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美國事情有點多啊,主要來看看最近發生的兩件事,有和它直接關係,也有和它是間接關係:
全球「去美元化」的風,颳得有點厲害!
1、據環球網援引《印度教徒報》4月1日報道,印度外交部當天宣布,印度和馬來西亞已同意用印度盧比進行貿易結算。
印度一直都被美國視為「印太戰略」的組成部分,也是抗衡東方大國的一顆棋子,印度此舉無疑是給美國沉重的一擊。
印媒也直接表明用意:稱其為印度邁向國際貨幣多元化的關鍵一步。
2、2023年3月15日,中國進出口銀行和沙特國家銀行成功落地首筆人民幣貸款合作。
前些日子,中國解決了中東地區的一大難題,讓多年的「死對頭」沙特和伊朗化干戈為玉帛,重歸於好,兩國復交,這也預示著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正越來越大。
3、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普京表示,未來俄羅斯在向其他國家出口時,將一律使用人民幣來結算。
俄羅斯這一招就相當厲害,眾所周知,俄羅斯是能源出口國,之前的主要客戶在歐洲,雖然現在由於俄烏衝突,暫時向東,但是基於發展,歐洲遲早還是會向俄羅斯進口能源的。
以前這些交易用的都是美元,現在相當於剔除了美元的權利,直接改用人民幣,各國想和俄做買賣都要用人民幣進行交易,俄烏衝突之前,也有這種合作,只是普京不太放心,畢竟美元才是最硬通貨物,沒想到這一仗還把他打醒了:原來人民幣才是最可靠的!
4、3月28日,東盟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正式會議在印度尼西亞開幕。會議的首要議題是討論如何減少金融交易對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的依賴,轉向以當地貨幣結算。
5、3月29日,中國海油與法國道達爾能源28日完成首單液化天然氣跨境人民幣結算交易,這也是我國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採購在上海完成。
6、3月30日,中國和巴西達成協議,雙方以後的貿易結算將拋棄美元,使用本幣展開貿易。
目前,巴西2021年總人口為2.13億人,是世界第五人口大國。
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是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占巴西進口總額的五分之一以上,其次是美國。2022年中國與巴西的雙邊貿易額達1714.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億元),同比增長近5%。中國也是巴西最大的出口市場,占巴西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如今,巴西是中國在拉美最大的投資接受國,主要是在高壓輸電線路和石油開採方面。
而中國東盟2022年貿易額達到了6.52萬億人民幣,大概摺合9690億美元,也就是說巴西和東盟加起來的貿易額為1.12萬億美元,現在這兩方都宣布使用人民幣結算,拋棄美元,可想而知,對美國的打擊有多大!
超160萬桶,多國宣布石油減產!
據媒體報道,當地時間4月2日,多個產油國突然宣布將削減石油產量,全球油價應聲上漲。其中,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以俄羅斯為首的其他主要產油國突然宣布,在去年10月每天減產200萬桶的基礎上,進一步每天減產160萬桶。
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歐佩克)總削減幅度超100萬桶/日,俄羅斯減產50萬桶/日,各國累計總減產幅度超過160萬桶/日。
沙特自願減產50萬桶/日;
伊拉克,21.1萬桶/日的石油產量;
阿聯酋,14.4萬桶/日;
科威特,12.8萬桶/日;
哈薩克,7.8萬桶/日;
阿爾及利亞,4.8萬桶/日;
阿曼,4萬桶/日。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宣布:將會把50萬桶/日的自願減產截止時間,從7月延長至年底。
沙特給出的原因是,減產是為了支持石油市場的預防性措施。
這一次,沙特減產力度最大。
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沙烏地阿拉伯在國際石油市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又是歐佩克的「帶頭大哥」,這一舉動也引來美國的不滿:產油國減產的決定是「不明智的」。
沙特一直都是美國相當看重的國家,原因很簡單,有油又有錢,拜登去年7月份還專門去訪問了沙特,目的就是想讓沙特石油增產,來緩解美國國內的金融矛盾以及通脹嚴重。
誰知沙特並沒有選擇「聽話」,而是在10月帶領「歐佩克+」宣布原油總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看到這個結果,美國直接「威脅」:「正在重新評估」美國與沙特的關係,並警告沙特做法「必有後果」。
美國要求他們增產,目的就是想把全球的油價打下來,但是油價一下來,對產油國家來說就虧了,誰不想用更少的油去賺更多的錢,這些賣油國家,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出口石油,沒有其他拿得出手的產業,你讓他們自斷雙手來配合美國的政治表演,拜登你是怎麼想的?
為什麼拜登那麼執著產油國家增產呢?
美國也不傻,肯定是為了自己「霸權」服務的,首先,就是幫扶烏克蘭,俄羅斯是能源出口大國,正逢俄烏衝突之際,美國以為切斷俄羅斯與歐洲的能源交易,就能讓俄過得相當窘迫,沒想到俄羅斯另闢蹊徑,將目光投向了東方的兩個大國,沒有了歐洲市場,俄照樣賺得盆滿缽滿。其次就是美國想通過石油價格的下降來降低本國的金融矛盾和通貨膨脹。
美國想法是好,只不過這些國家也沒有之前那麼好「控制」了,最後拜登竹籃打水一場空!
眼看形勢不對,日本也開始動起了小心思,畢竟在利益面前,其他都一文不值。日本深知這一波操作後,油價肯定會高得驚人,他不像美國有自己的頁岩油,能自給自足,還有多餘的出口。日本只是一個島國,能源相當匱乏,此刻不為自己打算,美國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據海外網4月3日轉引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的報道,日本已開始以超過每桶60美元的價格購買俄羅斯原油。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作為美國最忠實的小老弟,竟然在大哥有難的時候,選擇了利益。事情不大,但是影響力大呀!你猜韓國此刻會怎麼想怎麼做?
1974年,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了一項秘密協議,要求沙特和其他OPEC中的石油出產國只能用美元來出售石油,而美國則為他們提供武器,不然美國在全球建那麼多軍事基地幹嘛,目的就是保障石油美元體系。
美元和石油也就從這時開始捆綁上的!
石油美元是美國維持美國霸權最強大武器之一,美國利用霸權在全球一輪又一輪的收割,美國本來就是一個產油國家,石油對他來說不是一個威脅,就算其他國家不賣石油給他,他的頁岩油依然能自給自足,他害怕的是美元與石油脫鉤,這樣就會讓他的美元貶值,直接打擊美國的經濟。
但是美國這些年所做的那些事情,被各國所唾棄,仗著「霸主」實力不斷挑起戰爭,掠奪資源,隨意制裁,各國敢怒不敢言,全球苦美元霸權久已,現在俄烏衝突,俄羅斯的遭遇,讓更多國家看到以後的資金,深知現在拋棄美元可能就是更好選擇了,越來越多國家開始行動起來了!
按照這種形勢發展,美元的國際份額會越來越少,到時美國再加息、再印鈔,也只會帶來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後果也只會由他自己埋單。
去美元化已成為趨勢,也成為更多國家共同的選擇,一旦美元被拋棄,美國的霸權體系將會轟然倒塌,也預示著美國依仗美元收割世界羊毛的好日子將要到頭了。
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只想說一句:這些都是被美國自己作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