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大改變!又濕又冷的天氣真來了,而且,紫色冷氣團已經在發力,我國還將可能迎來一波寒潮,並且直接深入我國華南,廣東,福建等地都將進入降溫圈之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下面就一步一步來看看。
大範圍降雪開啟!雨雪強烈發力,有多強?沒錯,這一波雨雪發展條件比較好,所以,又是雨,又是雪。

在冷空氣不斷南下之下,由於南支槽全力支持,冷濕氣流的共同效應等因素非常明了,那這一波我國冷空氣,雨雪的發展也將徹底逆轉1月中旬的天氣狀態。
而且,最為關鍵是在這一波雨雪後面,還有冷空氣南下,並且具有寒潮的跡象,會進一步推動雨雪發展,所以,濕冷雨雪大家要注意,這一次真的來了,無縫對接的發展將可能出現今冬一個月的模式。

首先,第一波大範圍雨雪的發展時間是在1月15日到19日,其實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我國陝西,河南等少部分地區雨雪已經在緩慢顯示出來了。
所以,大範圍雨雪已經開啟,只是還沒有達到較強的時段。
在1月15日的時候,範圍更加的大,除了陝西之外,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等地都全面開啟降雪,重點省會城市——鄭州,可能有大雪或暴雪,表現有點強,但持續時間不會太大,在1月16日之後,降雪會不斷減弱,雨夾雪為主。

而在這段時間之中,降雨必然也就分布在南方較多了,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東部、江淮、江南、華南有小到中雨,其中江漢、江淮、江南北部和西部及貴州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所以。
從時間節點來講,其實在1月15日,16日表現最為強,後面就是緩慢減弱。
然而,這真的只是階段性發展,因為在第一波結束之下,第二波又出現了「無縫對接」,在1月19日的時候,更大範圍雨雪又會開啟,這其實也就提到了大家說的寒潮趨勢問題。

沒錯,1月19日進入我國的這一波冷空氣要強很多,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氣溫下降幅度有10~14℃,我國氣候中心也是再次預警了。
從冷空氣的走動來看,在1月21日的時候,就徹底進入我國華南了,1月22日還會更加深入,基本上就是全國性大範圍降溫,那大概率是寒潮,也就沒有多大問題了,只是在強弱上可能有所調整。

這一波冷空氣的預警時間也幾天了,不過,這一次我國南方雖然綜合性沒有北方強一樣,但也有特殊的區域。
比如:四季如春的雲南,也會發生改變——雲南尋甸,在1月22日的時候只有2度,還出現了雨雪情況,雨雪濕冷是非常明顯,所以,南方也不能放鬆,這一波冷空氣還是可能引發部分地區的極端性轉變。

恰好我國氣候中心也說明了,在1月19-22日,將有強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帶來一次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過程,其中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部分地區、青藏高原有小雪,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南等地有小雨夾雪或降雪。
看到沒?四季如春的雲南看來也有「冬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的確從分布上來說,在1月19日到22日,這一波冷空氣引發的雨雪發展更為明顯,起步階段分布的降雪就很多,除了上面說的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地覆蓋之外,四川,雲南,西藏,青海等地也全面加入雨雪之中。
而降雨在湖南,安徽,江西,江蘇等地也增強了,過後再進一步南移之後,江蘇,安徽,湖北等地也會出現降雪,過後在冷空氣進入我國長江以南部分地帶之後,降雪發展又會轉變,南北分開,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不得不說,在1月18日之後,我國大範圍地區在冷空氣,降雪等連續影響之下,天氣就要徹底轉變了,中東部地區氣溫將由偏高轉為接近常年或偏低,大家可以做好準備。
但還是要強調一下,這不是說低溫,降雪就會導致冷冬的出現,也不是說今年冬季「肯定就暖冬」了,這會依然堅持暖冬較為明顯,這寒冷可能也只是短暫的變化過程,大家繼續等待就行。

而且說句實話,今冬以來,也只有第一個月出現一波像樣的寒冷,這一波出現之後,也就是第二波像樣的。
在最後一個月,怕是寒冷也就相對較少了,因為進入春季,冷空氣相對冬季來說,就會減弱很多,有的話,就是「倒春寒」發展,所以,如果還不冷的話,這冬季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