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屢禁不止,中國外交部出面澄清:「召回盧沙野大使」是假消息

2023年05月14日22:21:17 國際 2571

5月12日,在中國外交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向汪文斌提問,目前外界都在瘋傳5月15日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將被召回國內,希望外交部就此事發表看法。作為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的回答非常有力,這是一個假消息,而汪文斌的回應,也值得進行詳細解讀。

謠言屢禁不止,中國外交部出面澄清:「召回盧沙野大使」是假消息 - 天天要聞

記者之所以要在此時提出「5月15日盧沙野大使會被召回」一事是因為,在4月20日左右,作為中國駐法大使的盧沙野大使參加法國一檔政論節目。在這檔政論節目中法國記者一直糾纏,要讓盧沙野大使在俄烏問題上表明自己的立場,企圖給盧沙野大使挖坑設陷。盧沙野大使用自己豐厚的歷史知識與國際法理論告訴這名記者,他們所了解的俄烏衝突並不是真相,所了解的俄烏歷史也並不是全貌。盧沙野大使告訴記者,從國際法以及蘇聯崛起的角度而言,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在當年沒有簽署《阿拉木圖協議》時脫離蘇聯,事實上本身就是非法的,也不符合國際法規定。

這一言論是基於常識性的觀點表述,卻立即在西方引起軒然大波,以致於當事國波羅的海三國立馬跳起來,認為盧沙野大使的言論損害了波羅的海三國的感情以及三國與中國的關係,要求盧沙野大使收回自己的言論。在西方政客與西方輿論一起攻擊盧沙野大使之時,中文互聯網上的一些賬號與一些人也趁機跟著西方隨風起舞,對盧沙野大使落井下石、煽風點火、陰陽怪氣。這才有了所謂的《外交官》雜誌表示,5月15日中國將召回盧沙野大使,以此表明對其「不負責任言論」的懲戒,結果沒有想到,5月12日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直接告訴記者,他提供的是假消息。

謠言屢禁不止,中國外交部出面澄清:「召回盧沙野大使」是假消息 - 天天要聞

明白了這件事背後的來龍去脈後,便可以從盧沙野大使的言論以及汪文斌的回應,獲得最強烈的諸多感受。

第一,真應該好好想想什麼叫外交無小事。眾所周知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當時中國正處於非常困難的時期,新中國成立後,西方便對中國抱有敵意,當時中國要在國際上拓展自己的「朋友圈」,要想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則要異常高度重視外事工作。因此,周恩來總理提出「外交無小事」的主張,一定要對外交工作高度重視,這種高度重視外交工作的原則成為了中國處理與外國關係的基本指導工作準則。一方面使得中國的朋友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也得承認,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中國外交官對外展示出的形象非常拘謹,說話一般都是四平八穩讓人摸不清頭腦,這是外界對中國外交官的整體印象。

盧沙野大使此次通過參加政論節目,實際上向外界展示出另一多姿多彩的中國外交官形象,從盧沙野大使亞綸引起的風波再到中國外交部的首肯,實際上也可以告訴外界,外交無小事。中國一方面高度重視外交關係,另一方面並不意味著中國會捆住自己的手腳,在一些關鍵性、敏感性、重大性的問題上,就不能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從盧沙野大使的言論以及中國外交部的兩次表態中可以看出的變化在於,雖然外交無小事,但該鬥爭的時候一定要鬥爭,該表明中國立場的時候一定要表明中國的立場,中國外交官並不是千人一面,也有自己的個性與特點。

謠言屢禁不止,中國外交部出面澄清:「召回盧沙野大使」是假消息 - 天天要聞

第二,從外交部的表態中可以強烈的感受到,當中國外交官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外交風格,並結合自己所在國的特點以及自己本身的知識閱歷談論兩國關係時,應該給這些外交官創造更加寬容的環境,也就是要允許這些外交官有試錯的環境。畢竟中外文化與政治環境不一樣,也許中國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放在不容的文化語境中,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障礙與誤解。如果僅因為這一技術上的瑕疵,就對中國外交官評頭論足、說三道四,未免太過於苛責,畢竟外交官也是人,也是有著七情六慾的活生生的人。從盧沙野大使此次言論引起的風波以及中國外交部成熟穩妥的處理態度而言,目前,當今世界處於變局中,要想更好地維護中國的利益,就應該通過建立起機制,讓中國外交官解決後顧之憂放手去干。

謠言屢禁不止,中國外交部出面澄清:「召回盧沙野大使」是假消息 - 天天要聞

第三,3月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在兩會的人大代表通道上講得很清楚,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打壓與圍堵,對中國內政問題進行干涉,不要指望中國忍氣吞聲,也不要指望中國妥協退讓,中國絕對不會打不還手、罵不還口。2023年3月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的這番講話實際上就已經向外界表明,中國整體的外交風格與外交政策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在外交鬥爭中一定要掌握主動權,一定要通過主動設定議題,牢牢掌控外交大勢,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盧沙野大使此次在參加政論節目時,如果一味按照法國記者的思路進行下去,很可能掉進別人的話語陷阱,但盧沙野大使用這一記絕殺扭轉了整個訪談的走向,立即讓這名記者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這在法國政論節目中可謂是喜聞樂見的事情。儘管引起了風波,但也說明盧沙野大使的話戳中了某些人的肺管,踩住了某些人的尾巴,否則波羅的海三國不會在最初的抗議後立即偃旗息鼓,不願意再討論這件事,這就說明,中國外交鬥爭的策略正在發生變化,盧沙野大使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總而言之,外交官是不帶刀劍的戰士,在中國面臨美國等西方國家打壓的情況下,更應該給中國外交官更大的鼓勵,更大的支持、更大的包容。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著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