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衝突愈演愈烈的情況下,美國正忙於對德國高價賣天然氣賺錢,卻沒想到中東那邊突然出事了。根據國內媒體「觀察者網」報道,10月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的「歐佩克+」,在維也納舉行了部長級會議。
根據其最終討論結果來看,各產油國一致決定將減產石油每日200萬桶。這則消息對於正在遏制國內石油價格上漲的美國來說,顯然是相當不利的。對此,拜登等人很可能會採取新措施來確保這些產油國「回心轉意」。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表示,美國政府將與國會一起就「減少歐佩克對能源價格控制的額外工具」進行磋商,這很可能會允許拜登政府以所謂「操縱能源市場」的理由,對歐佩克成員國提起法律訴訟。
也就是說,美國已經明示了可能會對這些減產石油的國家進行一些行動,除了剛剛提到的法律訴訟外,按照美國以往的策略來看,很可能還會採用一些相當激進的手段讓諸如沙特、卡達、科威特在內的海灣國家屈服於美國的大棒之下。
在白宮表示要採取行動後不久,美國政府還計劃對之前一直進行制裁的委內瑞拉進行「鬆綁」,通過減少對委的制裁,促使該國增產更多石油以平衡美國國內的油價。同時,美方還考慮允許雪佛龍集團開採該國石油。
在政治上,美國也表明了態度,希望馬杜羅政府同時恢復和國內反對派的談判。換言之,美國暫時不考慮通過一些政治手段去顛覆馬杜羅政府了,這對於委內瑞拉國內的穩定是非常有益的。要知道,此前一直在擾亂委內瑞拉國內秩序的幕後黑手,就是美國情報部門。
很顯然,由於「歐佩克+」宣布石油減產,導致美國反而減少了對委內瑞拉的制裁,這對於馬杜羅政府來說無疑是天賜良機。如果委國此次能夠順利通過對美出口原油,讓國民走向致富之道的話,這對於拉美地區的經濟發展會有著長期良性的發展好處。
與此同時,諸如沙特等國表示減產石油,對於美國來說肯定是難以接受的。所以在10月5日當天歐佩克宣布減產的記者會上,沙烏地阿拉伯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遭到了美國媒體的「質疑」。
美國媒體的記者哈德利·甘布爾對阿卜杜勒問道:「你正在使用能源作為武器嗎?」,之後,甘布爾還聲稱華盛頓和白宮有人認為,歐佩克減產的決定是一種「挑釁行為」,他們想知道,為什麼包括沙特在內的歐佩克成員國要對美國和歐洲採取「敵對行動」。
對此,阿卜杜勒不卑不亢的表示,美國記者提出了一個非常「具有挑釁性」的問題。由此看來,美沙兩國的關係已經肉眼可見的不如以往了。
巧合的是,馬上11月就是美國中期選舉了,如果沙特等一眾產油國繼續不給拜登面子,讓美國油價繼續上漲的話,屆時可能拜登的支持率還會出現下降的情況,這對於民主黨方面來說是難以忍受的。也正因如此,沙特等國應當小心來自美國的「報復」。
了解美國的人都很清楚,美國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國家,美國在指責其他國家「能源武器化」的時候,美國自己卻把美元武器化,Swift武器化,外貿武器化,晶元武器化,太空武器化,輿論武器化……其他小國只要稍微一反抗,美國就說那是不對的。
暫且不管沙特等國此次石油增產是不是為了對抗美國,從客觀角度來看,至少也觸及到了美國的核心利益。按照美國政府以往的行事方式來看,估計過段時間,美國就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手段去敲打沙特了。
畢竟,此前幾個月拜登去訪問過沙特,要求過讓其石油增產了,結果不甚如意。現在沙特在石油上和美國對著干,其實也說明了美國霸權已大不如前,當今時代已經快到了「群雄逐鹿」時代,包括沙特等一眾國家也正在尋求擺脫美國制約,不甘成為美國附庸的方法,
尤其是在中國強勢崛起,俄羅斯發動對抗北約東擴的軍事行動後,美國一時間無暇顧及所有變化,讓全球不少國家看到了美國的癥結所在。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暴露的問題只多不少,而且以歐美為首的白人至上主義思想也必將會掃入歷史垃圾桶。
對此,不管是俄羅斯打烏克蘭也好,沙特減產石油也罷,人類歷史的車輪正與美國所想像的方向背道而馳。垂垂老矣的拜登究竟會為了捍衛美國霸權而拚死一搏,還是選擇老老實實的承認衰退現實呢?參考歷史,或許答案已經體現在美國接下來的動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