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見過這個男人笑吧,狠辣好像是他唯一的標籤。
其實,他笑起來還挺可愛的。
這個男人,一上位就囚禁生母,揮下屠刀血洗王室,面對拜登的威逼利誘,他也只是聳了聳肩,不屑至極。他就是號稱「地表最強80後」的沙特王儲——小薩勒曼。
心狠手辣是他,一代英傑也是他,那麼,小薩勒曼的手段到底有多狠?
本期,就帶大家走進小薩勒曼的「權力遊戲」。
【一】
三十而立,在大多數人依舊碌碌無為的時候,32歲的小薩勒曼已經成為了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繼任者——沙特王儲。
老薩勒曼十分疼愛這個小兒子,不僅親自為他清除了王位最大的競爭者,還把國家大事全權交由他處理,小薩勒曼因此成了沙特的實際掌權人。
而小薩勒曼上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清洗王室,鞏固接班地位。
對於執政者來說,軍權至關重要,當時國民衛隊被前國王阿卜杜拉的兒子所掌控,小薩勒曼要想坐穩王儲的位置,自然就要把這支內務部隊牢牢地把控在手裡。於是在2017年,小薩勒曼打著「維護國王政權」的名義,逮捕了時任國民警衛隊大臣的小阿卜杜拉,接收了軍權。
至此,阿卜杜拉家族的權力基礎被清除。
雖然有人對小薩勒曼的霸道行為感到不滿,但都敢怒不敢言。
同年11月4日,老薩勒曼連夜成立最高反貪委員會,任命小薩勒曼擔任委員會主席,嚴厲打擊貪污腐敗和侵吞國家財產行為,包括王室成員在內。
從這夜起,一場反貪大戲在沙烏地阿拉伯拉開序幕。
數小時後,沙特王子瓦利德·本·塔拉勒鋃鐺入獄。
瓦利德身份顯赫,不單單是王室成員,更是一位經商天才,資深投資人,在2004年成立了利雅得投資公司,號稱「中非巴菲特」,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名列第50名。
此外,還有數十名王室成員和商界精英紛紛被捕,其中有兩名王子在逮捕過程中不幸身亡。
而這,只是沙特「反貪風暴」的第一個階段。
老薩勒曼擔心「反貪風暴會」會引起社會恐慌,於是在次日公開發表講話,對於那些挪用公款、以權謀私的人,不管其身份地位有多顯赫,反貪委員會都會將其依法拘捕歸案。
9日,沙特反貪會員會共拘捕201人,涉案金額達1000億美元。
為了防止有人畏罪潛逃,反貪委員會特意禁止所有私人飛機升空;為避免有人趁機發動宮廷政變,又封鎖了通往王宮的所有通道。不得不說,小薩勒曼雷厲風行,做事滴水不漏。
有人說,小薩勒曼此舉不就是肅清政敵,鞏固自己的權利嗎?如果片面看待小薩勒曼的反貪行動,就大錯特錯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小薩勒曼此舉也是為了籠絡民心。
【二】
2009年,沙特西部吉達地區遭遇史上最大暴雨襲擊,強降雨襲擊引發洪災,無數房屋被雨水淹沒,成千上萬的百姓流離失所,死亡人數達120餘人。
此次事件,暴露出吉達地區的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的問題。
此事在網上迅速引起熱議,不少沙特網友都懷疑,用於排洪建設的錢被官商勾結侵吞了。一位憤怒的青年甚至把沙特國徽上兩把交叉的寶刀,改成了水桶上交錯著兩支拖把。
但弔詭的是,時任國王阿卜杜拉並沒有派人調查此事,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但吉達人民沒有忘記此事,冷處理,是無法熄滅他們心中的怒火的,長期以來,阿拉伯人民對政府的腐敗和專制行為深惡痛絕,一場有關『阿拉伯之春』的幻夢似乎就要到來。
2011年,「阿拉伯之春」自突尼西亞迅速席捲中東,對自由和民主無比渴望的阿拉伯人民自發走上大街上示威遊行,痛斥當權政府的傲慢與疏離。
吉達政府剛開始試圖武力鎮壓示威遊行,逮捕五十多人,但是遭到人民更加激烈的反抗,只能被迫釋放,修建37公里的泄洪管道平息民怨。
而這一切,小薩勒曼都親眼目睹,他深深明白,大力反腐可以籠絡民心。
於是就有了上面的反貪行動。
「反貪風暴」把沙特政府裡面的蛀蟲全都剔除出來,老百姓的日子自然就會好起來,哪怕再次遇到天災人禍,至少政府的威信力還在,人民和政府團結一心,其力斷金。
小薩勒曼的這場清洗運動持續了兩年之久,這場行動,在王室和敵對勢力的眼裡是排除異己,但是沙特人民卻落得了實惠,因為小薩勒曼把收回的上千億美元,大多都用於了建設國家上。
雖然小薩勒曼的手段看起來過於偏激,但是效果卻非常好,他的威信得到鞏固。
然而他的「反貪行動」被很多人不理解,這其中就有他的母親。
在老薩勒曼廢除「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時,小薩勒曼的生母就表示強烈反對,原因無他,她想扶持娘家的勢力爭奪王位,在老國王的強力推動下,小薩勒曼才最終成為了王位繼承人。
如今小薩勒曼清洗貪污腐敗的王室成員和高官,他的生母再次跳出來強烈譴責此番行為,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名譽,被逼無奈下,小薩勒曼只好軟禁生母。
總而言之,誰擋他的路,他都會碾過去。
除了他的生母,還有一個人對小薩勒曼懷恨在心,他就是億萬富翁瓦利德的好友卡舒吉。
瓦利德被反貪委員會以貪污腐敗的罪名拘捕後,卡舒吉便坐不住了。為營救瓦利德,他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小薩勒曼的黑料,甚至多次發表文章揭露王室醜聞,試圖在國內引起輿論。
小薩勒曼當然不能眼睜睜看著卡舒吉得償所願。
卡舒吉的未婚妻是土耳其人,這天兩人驅車到沙特駐土耳其領事館辦理結婚相關手續,卡舒吉讓未婚妻在車上等候,自己獨自進入了領事館,然而,他的未婚妻再也沒能等到他出來。
等警察找到卡舒吉的時候,他已經被殘忍殺害。
此事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猜測幕後主使是小薩勒曼,但卻沒有證據,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三】
小薩勒曼還鼓勵女性勇敢地走出家門。
2017年7月,沙特教育部在小薩勒曼的授意下,允許沙特女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兩個月後,老國王又頒布法令,允許女性在次年6月份駕車。
這在沙特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要知道沙特全國上下信奉極端保守的瓦哈比教,這種宗教是伊斯蘭教的一支,根據教義,女性不能拋頭露面,全身上下必須裹得嚴嚴實實的,極大地削弱了女性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
然而,小薩勒曼上台後,大力推動女性權益解放,這種改革傳統的弊端需要足夠的勇氣和魄力,而這,是沙特社會改革的重要一步。
小薩勒曼還還致力於沙特的經濟結構改革,他希望未來的沙特邁入一個經濟多元化和私有化新時代,為此還特意制定了「願景2030」計劃。
內容主要包含石油方面的舉措,如出售國家石油公司股權、削減石油補貼和擴大投資等,計劃將石油收入投資到採礦業、風力、太陽能可再生能源產業。
如今,沙特石油集團的利益被沙特王室成員牢牢地把控在手中,平頭百姓和石油沒有半點關係,「去石油化」和私有化改革,更有利於沙特經濟的發展。
除了這些產業結構轉型,小薩勒曼還希望,沙特能夠像其他國家一樣能「睜眼看世界,不再局限於教義」,多發展娛樂產業,致力於建立一個「溫和的沙烏地阿拉伯」。
然而這些在其他國家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卻遭到國內宗教瓦哈比派以及沙特王室的強烈反對,小薩勒曼的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
小薩勒曼對石油方面的改革,嚴重影響著美元的地位,拜登上台之後,就對此表示不滿。卡舒吉事件爆發後,小薩勒曼深陷輿論的漩渦,拜登終於找到機會怒懟小薩勒曼。
拜登在國際採訪中直言,沙特是「賤民國家」。
狠人小薩勒曼自然不可能無動於衷,但直接罵回去又太掉面子,因此他選擇了蟄伏,等一個機會,好好還擊回去。
2022年7月,小薩勒曼終於等來了機會,當時美國和俄羅斯由於烏克蘭事件徹底鬧崩,美國面臨能源危機,拜登只好放下面子主動訪問中東,希望沙特能夠加大對美國的石油出口量。
然而拜登從專機上下來後,迎接他的並不是小薩勒曼,甚至不是沙特王室,僅僅是一個「副省長」,這便是小薩勒曼給拜登精心準備的第一個「下馬威」。
拜登當場臉都氣青了,他似乎已經預感到了此次中東之行不會太順利。
至於為何不是小薩勒曼去親自接機,小薩勒曼的解釋滴水不漏,美其名曰,當時巴林和伊拉克代表團也訪問了中東,重要的王室成員都去迎接他們了。
拜登想著自己身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總統,卻被搞得臉上如此無光,是可忍孰不可忍,但畢竟這次前來是有求於人,便只好咽下了這份委屈。
但沙特跟美國的梁子,算是徹底結下了。
【小結】
小薩勒曼如今才38歲,他老爸已經88歲,,照這個樣子下去,他至少還要掌管沙特50年,這要熬走多少屆美國總統啊。
至於年富力強、手段強硬的他能否帶領沙特走向一個全新的未來,目前仍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