三方敲定這個合作,而且蒙古還有進一步的設想,希望能得到中俄兩國更大的支持,讓蒙古建設陸港等,增加貿易活動。
蒙古著急是很正常的,本來這條管道可以不通過蒙古,我國也可以不同意這個條件,為什麼要把簡單的事情,搞得更加複雜呢,這樣的決策也讓很多人不理解。
當然國家層面會有一些考慮,如果同意,俄羅斯方面也會有相應的條件作為讓步和補償,不然我國沒必要額外還要借路增加進口成本,這些也只是民間猜測,具體的情況以官方的消息為準。
現在蒙古公開喊話,可見是真的著急了,生怕這個事情會落空,蒙古撈不到這個借路的好處。
其實俄羅斯也應該著急,我國有著能源進口的穩定訂單,有著長期進口的實力,想要找到我國這樣誠信的合作方,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我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談合作,恐怕這樣的附加條件都是難以達成的。
俄羅斯方面顯然是想要借力中國,達成俄方對蒙古的接近,讓這條管道成為俄羅斯和蒙古之間的貿易合作的更好的溝通渠道,中國顯然也洞悉俄羅斯的意圖,初步同意俄羅斯的方案,肯定是俄方做了工作,讓我國體諒其想要達到這個目的背後的難處,因此我國才會考慮接納這個附加條件,否則完全可以否定和拒絕。
當然我國如果同意這個過境蒙古的方案,蒙古方面也要感激我國,作為實力大國,能穩定進口大量的能源,主動權都在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