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西方國家正在加快針對俄羅斯的步伐,這其中包括向烏軍提供更多的軍事支持,也包括挑起其他領域內的衝突。在經濟領域內製裁俄羅斯、在外交領域內集體驅逐俄外交官後,西方國家又挑起了新衝突。就像美國中情局,已經演都不演了,直接發布了俄語視頻,公然招募俄羅斯官員,試圖從內部瓦解俄羅斯。
美國中情局
參考消息網報道稱,在美國中情局的賬戶中,可以看到一條俄語視頻。裡面有一名裝扮成俄羅斯官員的演員,正在雪地中行動,暗指其是「奔赴真相的俄羅斯官員」。視頻的俄語旁白指出,這是一個「堅持自我和真相」的俄羅斯官員,他正在尋找需要真相的組織和群體,而美國中情局就是這樣的組織,視頻的最後一幕是中情局的聯繫方式。
很顯然,這就是一條公然招募俄羅斯間諜的視頻。事實上,兩國的關係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幾日前,俄羅斯宣布列裝「薩爾瑪特」導彈,隨時準備利用這款戰略武器打擊敵人。西方媒體解讀稱,這就是一個「震懾北約國家的信號」,警告北約國家不要威脅到俄羅斯。
美國中情局局長
然而,美國隨後就拿出了自己的戰略武器—民兵Ⅲ型導彈。美國軍方指出,他們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嘗試發射一枚民兵Ⅲ型導彈。在俄政府推出戰略武器後,美國就拿出對應的武器,說明美國已經堅定了和俄羅斯對抗的決心。同時,這樣的行為,也是在給自己的盟友打氣,讓他們有膽量和俄羅斯對抗。
與此同時,美國還在「考慮」提供遠程打擊系統。現在的俄烏衝突中,烏軍由於缺少遠程武器,無法打擊俄羅斯的後方補給線路,導致俄軍可以一直在烏克蘭內作戰。如果美國提供了遠程武器,那麼烏軍就有了威脅俄羅斯後方的能力,這可能會讓烏克蘭取得一定的成果。
美國
但是誰也無法保證,烏克蘭軍方是否會用這樣的武器襲擊俄羅斯內部。一旦烏軍襲擊俄內部,那麼必然會引起俄軍的反擊。最輕的後果,也是俄軍全面襲擊烏克蘭。嚴重的後果,就是俄軍開始打擊附近的北約設施。畢竟俄羅斯早就警告過,俄軍有權打擊任何直接、間接參與俄烏衝突的國家或者軍事設施。
事實上,就算俄羅斯不攻擊北約國家,雙方也有發生衝突的危險,因為烏克蘭會「演戲」。幾個月前,波蘭存在遭遇襲擊,烏克蘭就宣稱是「俄羅斯的侵略已經來到了波蘭」,差點引發北約和俄羅斯的對抗。
烏克蘭總統
一日前,羅馬尼亞邊境地區又發現了無人機殘骸。烏克蘭立即指控稱,這就是俄羅斯的「再一次侵略嘗試」,是俄羅斯對羅馬尼亞發起了攻擊。如果到了俄軍全面襲擊烏克蘭的時候,烏克蘭必然還會製造類似的事情,指控俄羅斯襲擊北約國家。
如果北約國家不作出反應,那麼就讓它的防禦機制顯得毫無意義。同時,北約官員也可能會被批評為「軟弱的官員」。但如果因此反擊俄羅斯,那麼北約將會全面被拖入戰爭,這不是美國想要的結果。
北約
美國的計劃,是利用烏克蘭以及其他國家慢慢消耗俄羅斯,利用「推動內部分裂」的方式瓦解俄羅斯,就像當時對付蘇聯一樣,而不是直接上演武力衝突。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目的,美國需要大量的俄羅斯間諜,才會公開發布策反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