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輿論:陸生訪台效應超乎想像,證明兩岸健康交流的重要與必要

2023年07月19日14:55:08 國際 1358

「這一次大陸師生訪問團引起的兩岸注意超乎想像,尤其是在大陸,每個動態都好幾億人在關注,這是近年來少見的兩岸百姓深度關切的民間交流,同時也朝向和平正面方向,非常不錯。」台灣陸委會前副主委、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長趙建民,高度評價大陸高校37名師生赴台交流。

應馬英九文教基金會邀請,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於7月15日至23日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等5所大陸高校共37名師生抵台交流。在台期間,他們與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師生進行交流,並赴台北、台中新竹和花蓮等縣市參訪。

港台輿論:陸生訪台效應超乎想像,證明兩岸健康交流的重要與必要 - 天天要聞

兩岸青年可做朋友 抖音瞬間拉近彼此距離

18日,大陸師生赴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參訪,馬英九親自導覽。在馬英九主政時期曾擔任台陸委會副主委的趙建民,在接待陸生團後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因兩岸形勢目前特別嚴峻,使得更多人關心本次訪問團動向,一路追蹤關注他們來台究竟談了什麼問題,交流了哪些方面事務等等。

趙建民說,這不是一個單獨的事件,算是馬英九3月率領台灣學生訪問大陸引起兩岸熱議的延續,也讓這個陸生團受到兩岸注意的程度超乎想像。

東海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兩岸近年來關係緊張、兵凶戰危,在如此態勢之下,能夠有大陸師生組團來台訪問,等於是開了扇和平之窗。他7月初也帶學生組團赴北京交流,其實兩岸的青年學子之間是沒有所謂的政治壁壘或意識型態的隔閡,相反的,學生們都很樂於彼此交往、增進了解,畢竟兩岸華人本是同根生,無論是陸生來台還是台生訪陸,雙邊多多互動,可望永保台海和平。

潘兆民也表示,雖然蔡英文當局放行陸生團,但台灣交通部門被問到開放大陸遊客團體旅遊來台的時程,仍然避重就輕,顯示民進黨當局仍不願輕易放棄對抗姿態。不過,有了這次陸生來訪的開端,就有深化後續交流的可能,值得期待。

潘兆民提到,尤其自從大陸學生來台修讀人數驟減以來,大陸青年學子與台灣的互動機會更是不易,這次馬英九基金會能夠排除萬難,促成陸生來訪,是排解兩岸對立的最佳方式。大陸學生這次到台灣來,對於台灣文化及生活模式的接受度很高,除了參訪在地產業外,還觀看了中華職棒比賽,體驗台灣人對棒球的熱情氛圍,奧運乒乓球金牌得主丁寧也與台灣學生切磋球技,還有樂器演奏的交流,顯示出兩岸青年事實上是可以做朋友,且是樂意良善互動的,這放到兩岸關係來說,會產生非常正面的影響力。

潘兆民說,今年暑假他負責帶一團台生到北京交流,走訪北京大學、長城故宮、翻修後的北京藝術博物館等,讓第一次到大陸旅遊的台灣青年學子為之驚艷,在與北大學生互動的過程中,兩岸青年可說是毫無政治壁壘或意識形態的隔閡,彼此互動非常融洽,有趣的是,彼此之間還透過抖音(TikTok)建立起共通話題,抖音上的短視頻不只大陸流行,在台灣也很風靡,瞬間拉近兩岸青年的距離。

應把握陸生訪台契機,營造對話合作空間

「今年初,蔡英文表示兩岸必須溝通與交流,表面上希望兩岸可以恢復交流,但具體作為不但流於空洞,更因不願承認『九二共識』而讓雙方毫無交集;所幸在台灣依舊有『知陸派』與擁抱和平的聲音,願意為兩岸關係努力。」台灣《聯合報》刊發評論文章《把握陸生訪台 營造對話空間》指出,陸生訪問團這次赴台,是疫情過後大陸首個訪台團,不但具有指標意義,更能為兩岸注入一股活水暖流,台灣社會更應珍惜得來不易的交流機會。

文章指出,年輕人是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主力,也是維繫兩岸和平的關鍵。兩岸雖然有意識形態的差異,但這不是台灣方面拒絕與大陸交流的借口。兩岸畢竟同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同時也是炎黃子孫的後代;當台灣拒絕對話與交流,不但不利於雙方關係的延續,更會讓台灣陷入兵凶戰危的險境。台灣更應把握陸生訪台的契機,營造出未來與大陸對話與合作的空間。畢竟兵戎相見非兩岸之福,和平交流才是台灣必須正視的課題。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說,陸生團在台海兵凶戰危時刻來到台灣具有指標性。兩岸青年交流是很好的開始,彼此要更認識,期望近些年的一些網路叫囂、仇恨言論可以透過這次訪問降低雙方敵意,達到真正的和平和穩定。

交流是最低要求,台灣更應思考如何統一

「此次大陸師生訪台團,頗給人一種時光倒流和錯置之感。台灣傳媒以一種新鮮的視角進行報道,稱全團學生皆『俊男美女』,特別追問對台灣景點、美食的第一印象等等。」香港媒體刊發評論指出,此次37位大陸師生訪台團竟成為「稀有」現象,反而見證了2016年以前兩岸正常、健康交流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更讓人對三年多以來兩岸關係倒退至此而悲嘆不已。

台海關係這些年發生了重大變化,文章指出,恢復交流雖令兩岸慢慢回到過去的熟悉,但美國的「台灣牌」不停出手,而北京則一再宣示統一的決心與意志,也重新營造了國際輿論場上對「一中」與「統一」的認知。和平與戰爭的一線之隔,統一腳步聲的逼近,甚至是兩岸「00後」新生代登上歷史舞台,一再說明所謂的「維持現狀」不過是台灣政客一廂情願的口號,兩岸關係已經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和平發展」只是往日的起點,而非未來的終點。

文章最後說,春暖未必花開,「交流」對兩岸已是最低標準的要求了,對台灣方面如何面對台海變局與地緣局勢則遠遠不夠。如何面對美國的戰爭推手,又要如何面對大陸的統一進程,這些都是兩岸社會與兩岸青年在握手言歡過後,台灣需要冷靜探索的重大議題。(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綜合報道 )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總台記者探訪丨旱情持續 德國主要河流水位下降 影響航運 - 天天要聞

總台記者探訪丨旱情持續 德國主要河流水位下降 影響航運

今年以來,受長時間高溫乾旱的影響,德國境內多條河流都面臨著水位下降,流量減少的情況。德國主要航道之一——易北河的水位下降非常明顯,在部分河段,水位已經降至2018年以來最低水平。總台記者 賀俊強:我身後就是德國著名的易北河。從今年開始,德國降雨相對較少,易北河的水位不斷下降,這片河灘就是易北河往年曾經的...
劉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團訪問法國日本 - 天天要聞

劉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團訪問法國日本

7月4日至9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劉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團訪問法國、日本,深入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務實開展訪問考察、招商推介、人文交流等系列活動,賡續傳統友誼,宣傳推介昆明,共商合作機遇,為推進中法、中日關係發展做出地方貢獻。在法國期間,代表團一行與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陳...
俄美外長吉隆坡密談50分鐘,事後表述竟大相徑庭 - 天天要聞

俄美外長吉隆坡密談50分鐘,事後表述竟大相徑庭

當地時間7月10日,在東盟活動間隙期間,俄外長拉夫羅夫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了約50分鐘的會晤。據參考消息報道稱,俄羅斯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雙方就烏克蘭局勢、伊朗和敘利亞局勢以及其他一系列國際問題的解決進行了實質性、坦
美國醞釀中的制裁,或令俄與其他國家關係面臨挑戰 - 天天要聞

美國醞釀中的制裁,或令俄與其他國家關係面臨挑戰

在短暫叫停對烏克蘭軍援後,美國又計劃著手恢復武器供應。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自己不清楚暫停對烏援助是誰的決定。與此同時,他還在醞釀推動新的對俄制裁。對於特朗普態度的再次轉向,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9日表示,莫斯科和華盛頓都希望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雙方在這方面沒有分歧。他稱,儘管特朗普決...
美政府內部再現信息安全漏洞 「AI魯比奧」與多名官員聯絡 - 天天要聞

美政府內部再現信息安全漏洞 「AI魯比奧」與多名官員聯絡

近日,美國政府內部再次出現信息安全漏洞。國務卿魯比奧在即時通信平台「信號」應用軟體上被冒名頂替,其聲音被人工智慧技術模仿,隨後與多名政府官員聯絡。目前,美國國務院已就此事展開調查。美國《華盛頓郵報》9日報道稱,政府內部的一份電文顯示,今年6月中旬,有人在「信號」平台創建了一個極具迷惑性的賬戶,賬戶名刻...
深觀察丨又發新威脅 美國關稅亂拳打疼了誰 - 天天要聞

深觀察丨又發新威脅 美國關稅亂拳打疼了誰

在剛剛宣布延長「對等關稅」緩徵期、並致函警告多個貿易夥伴將從下月初對它們加征「量身定製」的關稅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又發出了新的威脅。當地時間9日,他在社交媒體上證實了他此前一天在內閣會議上的表態,宣布美國將對進口銅徵收50%的關稅,自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