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進入2024年以來,全球各個國家與地區都開始進入「大選年」,而在2024年的頭幾周,最受各界關注的顯然就是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這場選舉的結果也在不久前正式出爐,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成功勝選。
民進黨的再次上台,也讓外界擔憂台海局勢是否有進一步升溫的可能性,而還有一些國家則開始趁機渾水摸魚。
在賴清德勝選之後,日本以及美國都向其發去賀電,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也不甘寂寞,於15日向賴清德表示祝賀,在他發表的一份聲明中,他還期盼與台當局進行「密切合作」,並「增進共同利益」。
馬科斯的這一做法,對於不少人來說可以說是毫不意外,畢竟從去年開始,中菲關係便急轉直下,馬科斯政府為爭奪南海利益,開始全面倒向美國,並挑起仁愛礁衝突。
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
在這一背景下,菲律賓當前的對華外交方針,基本已經成了中國支持的要反對、中國反對的要支持,賴清德作為民進黨內著名的「台獨」勢力,他的勝選基本意味著未來兩岸關係的繼續惡化,台灣當局也會加緊與外國勢力的勾結步伐。
菲律賓自然也深知這一點,馬科斯也有樣學樣,跟著美日兩國一起向賴清德發去賀電,並尋求在亞太局勢中展現自己的存在感。
針對馬科斯的舉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16日進行回應,毛寧表示,中方已經召見菲律賓駐華大使,並向其提出嚴正交涉,敦促菲方儘快給出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同時毛寧還直言稱,建議馬科斯總統多讀讀書,正確了解台灣問題的來龍去脈,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多讀讀書」這四個字可以說是侮辱性極高,同時這也是中國近期對外發言中極為少見的用詞,可見中國對菲律賓的行為確實相當不滿。
美菲南海演習
除了在台海問題上公然站隊賴清德,擺出一副干涉台海局勢的樣子以外,菲律賓在近期還就南海問題大放厥詞。
菲律賓總參謀長布勞納在15日對外表示,菲律賓計劃開發南海島礁,併購買更多的船隻,飛機和雷達。
在此之前,菲律賓還將包括仁愛礁,中業島在內的9個島礁視為其「專屬經濟區」,其在南海地區搞「擴張」,並建立前沿基地的企圖已經展露無遺。
不過以中菲兩國實力的對比而言,這樣的計劃說到底不過是菲律賓自己給自己「畫餅充饑」,面對海軍力量弱小的菲律賓,中國甚至連軍事力量都不需要出動,只需要依靠海警就可打退菲律賓的侵犯。
美國慫恿菲律賓在南海挑釁
這一點在去年已經被應證多次,菲律賓曾三次試圖大規模闖入仁愛礁,並為當地的坐灘軍艦進行加固,最終均在靠近仁愛礁之前就被中國海警攔截,無能狂怒的菲律賓船隻甚至還兩度故意撞擊中國海警船,但仍未掀起任何風浪。
馬科斯政府對外屢屢吃癟,對內也屢碰釘子。2024年雖然不是菲律賓的大選年,但是菲國內政壇卻風起雲湧,根據菲律賓媒體報道稱,目前菲律賓政壇的馬科斯家族與杜特爾特家族矛盾正逐漸擴大化,大有爆發「內鬥」的跡象。
從去年開始,杜特爾特就一直在反對馬科斯的對華政策,為此,他還在去年7月前往中國訪問,公開打剛宣布要奪回「南海利益」的馬科斯的臉。
或許是為了對此進行報復,菲律賓政府內的「親馬派」以挪用資金為名,對杜特爾特女兒莎拉進行調查,杜特爾特也因此大為光火,並表示如果莎拉被彈劾,他將站出來競選副總統。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
兩大家族陷入「內鬥」邊緣還不算完,菲律賓商界也對政府的強硬對華政策頗有微詞。中國是菲律賓最大貿易夥伴之一,兩國每年都有大量的貿易往來,尤其是菲律賓每年還向中國輸出大批水果與農產品。
在去年12月底,菲律賓首富,SM投資集團副主席施蒂斯曾就當前局勢進行表態,她對馬科斯政府咄咄逼人的對華政策表示擔憂,並建議政府回到與中國的談判桌上。
可以說,馬科斯雖然沒有選舉壓力,但國內的壓力可一點都不比選舉的壓力小,如果未來菲律賓政府繼續保持與中國針鋒相對的外交策略,並層層加碼,就會創造出更多的反對者,而這也會使馬科斯面臨在國內「暴雷」的潛在局面。
也希望菲政府能夠注意到這些,並早日改變對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