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估計,默沙東的新冠口服藥莫諾拉韋有望於春節前在國內市面上進行銷售。」
1月10日,上海市政協委員、國葯控股副總裁蔡買松在上海兩會現場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作出上述表述。

上海市政協委員、國葯控股副總裁蔡買松 澎湃新聞記者張呈君 攝
莫諾拉韋膠囊(商品名稱:利卓瑞/LAGEVRIO)於2022年12月29日在國內附條件批准上市。此後今年1月6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以下簡稱「第十版」)將該藥物增添至抗病毒治療內容。該葯也是繼輝瑞Paxlovid、河南真實生物阿茲夫定之後,第三款在國內獲批的新冠口服藥。
去年9月,默沙東與國葯集團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莫諾拉韋在中國境內的經銷權和獨家進口權授予國葯集團。去年11月,默沙東與國葯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就莫諾拉韋在中國的進口和經銷事宜簽署經銷協議。
據了解,國葯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為國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葯控股,01099.HK)旗下子公司。官網顯示,國葯控股是國葯集團所屬核心企業,成立於2003年1月,於2009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為中國最大的藥品、醫療器械及醫療保健產品批發商和零售商,及領先的供應鏈服務提供者。
根據國葯控股2022年中期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業務收入2614.72億元,同比增長4.96%,實現歸母凈利潤達到36.94億元,同比增長3.1%。
莫諾拉韋最快有望於春節前在國內市面上進行銷售
「目前主要是手續,操作層面的問題都可以克服。」對於莫諾拉韋進入國內銷售的最新進展,蔡買松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1月4日凌晨,首批新冠口服藥莫諾拉韋已到達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倉庫。「數量在幾十萬盒,現在每天都在陸續到貨,後續也會持續進貨。」
蔡買松介紹稱,默沙東作為一家全球化公司,有很多生產基地,從不同國家進口的藥物進入國內都需要備案,目前相關部門都在進一步銜接,公司也還在等待相關部門的批複。
蔡買松向記者進一步補充道,接下來公司將要給藥物貼上中文標籤,標籤可能這兩天就會到,貼完以後根據廠家的指令,就可以覆蓋到全國。
「有信心很快就能敲定,因為我們的資源都配置到位了,樂觀估計有望春節前莫諾拉韋能在市面上進行銷售。」蔡買松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蔡買松還表示,「首先要合規,我們也知道莫諾拉韋進入國內這事情很重要,所以也在積極銜接,加大物流、人員等能力的資源配置,春節期間全程待命。」
至於未來莫諾拉韋將率先到哪些渠道銷售,覆蓋哪些區域?蔡買松表示,未來進入市場後大概率是從大醫院開始銷售。而是否會下放到網路診療平台,蔡買松表示,後續以相關部門的指令為準,再進行協調。
據國家葯監局介紹,莫諾拉韋膠囊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療藥物,用於治療成人伴有進展為重症高風險因素的輕至中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例如伴有高齡、肥胖或超重、慢性腎臟疾病、糖尿病、嚴重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動性癌症等重症高風險因素的患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嚴格按說明書用藥。
成人退燒藥供應已緩解,兒童劑型預計很快恢復
去年12月,國葯控股供應4類退燒藥品共四億盒左右,主要是布洛芬與對乙醯氨基酚。
「到今天為止,我認為退燒藥供應基本已經不緊張了,尤其是成人退燒藥,零售渠道應該都能買到了。但兒童的劑型、品牌葯還是沒有完全緩解。」蔡買松表示,兒童退燒藥的供應預計緩解時間也很快。
「從原料到製劑,小分子藥物供應一般很快就能緩解。」蔡買松進一步解釋,這幾類退燒藥是小分子藥物,化學合成只有幾天的時間,原料出來後速成製劑、包裝再分銷出去,整個供應鏈時間不是很長也並不複雜。
談及抗疫政策優化調整後部分藥物面臨短缺的情況,蔡買松表示,期間受需求大幅增加的影響,個別品種的短缺是必然的。「我們會跟廠家一起銜接,盡量把中國的供應鏈做好。」
蔡買松表示,作為藥品的分銷商與零售商,在解決老百姓需求方面,國葯控股至少做了三件事情。第一,國葯控股藥店全員都要在崗,如果有患者來了第一件事情就做專業諮詢,不是只盯著一個葯,有一些中藥、中成藥也可解決。第二,根據已有的庫存和供應商資源,對全行業的資源做梳理再做專業判斷,基本上要做到預判。第三,與公司內部的供應鏈資源做好銜接,做好物流資源的配置。
聚焦「醫養結合」和「基層醫療機構檢驗水平」帶來兩份提案
今年上海兩會,蔡買松帶來兩份提案,其中一份《關於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工作的建議》中,蔡買松提出,上海市積極探索社區嵌入式養老和社區互助式養老模式,醫養結合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在協同管理機制、保障體系和人才培養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
對此,蔡買松希望,首先打造更為高效的、跨部門的橫向銜接機制,加快醫養結合工作的推進。其中提及,頂層設計方面可考慮在上海市層面成立醫養結合工作專班,搭建衛健、民政、醫保、財政等相關部門的聯席工作機制。其次搭建合作平台,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醫養結合建設。最後是整合多方人才資源、提高醫養機構服務水平。
在關於《關於基於現有醫聯體模式及資源下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檢驗水平的建議》的提案中,蔡買松表示,上海已形成以區域醫聯體網格化建設為基礎、結合院間合作的較為成熟的「分級診療服務網格」,但各醫聯體的資源基礎及管理模式還是有所不同。
蔡買松表示,希望首先以醫聯體為組織,搭建區域內檢驗設備及其所配套檢驗試劑的供應鏈管理平台,通過國產替代、區域內檢驗資源互相調配等措施,降低總體檢驗成本,並加強醫聯體內上級醫院對於基層檢驗人員的專業指導與培訓。其次,依託醫聯體牽頭醫院檢驗科來建設區域檢驗中心。最後,推動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的互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