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殊軍事行動之後,西方國家一擁而上,在各個領域都對俄羅斯實施了嚴厲的制裁。
現在來看,制裁對俄羅斯造成的影響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俄羅斯的經濟沒有被壓垮,在國際社會上,俄羅斯也沒有被孤立,仍然是國際事務的主要參與者。
能夠扛住西方的經濟共識、外交共識,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的一個戰略——向東轉。
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前,俄羅斯就開始重點發展與東方以及「全球南方」國家的關係,俄烏衝突引發的連鎖反應,堅定了俄羅斯向東轉的決心,加快了俄羅斯向東轉的速度。
不過俄羅斯也沒有打算放棄與西方的關係,畢竟俄羅斯本質上還是一個西方國家。
(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安德烈·傑尼索夫)
關注東方是生活所迫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安德烈·傑尼索夫被問及俄羅斯是否已完全面向東方、背對西方時表示,大家知道,俄羅斯國徽上的鷹無法轉頭,一頭向西,一頭向東,轉向東方是一個廣泛的現象。
傑尼索夫指出,如果生活沒有迫使俄羅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對東方的關注,俄方不會轉向任何地方,儘管這種轉變是在世界經濟重心開始向亞太地區轉移之後發生的,因此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傑尼索夫的意思是,關注東方有生活所迫的因素,但也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世界經濟重心早已轉向亞太地區。
(俄羅斯國徽)
俄羅斯終究是一個西方國家
傑尼索夫主要表達的,還是說俄羅斯是國際社會的一員,而不是東方的一員。
歸根結底,俄羅斯還是一個西方國家,其制度、人種、信仰等各個方面,都與西方國家無異。
傑尼索夫表示,俄方並沒有切斷與任何國家的關係,是其他國家斷絕、暫停、終止了與俄羅斯的聯繫,俄方願意在平衡、互利和公平的基礎上隨時恢復這些關係。
傑尼索夫認為,這是一種平衡,這種平衡最終會佔據上風,這是由理智決定的。
傑尼索夫表達了與西方恢復關係的意願,並且認為這是大勢所趨,因為事實已經證明,西方國家無法與俄羅斯脫鉤,很多合作仍在繼續,到了最後,需要合作的理智會壓過陣營對抗,佔據上風。
(北約旗幟和俄羅斯國旗)
斗而不破
俄羅斯和西方的關係每個階段都不同,非常複雜,但整體來看,可以說是斗而不破。
在俄羅斯和美國的蜜月期,俄羅斯甚至有機會加入北約。
而在翻臉的時候,又兵戎相見。
但雙方的關係從未徹底破裂過。
2014年烏克蘭變天之後,爆發了克里米亞危機,當時歐美就大規模製裁俄羅斯,也採取了一系列孤立俄羅斯的政策,但是之後,俄羅斯和歐洲的合作卻越來越深入,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在特朗普時期也有了明顯的緩和。
因此,現在俄羅斯和西方關係轉冷,可以視為階段性的低谷,並不會老死不相往來,也不太可能走向斷交,等到烏克蘭問題得以解決或告一段落之後,雙方的關係預計會出現明顯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