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歐盟正式公布了新的一攬子對俄制裁措施,開啟第九輪制俄。
此次制裁措施,照例包含了經濟限制措施,和針對個人及組織的制裁。經濟方面包括了擴大技術出口管制,禁止歐洲企業投資俄羅斯採礦業,禁止向俄方出口無人機發動機和相關配件、玩具無人機、複雜 發電設備、攜帶型計算機、計算機組件、印刷電路晶元、無線電導航系統和控制設備、照相機和鏡頭。列舉出了近200個人和組織,不僅禁止個人入境歐盟旅遊,更是直接凍結了其在歐洲境內的資產。
歐盟按照這個態勢繼續制裁下去的話,很快就要徹底與俄羅斯斷絕一切往來了。
自殘也要制裁俄羅斯,圖啥?
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衝擊到了俄羅斯的經濟財政。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制裁俄羅斯的同時,歐盟也遭到了反制。
歐洲各國自然資源極度匱乏,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在俄烏戰爭開始之前,歐盟能源進口總額中,約40%的天然氣、30%的石油和20%的煤炭,均來自俄羅斯,部分國家對俄羅斯的依賴程度甚至超50%。這也直接導致,歐盟宣布制裁俄羅斯後,直接陷入能源危機,並至今未緩過來。
而這些,其實都在歐盟的預料之中。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不是歐盟的最終目的。歐盟之所以願意跟在美國後面制俄,一方面是因為歐盟想藉此機會減少,甚至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另一方面則是,歐盟想藉機削弱俄羅斯,最好能解體俄羅斯,從而擴大自己的版圖和實力。若能趁機擺脫美國的控制,獲得與美國爭奪世界霸主的機會,就更好不過了。
歐盟一直知道自己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程度過高,也一直想擺脫俄羅斯的能源控制。早在5月份,歐盟就推出了一項高達3000億歐元的計劃,旨在在未來幾年內減少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加快清潔能源轉型。到2027年,歐盟要將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度逐漸降至零,即徹底擺脫對俄能源的依賴。而在這些大目標之下,歐盟還有一系列極其詳細具體的執行方案。
歐盟正在有計劃地減小對俄羅斯的依賴,而俄烏戰爭不過是加快、加劇了這一進程。從長遠來看,歐洲只要挺過這陣「陣痛」,就能脫離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徹底「獨立」。但俄羅斯失去歐盟市場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俄羅斯是能源大國,能源出口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而俄羅斯的能源市場主要就集中在歐洲,現在失去了歐洲市場,大量能源出不出去,對俄羅斯財政和經濟的打擊極大。
歐美合力打擊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和財政收入,俄羅斯垮台只是時間問題。而俄羅斯是聯邦國家,最終大概率是要如蘇聯一般解體,歐盟則可以趁機瓜分俄羅斯,吞併俄羅斯領土,擴充自己的實力。
若足夠順利的話,還可以與美國一決高下。畢竟歐盟看似一直屈尊與美國,但也一直想要擺脫美國的控制,和美國爭一爭世界霸主的位置。
歐盟能從最開始的一片廢墟,發展成為世界最強大的組織團體之一,必然不是善類。雖然外界一直在唱衰歐盟,但其實力和野心仍不可低估。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路,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