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印加紛爭」爆發後,印度和加拿大關係急轉直下,要說現在印度最反感的國家,那一定莫過於加拿大了,而加拿大最討厭的國家毫無疑問是印度。目前,「印加紛爭」雙方發動「攻勢」你來我往之間已有三個回合,印度方面佔據優勢。莫迪在G20峰會上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沒有好臉,正式見面時更是當面訓斥其公然包庇「恐怖分子」。這讓身為堂堂一國總理的特魯多面色鐵青,但礙於在印度領土上不好發作。
隨後回國立即開始了「爆炸性」指控,稱印度特工在加拿大的領土上,刺殺加拿大籍錫克教領袖。對此,印度方面自然是否認刺殺尼賈爾,稱加方的說法毫無根據且別有用心,之後便是印加雙方互相驅逐外交官。隨著錫克教領袖尼賈爾被殺後,錫克教要求特魯多將真兇繩之以法,而加拿大民眾則認為自己的尊嚴被踐踏,他國竟然可以在本國領土上肆意行兇,這事關主權、尊嚴的問題,特魯多必須給個說法。
因此,在國內施壓下特魯多通報美英,並向美英施壓,然而美英的態度卻令特魯多尷尬不已。在最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印度外長蘇傑生的會晤中,並未提及加拿大,這也似乎與外界預料的那般。美國人向來美國利益為先,作為亞太地區戰略布局中的重要棋子,萬不可輕易得罪印度,只能儘力討好,因此美國在加拿大和印度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印度。
而莫迪也把權衡之術玩得登峰造極,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對美國的算盤又非常清楚,知道美國還等著利用印度牽制他國。所以莫迪更加肆無忌憚,對加拿大發動新攻勢,大規模驅逐加拿大外交官,並且下達最後通牒10天之內駐印度的62名加拿大外交官,三分之二的人打包走路,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即便留下也沒有外交豁免權。
不得不說,印度這一招真狠,直接整得特魯多騎虎難下,等著印度服軟那幾乎是天方夜譚,可美英在關鍵時刻都「耳聾眼瞎」全然不管,加拿大自己又鬥不過印度。只能說特魯多活該,沒有那金剛鑽攬什麼瓷器活呢?接下來就看美國如何處理,大概率是「擺一桌」讓雙方息事寧人,畢竟美國也不想節外生枝,自己的「亞太大計」遭到破壞。不過我還是贊成特魯多強硬一點,在未水落石出之前千萬別服軟,而印度方面也無需賣美國面子,畢竟打擊危害本國的「恐怖分子」責無旁貸。
(文/師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