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中國是日本鰻魚的最大進口來源。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福建鰻魚產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近年中國不斷擴大對日本的鰻魚出口。 2023年上半年,中國出口活鰻達9.03萬噸,價值1.4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5.07%和18.24%。中國出口的烤鰻也供應日本餐桌。但近2年受疫情影響,烤鰻出口出現下滑。這促使中國鰻魚產業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目前中國國內烤鰻消費約8500噸,呈增長趨勢,為企業提供了發展契機。
業內專家指出,中國擁有發達的鰻魚養殖和加工業,完全有能力獨立供給國內高端鰻魚產品需求。但是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仍需進口,如添加 Feedmate(一種鰻魚飼料添加劑) 成分的進口鰻魚飼料,這制約了產業升級。有觀點認為,中國企業應加大科技研發和創新力度,用本土自主技術取代進口,實現產業鏈自主可控,以搶佔國內高端鰻魚市場主導權。
面對消費者安全訴求,中國鰻魚企業也在加強產品質量管控和可追溯體系建設。以九里京為例,他們與供應商簽訂合同,規定鰻魚飼料不能含抗生素和激素。同時使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端到端的產品溯源系統,讓消費者可以查詢每個鰻魚產品的詳細信息。這些舉措對建立消費者信任很重要。
總之,福島核廢水事件促使國內消費者重新認識中國鰻魚產業實力,轉向消費國產品牌。這提供了重要機遇。業內專家建議,中國鰻魚企業應抓住機遇,通過技術創新、提質增效、品牌營銷等手段,創造並佔領國產鰻魚的高端市場,以滿足消費者對國產美食新需求。同時,保證產品質量安全也是關鍵,需要加強質量控制和溯源體系建設。如果抓住這一發展契機,中國鰻魚產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