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俄烏衝突升級後,由於歐盟方面不斷升級對俄羅斯的制裁,此舉不僅導致俄歐關係進一步惡化,同時受制裁反噬的影響,近期許多歐洲國家均陷入了嚴重的能源危機。尤其是對俄羅斯能源極為依賴的德國,本來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前,德國不僅可以源源不斷地從俄羅斯獲得天然氣,同時作為俄羅斯向歐洲輸氣最大的中轉站,德國還可以通過二次倒賣天然氣進而大賺一筆。
然而,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不僅損失了一大筆收入來源,同時從俄羅斯獲得天然氣也越來越少。好巧不巧的是,就在上個月底,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兩條重要管道發生泄漏,泄漏點附近發生水下爆炸。很多歐洲國家認為,「北溪」管道發生泄漏事件是有人故意為之。在此之後,近日德國又迎來一則噩耗。據環球網報道,當地時間10月8日,德國北部鐵路出現大規模故障,由於兩處電纜被故意切斷,德鐵停運近三個小時。
目前,德國交通部已經認定兩處電纜是被故意切斷,而因特別軍事行動同歐盟關係惡化的俄羅斯成為了被懷疑的對象。不過德國警方表示,雖然不排除破壞的政治動機,但沒有跡象表明有任何外國勢力或恐怖主義分子參與其中。先是與德國有關係的「北溪」兩條管道遭到破壞,緊接著是德國的電纜被切斷,怎麼看這兩起破壞行動都像是針對德國有預謀的襲擊活動。而在默克爾政府時期,德國可以說是俄羅斯在西方國家中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由於在默克爾執政時期,歐洲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默克爾堅持同俄羅斯發展友好關係,俄羅斯與歐洲之間還罕見迎來一段「蜜月期」,也正因如此,俄羅斯才同意在「北溪」1號管道的基礎上,額外再修建一條通過波羅的海通往德國的「北溪-2」號管道。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前,俄羅斯通過「北溪」1號管道向歐洲年輸氣量可達約1500億立方米,約佔歐洲天然氣總進口量的40%左右。
而「北溪-2」號管道項目滿負荷運營後,俄羅斯每年可向歐洲輸送550億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氣。可以說在沒有俄烏衝突爆發的前提下,一旦德國將「北溪」兩條管道開通後,德國不僅可以通過「北溪」獲得大量的外匯收入,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拉近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而這背後所帶來的收益是巨大的。
但是這一切都因為俄烏衝突所破滅,寒冬將至,現在德國不僅深陷各種危機,同時,德國的退路也已經被堵死。換句話說,美英等國家挑起此次俄烏衝突,看似是在針對俄羅斯,實則更像是一場針對歐洲的,尤其是針對德國的大陰謀。此前曾有西班牙雜誌網站發表一篇名為「美國向德國和歐盟宣戰」的文章指出,「北溪」二線旨在避免德國對波蘭和烏克蘭天然氣管道的依賴。如果「北溪」二線被阻斷,德國就將屈從於美國的地緣戰略利益。從這一點來看,俄烏衝突爆發的實質就是一場在經濟上擊垮德國和歐盟的有預謀的活動。因此文章最後總結稱,事實上,美國這是把歐洲盟友以及俄羅斯都當做了敵人。從俄烏衝突爆發至今,不難看出美國一直都是這場衝突背後最大的獲益者。無論是慫恿歐洲對俄制裁,還是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美國始終沒有任何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