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紛爭」新回合,莫迪發動新攻勢,大規模驅逐加拿大外交官

2023年10月05日09:07:04 國際 1266

自從「印加紛爭」爆發後,印度和加拿大關係急轉直下,要說現在印度最反感的國家,那一定莫過於加拿大了,而加拿大最討厭的國家毫無疑問是印度。目前,「印加紛爭」雙方發動「攻勢」你來我往之間已有三個回合,印度方面佔據優勢。莫迪在G20峰會上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沒有好臉,正式見面時更是當面訓斥其公然包庇「恐怖分子」。這讓身為堂堂一國總理的特魯多面色鐵青,但礙於在印度領土上不好發作。

「印加紛爭」新回合,莫迪發動新攻勢,大規模驅逐加拿大外交官 - 天天要聞

隨後回國立即開始了「爆炸性」指控,稱印度特工在加拿大的領土上,刺殺加拿大籍錫克教領袖。對此,印度方面自然是否認刺殺尼賈爾,稱加方的說法毫無根據且別有用心,之後便是印加雙方互相驅逐外交官。隨著錫克教領袖尼賈爾被殺後,錫克教要求特魯多將真兇繩之以法,而加拿大民眾則認為自己的尊嚴被踐踏,他國竟然可以在本國領土上肆意行兇,這事關主權、尊嚴的問題,特魯多必須給個說法。

「印加紛爭」新回合,莫迪發動新攻勢,大規模驅逐加拿大外交官 - 天天要聞

因此,在國內施壓下特魯多通報美英,並向美英施壓,然而美英的態度卻令特魯多尷尬不已。在最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印度外長蘇傑生的會晤中,並未提及加拿大,這也似乎與外界預料的那般。美國人向來美國利益為先,作為亞太地區戰略布局中的重要棋子,萬不可輕易得罪印度,只能儘力討好,因此美國在加拿大和印度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印度。

「印加紛爭」新回合,莫迪發動新攻勢,大規模驅逐加拿大外交官 - 天天要聞

莫迪也把權衡之術玩得登峰造極,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對美國的算盤又非常清楚,知道美國還等著利用印度牽制他國。所以莫迪更加肆無忌憚,對加拿大發動新攻勢,大規模驅逐加拿大外交官,並且下達最後通牒10天之內駐印度的62名加拿大外交官,三分之二的人打包走路,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即便留下也沒有外交豁免權

「印加紛爭」新回合,莫迪發動新攻勢,大規模驅逐加拿大外交官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印度這一招真狠,直接整得特魯多騎虎難下,等著印度服軟那幾乎是天方夜譚,可美英在關鍵時刻都「耳聾眼瞎」全然不管,加拿大自己又鬥不過印度。只能說特魯多活該,沒有那金剛鑽攬什麼瓷器活呢?接下來就看美國如何處理,大概率是「擺一桌」讓雙方息事寧人,畢竟美國也不想節外生枝,自己的「亞太大計」遭到破壞。不過我還是贊成特魯多強硬一點,在未水落石出之前千萬別服軟,而印度方面也無需賣美國面子,畢竟打擊危害本國的「恐怖分子」責無旁貸。

(文/師太)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 天天要聞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7日,一名以色列官員表示,正在卡達首都多哈進行的加沙地帶停火談判尚未取得進展,可能無法在本周達成協議。這名接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以方官員稱,如果美國不進一步施加壓力,相關方可能無法在本周就加沙地帶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分歧主...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前言7月5日深夜,法國愛麗舍宮還亮著燈。中國商務部那份反傾銷稅公告,把法國政商界炸得夠嗆。誰能想到,就這麼48小時,一向對華強硬的馬克龍突然變了個人似的,主動跟王毅外長套近乎,還說要來北京談談。一瓶白蘭地咋就撬動了大國外交?馬克龍這次急轉彎
蘇利南誕生首位女總統,曾用五字定義對華態度 - 天天要聞

蘇利南誕生首位女總統,曾用五字定義對華態度

據新華社報道,蘇利南國民議會6日選舉民族民主黨領導人珍妮弗·西蒙斯為該國新一任總統。西蒙斯成為這個南美洲國家歷史上首位女總統。西蒙斯現年71歲,此前擔任蘇利南國民議會議長。當地媒體稱她的當選是該國一次「女性政治的突破」。蘇利南憲法規定,總統任期5年,可以連任。蘇利南總統由一院制議會選舉產生,既是國家元首...
澳大利亞「蘑菇殺手」或將面臨終身監禁,謀殺對象竟奇蹟生還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蘑菇殺手」或將面臨終身監禁,謀殺對象竟奇蹟生還

7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最高法院陪審團一致裁定,50歲的埃琳·帕特森三項謀殺罪及一項謀殺未遂罪名成立。而她更廣為澳大利亞人熟知的一個稱號是「蘑菇殺手」。此案發生於2023年7月,艾琳與丈夫關係不睦,以宴請為名,用劇毒死帽菇入菜。她的丈夫缺席宴請,幸免於難。三名死者分別是埃琳丈夫的父親、母親和姨媽。她和丈夫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