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網路保護非常重要,關係億萬家庭幸福安寧。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10月24日,我國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綜合立法《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發布,旨在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路環境,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突破1.91億,佔總體網民規模的17.7%。
對廣大未成年人來說,網路為他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習得知識、開闊眼界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隱患。
除了法治保障以外,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採取適當的方法,保護孩子安全健康上網。

以身作則,設立規矩


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份上網規則,包括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上網,上網時可以瀏覽的內容、參與的活動有哪些,雙方如何共同執行並遵守約定等,並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與需求改變,做出相應調整。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防止過度沉迷網路。

加強陪伴,主動介入


家長要儘可能掌握孩子的上網動態,避免讓孩子獨立使用網路,通過觀察、傾聽、交流等方式,理解孩子相關行為及背後的需求。
在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中,家長應該做到多聽少說,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如果有不同的意見或看法,可以一起討論分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表達觀點的權利,引導孩子誠實說出上網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規範和引導,預防危險發生。

傳授知識,正確引導


家長要在與孩子的日常交流中,告訴孩子使用網路的潛在風險,讓孩子樹立警惕網路風險的意識。常看我們警方公眾號的文章,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喲。
同時家長應該教育孩子文明上網,注意保護個人與家庭信息,告訴孩子在遇到常見的隔空猥褻、網路欺凌、網路騙局、網路消費等問題時要主動尋求家長的幫助。

善用資源,安全管理


近幾年在相關部門的監督下,網路應用增加了青少年模式用來保護未成年人的上網安全。
家長也可以在電子設備上安裝過濾和安全管理軟體,或根據自己對孩子的了解,為孩子制定專屬的內容許可權,從而屏蔽掉一些不良內容,避免惡意程序或病毒竊取孩子信息,引誘孩子受騙。
普法小課堂
01
場景一
👉 家長使用網路時,觀看暴力視頻、長時間打遊戲、打麻將、在網路上罵罵咧咧,面對孩子,你仍放縱自己的行為嗎?
👉 孩子使用網路時,打賞主播、網路施暴、學習不健康的網路語言,發現孩子的此類行為,你應該放任不管嗎?
不應該。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第二章第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高自身網路素養,規範自身使用網路的行為,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路行為的教育、示範、引導和監督。學校、家庭應當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路,預防和干預未成年人沉迷網路。
02
場景二
👉 使用手機隨處掃描二維碼並填寫信息
👉 為蠅頭小利出售自己的個人信息
👉 搭訕陌生人、結交網友並介紹自己的家人和喜好
👉 隨意拍攝學生證、身份證等證件
家長應該怎麼做?
請及時制止。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第四章第三十三條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能力、掌握個人信息範圍、了解個人信息安全風險,指導未成年人行使其在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查閱、複製、更正、補充、刪除等權利,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權益。
03
場景三
👦 學生:逃課到網吧打遊戲......
班主任:學生家長,您的孩子未請假也沒到校上課,據我了解他是到附近網吧上網了,希望您能和我們一起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家長:我們暫時沒時間,等出差回去再管吧。
教育不容忽視。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第五章第四十條 學校應當加強對教師的指導和培訓,提高教師對未成年學生沉迷網路的早期識別和干預能力。對於有沉迷網路傾向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及時告知其監護人,共同對未成年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幫助其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04
場景四
👉 長期瀏覽暴力、色情內容
👉 模仿網路上的拜金、享樂、炫富等行為
👉 學習成績下降、情緒不穩定
家長能否視而不見?
不能。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第五章第四十一條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指導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路,關注未成年人上網情況以及相關生理狀況、心理狀況、行為習慣,防範未成年人接觸危害或者可能影響其身心健康的網路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網路的時間,預防和干預未成年人沉迷網路。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第六章第五十二條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履行本條例規定的監護職責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監護人所在單位,中小學校、幼兒園等有關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依法予以批評教育、勸誡制止、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等。
網警提示

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路的意識和能力不強,網上違法和不良信息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現實生活中,未成年人因沉迷網路荒廢學業、沉迷網路、直播打賞、追星應援等現象屢見不鮮,更凸顯了加強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的重要性。
廣大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網路安全意識教育,平時要注意孩子使用手機情況,為孩子創造清朗的網路環境,陪伴孩子健康成長。END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