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2023年08月07日15:51:03 國際 1013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文章共約2200字,預計需要7分鐘左右,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於您後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現在的國際形勢可以說瞬息萬變,中美關係已經從激烈衝突逐漸轉變成雙方的消耗戰,最近,德國媒體就是多次發表文章,分析了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博弈,同時提出美國現在的主要精力正在轉向亞太地區,為的是對中國形成牽制,還對歐洲各國提出了建議,歐洲目前需要做好準備,有可能需要在沒有美國的幫助下獨自面對俄羅斯,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影響的不僅僅是中美兩國,對於全球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不是美國無能,是中國太強大

中美競爭現在時全球很多國家關注的重點,德國專家就表示,在這場競爭中,美國逐漸開始處於下風,並且對美國德國專家持悲觀態度。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德國專家分析的美國處於劣勢的主要原因,和我們平常認為的大有不同。

一般我們認為美國處於劣勢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美國現在麻煩纏身,加上經濟衰退導致的。

但德國專家卻認為,並不是美國沒有強大的實力,根本原因是中國目前實力太強了,而且中國仍舊處在發展狀態,未來中國的實力還會持續增長。

從德國媒體就能看出,大概率歐洲需要在未來對與中國的關係保持一個謹慎的態度。

目前對於歐洲形勢的影響比較深的事件有兩件。

第一件就是,歐洲經濟的衰退,以及高通脹率。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歐洲的經濟衰退主要也是因為現如今全球經濟都在衰退,大環境的衰退造成了整體經濟下行,這個是需要時間來緩解。

和高通脹率緊密相關的還是美聯儲的加息政策,想要緩解高通脹率,一方面就是美國,一方面就是加強和除美國外的其他國家的合作,例如中國。

第二件事,也是目前歐洲各國十分關注俄事情,那就是俄烏衝突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俄烏衝突目前可以說是歐洲最大的威脅,歐洲目前能在俄烏衝突中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這一切還要歸功於美國。

美國利用本國的軍事力量,援助烏克蘭來牽制住俄羅斯。

如果烏克蘭沒有成功牽制住俄羅斯,美國也會儘力保障整個歐洲的安全。

歐洲雖然在經濟上的發展遠超俄羅斯,但是軍事實力方面卻遠不如俄羅斯。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最近俄羅斯的經濟中心也在逐漸改變,向軍工產業偏移,加上俄中兩國開啟了戰略深化合作,這不得不引起歐洲的重視。

美國試圖從各方面遏制中國的發展,這一舉措增加了中美關係的矛盾點。

歐洲也開始擔心,美國如果將重心轉移到了亞太地區,最終會導致美國無暇顧及俄烏衝突,這樣只會讓歐洲獨自面對俄羅斯。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中美對弈,美國陷入困境

美國目前正處在通貨膨脹帶來的經濟衰退中,這也使美國在中美之間的博弈中落於下風。

美國的經濟衰退,不僅讓多家美國企業倒閉,也讓整個美國經濟的運營難度大大增加。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美國經濟對於世界經濟體系的霸權時間太久,世界經濟動蕩不堪美國也難辭其咎。

個人認為,目前唯一能幫助美國收拾爛攤子的就只有中國了。

2023年上半年,美國的官員接連訪華,試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善意,來換取中國的幫助,當然中國是不會同意的。

雖然表達了善意,但美國的誠意就沒有看到一點。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對於中國主權問題上,美國得寸進尺,屢屢踩在中國的紅線上,對於中國的不尊重顯露無疑。

這讓國際媒體認為,中美雙方的矛盾要想化解起來十分不易,可能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

從客觀來說,美國目前所遇到的經濟困局,最大的責任人其實是美國自己。

美國有意挑起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競爭,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脫鉤」吃虧的只有美國自己。

同時中國的快速發展也搶佔了非常多的市場份額,這讓美國也倍感壓力。

美國內部的分裂和極化,也讓美國內部矛盾難以化解,這也是美國經濟的一大阻力。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就像德國專家所說,中美競爭,美國是處於劣勢的一方。

美國還是以前的美國,但中國已經不是曾經的中國了。

現在的美國還是用對付蘇聯的老辦法來對付現在的中國,可中國遠比蘇聯強大,而且是美國從來沒遇見過的強大對手。

現在的中美已經進入了消耗戰,但美國沒有實力和中國進行長期的周旋。

中國是全世界唯一的有一整套的工業製造體系的國家糧食儲備和生產能力都是世界前列,加上現在中俄兩國的戰略深化合作,在能源的短板也得到了解決。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而以美國現在的情況,如果進行一場長期的貿易消耗戰,最終失敗的只可能是美國。

對於中國製造業的依賴,應付俄烏衝突的同時,還要在亞太地區對中國進行牽制。

早晚美國會被這樣的情況拖垮

這也就是為什麼歐洲現在會如此謹慎對待中國之間的關係。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美國與歐洲關係的未來

歐洲目前對於美國可以說又愛又恨,想在經濟方面擁有獨立自主權,但經濟上與美國捆綁過深,又不能不依賴美國。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俄烏衝突剛剛爆發的時候,歐洲深信不疑,最終會是俄羅斯妥協,但隨著時間發展,歐洲變的不那麼自信了。

中俄兩國的關係,在美國的強壓下,變得越來越好。

中美兩國的關係則越來越緊張。

中國在面對美國的限制和打壓時作出的反應,超乎了所有國家的預想,當然也超出了美國的預想。

歐洲國家認為,美國正在試圖激怒中國這頭剛剛蘇醒的雄獅。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歐洲和美國的未來關係會是什麼樣的呢?

個人觀點,如果俄烏衝突不能再短期內和平解決,大概歐洲就需要獨自面對衝突帶來的影響了。

最近的美國在中國主權問題上的瘋狂試探,以及在中國周邊具有地緣戰略性的國家進行活動,例如蒙古,這些都是對中國底線的瘋狂試探。

就目前國際局勢來說,亞太地區已經是世界的中心了。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如果美國需要鞏固自己的霸權主義,就必須抽調大部分的力量去往亞太地區,這也就會導致在歐洲制衡俄羅斯的力量減少。

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歐洲就需要自主處理很多自身的事務。

歐洲內部各國間的合作就必須加強,來應對各種挑戰。

目前中美關係的變化,也讓歐洲面臨了很多不確定性和挑戰性,同時也在安全領域讓歐洲有了更大的壓力。

中美過招,攻守態勢大轉變,德媒:不是美國無能,而是中國太強大 - 天天要聞

中國的崛起讓整個世界的格局都產生了變化,也讓很多國家重新評估了全球戰略合作計劃。

在現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環境里,歐洲需要加強內部合作,尋求多邊合作,來維持自身的穩定和發展。

堅持原創不易,記得點贊關注,分享更多精彩內容!對於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夏聯第一天貝利就遇上埃奇庫姆!誰將贏得首次對話的勝利 - 天天要聞

夏聯第一天貝利就遇上埃奇庫姆!誰將贏得首次對話的勝利

直播吧7月5日訊 明天上午9:00,NBA鹽湖城夏季聯賽將迎來一場焦點對決,對陣雙方是76人和東道主爵士。作為擁有今年高順位新秀的球隊,對陣雙方都是備受關注,其中76人有探花秀埃奇庫姆,而爵士則有最近話題頗多的五號秀貝利。明天的對決勢必會吸引不少球迷的關注。以下為對陣雙方夏聯名單:76人名單:17號席菲諾、18號斯勞...
10年虧空3.3萬億?特朗普硬給富豪送錢,美國人要買單到2050年! - 天天要聞

10年虧空3.3萬億?特朗普硬給富豪送錢,美國人要買單到2050年!

特朗普又整活了!剛回白宮就掏出個「大而美」法案,名字聽著挺吉利,實則是給億萬富翁發「減稅紅包」,普通老百姓的醫保、飯錢、取暖費卻被砍得稀巴爛。拜登氣得在社交平台上跳腳,罵這法案「魯莽又殘酷」,可眾議院還是高票通過了。說白了,這哪是「大而美」
蘭洽會開幕在即!記者帶你搶「鮮」探館 - 天天要聞

蘭洽會開幕在即!記者帶你搶「鮮」探館

第三十一屆蘭洽會開幕進入最後倒計時,本屆「蘭洽會」以「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創繁榮」為主題,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重點突出國際經貿合作、區域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和招商引資渠道四大亮點,著力打造西部地區經貿合作重要平台。7月5日上午,記
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做2手準備!還威脅要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 天天要聞

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做2手準備!還威脅要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開始做兩手準備!甚至威脅要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一起來看看!7月5日消息,印度表示,希望在未來幾天內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同時威脅要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印度可能對部分美國商品加收關稅,以報復美國對汽車及零部件提高...
莫迪反擊了?印度向世貿通報:計劃向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 天天要聞

莫迪反擊了?印度向世貿通報:計劃向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5日消息,印度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通報,計劃對部分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以回應美國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對從印度進口的汽車及零部件加征關稅的措施。路透社報道,根據印度官方通報,新德里稱華盛頓對印度的汽車和部分汽車零部件徵收25%的關...
大風暴要來了?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周一就會發出? - 天天要聞

大風暴要來了?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周一就會發出?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最新消息!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下周一發出!一起來看看!7月5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他已在12個國家的關稅信函上簽字,下周一7月7日就發給這些國家,信中概述它們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面臨的各項關稅水平,「無論它們接受不接受」。路透...
特朗普簽署了大而美法案!這對中國會有何影響?一文看懂!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簽署了大而美法案!這對中國會有何影響?一文看懂!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特朗普正式簽署了爭議拉滿的「大而美」法案!這份價值4.5萬億美元的超級法案,一邊給企業減稅、給富人發錢,一邊瘋狂削減窮人醫保和食品補貼。國會吵翻天、專家警告債務崩盤,但特朗普卻高呼「美國再次偉大」。這波操作...
490萬美元!中斷1年半後,美國恢復進口俄羅斯大豆!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490萬美元!中斷1年半後,美國恢復進口俄羅斯大豆!發生了什麼?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罕見!490萬美元!美國居然恢復從俄羅斯進口大豆!發生了什麼?7月5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對美國統計數據的分析顯示,美國在中斷近一年半之後,於今年5月恢復了從俄羅斯的大豆進口。具體數據來看,2025年5月,俄羅斯對美國出口大豆490萬美元,為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