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電站近日排放處理後的核廢水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隨後我國海關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國內消費者對國產海鮮的需求也出現明顯增長。據商家反映,相關海鮮產品銷量呈現較大幅度提升。專家表示,我國市場流通的海產品已過安全檢測,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日本此次排放的核廢水來自福島核電站事故後的淡化處理,日方稱經過過濾除鈾等步驟後指標達標。但許多國家和地區仍對此表示擔憂。我國海關總署當即發布公告,自8月24日起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以切實保障食品安全。
與此同時,不少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國產海鮮。電商和商家反映,各類海產品銷量出現較大幅度提升,部分單品銷量一夜間翻倍。一些消費者明確要求購買8月24日前捕撈的海鮮。市場價格基本平穩,國產海鮮供給能夠滿足當前需求增長。
專家表示,我國市場上流通的海產品均經過嚴格檢測,其安全性可以放心。相關部門也在加強監測和研究工作,及時掌握海洋環境變化情況。此外,我國還在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事故後開展了系列監測和研究,為當前排海事件提供了重要基礎數據。
當前消費者可以理性看待。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不必出現恐慌性搶購。同時,相關部門也應繼續強化監管,及時公布監測結果,以消除公眾疑慮,穩定市場預期。只要各方通力合作,就一定能保障好國內海產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