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減產,美國祭出「殺手鐧」,將在全球製造一場新危機

2022年10月06日16:57:37 國際 1369

拜登擔心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

「歐佩克+」部長級會議於當地時間10月5日維也納聯合舉行,各方再次確認將降低整體原油產量的決定:自11月起,「歐佩克+」將石油產量減少200萬桶/日

歐佩克+減產,美國祭出「殺手鐧」,將在全球製造一場新危機 - 天天要聞

「歐佩克+」減產的原因和影響

每天減產200萬桶,相當於減少了全球約2%的供應,加上「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美歐將對俄油實施「限價令」,全球石油供應缺口可能會更高,將會造成更大規模的能源危機

此前,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能源署成員國均採取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來對沖持續上漲的油價,但此舉並非長久之計,以後還要考慮回補的難題

在能源供應短缺的情況下,為什麼「歐佩克+」非但不增產,反而減產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歐佩克」是個營利組織,考量的第一因素不是世界各國用不用得起油,而是石油生產國的經濟利益。減產導致供給不足,然後趁機抬高價格,這是基本原理。

通貨膨脹和緊縮貨幣政策的大環境下,經濟衰退是可以預見的,石油的需求也必然下降,如果供應再溢出,那就真成「白菜價」了。

歐佩克+減產,美國祭出「殺手鐧」,將在全球製造一場新危機 - 天天要聞

2、「歐佩克」上一次大規模減產還是在疫情初期,在需求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了與俄羅斯搶奪市場大打價格戰,宣布減產1000萬桶/日,導致全球油價暴跌。後來「歐佩克」與俄羅斯聯手組成「歐佩克+」,開始逐步減產,合作賺錢。而在俄烏衝突日趨白熱化的當下,增產勢必會惡化與俄羅斯的關係。

3、在美聯儲的帶動下,全球主要經濟體瘋狂加息,市場流動性風險增大,中小國家普遍面臨債務危機,而「歐佩克」卻能通過高油價賺到大量的外匯收入,緩解經濟壓力,所以他們更希望油價能夠保持高位。

4、在美國頁岩油革命之後,實現了自給自足,對「歐佩克」國家的石油需求大大下降,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也不如從前,部分中東國家和美國關係惡化,所以「歐佩克」自然不會配合美國增產降價的要求。

5、伊核協議雖然暫時擱置,但遲早要重回談判桌,「歐佩克」需要為伊朗回歸增產騰出空間。

歐佩克+減產,美國祭出「殺手鐧」,將在全球製造一場新危機 - 天天要聞

總結下來就是外部因素造成了世界原油市場的動蕩,有序減產能阻止油價下跌,避免價格波動,保障石油輸出國利益。當然,由此帶來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1、在經過此前幾輪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後,全球庫存量較低,加之能源危機不斷加深,「歐佩克+」減產將直接抬升油價,全世界都要為此買單,特別會加劇歐洲能源危機

2、對莫斯科來說減產當然是好消息,既能給到歐洲國家壓力,自己也能增加收入。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為了應對歐盟的限價和禁運,俄將減產至必要水平,且不會向「不友好國家」供應石油。

3、幾次三番勸說增產卻被無視,拜登直言對「歐佩克+」的「短視」決定感到失望。美國政府聲稱,此次減產可能將被美方視為「敵對行為」,會推動「禁止石油生產或出口卡特爾」法案應對。

歐佩克+減產,美國祭出「殺手鐧」,將在全球製造一場新危機 - 天天要聞

特別是中期選舉將近,高昂的油價也增加了拜登的選舉成本,為此美國不得不進一步釋放1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同時還不忘對海灣國家進行政治威脅。

然而事實證明,海灣諸國並不吃美國這一套,紛紛拒絕、無視了美國的增產要求,並對歐盟國家對俄油限價和禁運表示強烈不滿,認為政府行為破壞了石油的市場性。

值得一提的是,「歐佩克」對美國的不配合以及對俄羅斯的照顧,都反映出了俄羅斯在西方的經濟制裁中,又扳回了一城。

為了平抑國內油價,拜登還呼籲能源公司降低零售價,除此之外,還祭出了殺手鐧——「燒糧」

歐佩克+減產,美國祭出「殺手鐧」,將在全球製造一場新危機 - 天天要聞

靠「燒糧」平抑油價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美國通過機械化、轉基因、化肥等手段在世界上建立了絕對的糧食霸權,特別是玉米等作物,能作為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原料,以此替代石油。

2006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油價飆升,於是政府宣布擴大玉米種植面積,大量提煉燃料乙醇來應對油價過高,結果消耗了大量的糧食儲備,國際糧價高企,上億人口面臨饑荒威脅

只要碰到油價上漲,美國就會開始「燒糧」,確切地說是「燒玉米」。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產量3.775億噸,2021年出口近7000萬噸,佔比約40%,在全球糧食危機加劇的當下,美國反而減少了玉米出口。

實際上從去年起美國就開始瘋狂「燒玉米」,近20%的玉米都被用來生產生物燃料,將低成本的燃料乙醇混合到汽油中售賣。

歐佩克+減產,美國祭出「殺手鐧」,將在全球製造一場新危機 - 天天要聞

這種含15%乙醇燃料的汽油叫E15,成本更低也更清潔,能有效降低油價和改善環境;但也並非沒有缺點,E15比普通汽油有更高的腐蝕性,省油是省油,但也很廢車,所以很多消費者和傳統能源商都反對普及E15。

實際上現在美國的E15加油站只佔1.5%,短期內也替代不了傳統能源。但在生物燃料這一領域,拜登還是相當重視的,在9月中旬舉行的生物技術/製造峰會上投資了20億美元用於相關研究。

通過增加生物燃料產能來調節能源市場的確有用,但不大,甚至還很雞肋,會直接刺激糧食市場一路走高,完全是用一場危機替代另一場危機。當然,對貧困國家來說是危機,但對糧商霸主的美國來說卻是巨大的商機

歐佩克+減產,美國祭出「殺手鐧」,將在全球製造一場新危機 - 天天要聞

緩解危機?收割世界!

1973年,埃及敘利亞聯合進攻以色列,為了報復美國支援以色列,「歐佩克」中的阿拉伯國家決定大幅減產,甚至以禁運相威脅。

結果尼克松政府無視警告,向以色列提供了價值15億美元的軍火,阿拉伯產油國立馬宣布對美國實行石油禁運、暫停出口,甚至引起了部分歐洲國家的連鎖反應,導致了一場世界石油危機。

當時的石油價格從3美元/桶上漲到13美元/桶,西方國家經濟持續衰退,歐洲經濟下滑2.5%,美國下滑了4.7%,日本下降了7%。

歐佩克+減產,美國祭出「殺手鐧」,將在全球製造一場新危機 - 天天要聞

在石油禁運的衝擊下,倒逼各方想方設法增加石油供給,其中就包括四大糧商之一的ADM公司提出用糧食製造生物燃料,一路抬高了糧食價格。

ADM來說,代替能源正是美國求之不得的,從此端上了「鐵飯碗」;對美國政府來說,他們逐漸認識到了糧食能夠作為「兵器」去控制全世界,哪怕是當時的爭霸對手蘇聯都患上了嚴重的糧食依賴症。

於是,玉米既能影響糧食價格,又能影響石油價格,成了當之無愧的「神器」,這也是歷代美國政府扶持糧商巨頭和重視生物製造技術的原因。

在強大的生產力、技術、政策支持下,美國成為最大燃料乙醚生產國,錢都給美國賺了,但是所謂的生物燃料並沒有解決世界能源危機,反而炒作出了一個虛假的代替概念

歐佩克+減產,美國祭出「殺手鐧」,將在全球製造一場新危機 - 天天要聞

就好比買鑽石是交「智商稅」一樣,生產乙醚燃料真的能緩解石油危機嗎?不管,總之能賺錢,生產就對了,對於那些患有對美「糧食依賴症「的國家來說,只能高價購買糧食,而非洲的貧困國家根本無力承受重壓。

美國一邊「燒糧」,一邊極力鼓動歐盟和烏克蘭將抗俄之戰進行到底,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制約俄烏兩大糧食出口國,破壞國際糧食貿易體系,同時還通過糧商故意延緩全球物流速度,進一步抬高糧價。

結合正在發生的能源危機以及對俄羅斯石油實行的限價令,包括玉米在內的甘蔗、棕櫚油、大豆油、菜籽油等作為生物燃料原材料的價值被無限放大。

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歐盟、巴西消耗了3億噸糧食用於製造生物燃料,而今年的能源和糧食缺口更大;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全球有近17億貧困和飢餓人口;與此同時,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等受美國影響的四大糧商營收超過3300億美元,利潤翻倍增長。

歐佩克+減產,美國祭出「殺手鐧」,將在全球製造一場新危機 - 天天要聞

所以美國才挑起俄烏衝突,自己大發戰爭財。其實美國自身不存在糧食和能源安全問題,現在拜登急於平抑油價主要是出於政治因素的考慮,而油價上漲本身對華爾街精英和政客來說都是有利可圖的。

所以說並不是世界真正遭遇了糧食危機和能源危機,而是美國一直操縱著市場,人為破壞貿易秩序,打亂資源配置,瘋狂收割著各國的財富。

而拜登唯一失算的是,美聯儲沒能提前應對這場惡性通脹,以至於美國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

所以現在的一切努力,都要服務於提振經濟、選舉、安撫盟友,而不是撈錢,否則作為能源凈出口國的美國,怎麼會對「歐佩克」減產感到憤怒?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無王」抗議再起:7月4日全美抗議特朗普 - 天天要聞

「無王」抗議再起:7月4日全美抗議特朗普

7月4日美國獨立日,部分民眾取消燒烤聚會,選擇走上街頭抗議特朗普總統及其政府政策。這是特朗普連任以來一系列抗議的最新一波。6月14日,特朗普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盛大閱兵,引發全美「無王」(No King....
特朗普稱效率部應該調查馬斯克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稱效率部應該調查馬斯克

據俄羅斯RT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建議,科技巨頭埃隆·馬斯克應接受政府效率部(DOGE)的調查。此前,馬斯克曾領導該部門,但被指通過政府補貼獲利頗豐。 上個月,馬斯克因與特朗普在「大....
暖心驛站強服務 商圈共建謀發展 - 天天要聞

暖心驛站強服務 商圈共建謀發展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古城街道聯合京西大悅城,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構建"政治生日憶初心、暖心驛站強服務、商圈共建謀發展"三位一體的特色黨建模式,開展系列"七一"主題活動,全力打造具有石景山辨識度的商圈黨建品牌。7月1日,一場莊重而溫
石景山區首屆「景燃杯」社區工作者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 天天要聞

石景山區首屆「景燃杯」社區工作者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初心如磐擔使命,實幹篤行頌黨恩。為著力打造新時代基層治理生力軍,鍛造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社區工作者隊伍,7月1日,區委社會工作部、區委組織部舉辦「石景山區社區工作者『慶七一'暨首屆『景燃杯』演講比賽」。區委副書記張利軍出席活動。
鄒平市、惠民縣獲省政府表揚 - 天天要聞

鄒平市、惠民縣獲省政府表揚

大眾網記者 張迪 通訊員 王金駒 馬衛景 劉丹丹 王曉陽 濱州報道7月1日,山東省政府公布2024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結果,確定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的20個縣(市、區)和進步明顯的10個縣(市、區)予以表揚。
外媒觀點:美伊雙方都能接受的鈾濃縮方案 - 天天要聞

外媒觀點:美伊雙方都能接受的鈾濃縮方案

華盛頓的外交政策機構存在一種危險傾向——肢解其視為敵對的國家。如今,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民主防禦基金會(FDD)等新保守主義智庫及其歐洲議會的同路人,正公開鼓吹將伊朗巴爾幹化的策略。這種魯莽行徑將加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