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劍
27日環球網報道,根據俄媒消息,俄外長拉夫羅夫近日談及烏克蘭局勢時,公開指出烏克蘭方面應當以「友好方式」接受俄方的建議,不然烏克蘭將會繼續挨打,俄軍會處理好這一切。
(拉夫羅夫)
拉夫羅夫所提到的建議主要包括兩點,即「基輔控制區」的「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事實上,這兩點也是今年年初普京下令特別軍事行動時,俄方所強調過的的目標要求。
而因為俄烏衝突期間,俄軍控制了烏克蘭頓巴斯兩個州,以及南部的扎波羅熱、赫爾松大部分地區,因此拉夫羅夫這一次還把這些地區也視為俄俄聯邦領土,並要求一併確保安全。拉夫羅夫還強調,現在「球在基輔和華盛頓那邊」。在他看來,美國和北約正試圖在戰場上與俄羅斯分個高低。
(基輔)
對於拉夫羅夫的這番表態,西方媒體也解讀為是「最後通牒」,即如果烏克蘭不滿足俄羅斯的要求,那麼俄軍行動就會繼續下去。
不過拉夫羅夫則認為是「澤連斯基和他的主子們」沒有準備好妥協,因為澤連斯基在華盛頓演講時就是這樣說的。
(澤連斯基在美國國會演講)
普京最近也表達了願意談判的立場,但是普京認為,西方國家和烏克蘭拒絕了談判的可能性。
就當前的俄烏局勢,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以99歲高齡的外交戰略家身份發文呼籲抓住窗口期,通過談判方式結束爭端,以避免釀成「世界大戰」。
基辛格在今年5月份也曾呼籲談判,但是他的呼籲沒有被拜登政府重視,甚至就連烏克蘭也對他的呼籲不以為然。
直到最近,澤連斯基去美國拉贊助,也沒有明確要和俄羅斯談判,而是擺出一副要「審判」俄羅斯的樣子。尤其基輔還要求把俄羅斯踢出聯合國安理會,甚至要對俄羅斯進行「戰爭罪審判」,這在俄羅斯看來都是荒謬的。
(俄軍)
而無論是普京還是拉夫羅夫的表態,都闡明了俄羅斯的立場,那就是俄羅斯是願意談判的,不過現在球就在美國和烏克蘭那頭,要怎麼做,美國和烏克蘭自己決定。
俄羅斯應該確實是做好了兩手準備,一方面為談判做準備,另一方面也為長期軍事行動做準備。
普京最近已經要求調整俄羅斯的國家軍工發展計劃,改為軍事行動優先。俄羅斯有大量企業參與到軍工物資的生產中來,這能夠為前線俄軍行動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
(普京在「軍工城」視察)
而在最近,普京還親自到訪「軍工城」圖拉,並在這裡視察軍工廠和武器裝備,聽取工作人員彙報。在現場,普京要求加快效率,以更短的時間交付更多的裝備給前線部隊。
可見,拉夫羅夫的警告也不是一句空話。就像基辛格說的,如果窗口期過去,那麼俄烏衝突陷入長期激化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