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理事會上,中方主動出擊將美國的軍,敦促其停止任意拘留移民

2022年09月30日07:46:21 國際 1685

媒體報道稱,在近日召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1屆會議上,我國代表團主動出擊將美國的軍,表示美國長期存在的任意拘留問題十分嚴重,中方對此高度關切,並敦促其正視自身不足之處,儘快停止一切侵犯人權的行徑。

根據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公布的數據,2021年美國羈押的非法移民數量超過170萬人,其中有八成以上的移民,被關押在環境極差的拘留設施中,而這些人裡面有至少4萬名兒童。

不僅如此,在過去的11個月,美國僅在南部的美墨邊境上,就逮捕了超過200萬移民,數字再創新高,這說明在逮捕非法移民方面,拜登特朗普有過之而無不及。

人權理事會上,中方主動出擊將美國的軍,敦促其停止任意拘留移民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不僅痛批美國侵犯人權的問題,對於國際組織的雙標現象,同樣提出了尖銳批評。比如近幾十年來,美國政府經常在沒有經過正常審判程序的情況下,就將一些人關進臭名昭著的關塔那摩監獄,可是卻很少受到指責。

我代表團直言,人權理事會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長期以來只關注發展中國家,卻對美國持續存在的嚴重問題視而不見,這種做法不利於推進人權事業進步。

所以中方敦促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必須客觀公正地看待問題,充分尊重各國司法主權,不要將人權問題給政治化,更不要淪為西方國家黨同伐異,打壓異己的工具。

人權理事會上,中方主動出擊將美國的軍,敦促其停止任意拘留移民 - 天天要聞

事實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權理事會完全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把持。這些平日里自詡為「人權衛士」的發達國家,動不動就站在道德高地上,對別國人權指手畫腳,動輒以「維護人權」為借口,公然干涉他國內政。

如果有國家膽敢不從,他們馬上就會祭出制裁手段,而在此期間,人權理事會可沒少扮演「幫凶」的角色。在西方眼中,所謂的「普世價值」不容置疑,必須無條件服從,否則就是與「國際社會」唱反調。

於是在這股歪風邪氣的影響下,人權理事會逐漸淪為西方專屬的「審判法庭」,像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甚至被直接暫停了成員資格。

人權理事會上,中方主動出擊將美國的軍,敦促其停止任意拘留移民 - 天天要聞

如今,中國選擇在人權理事會上主動出擊,就是為了對沖瀰漫在聯合國體系內部的負面能量。美國時常以「教師爺」的姿態,以自己為標準,居高臨下地給各國人權情況打分,中國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美國拿著莫須有,甚至乾脆是基於假新聞編撰的所謂「證據」,指控我國存在「強迫勞動」,進而出台法律禁止進口特定地區的商品,可時至今日,他們都沒有拿出可以佐證其觀點的證據。

不過,中國有句古話打鐵還需自身硬,當美國忙於攻擊別國人權狀況時,卻忽略了自己才是全世界最大的「人權窪地」,其自身黑歷史一大堆,想當「人權裁判」,又怎麼可能服得了眾呢?

人權理事會上,中方主動出擊將美國的軍,敦促其停止任意拘留移民 - 天天要聞

還是以上述任意拘禁的現象為例,每年都有大量的非法移民被美國羈押,生命安全完全得不到保障,濫用私刑。人口販賣情況極為嚴重,拜登政府對這些不是不清楚,但就是視而不見,即便被多次曝光後仍然無動於衷。

另外,美國是全球新冠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可拜登卻聲稱「新冠已經結束」,擺明了是要徹底躺平,可就在他宣布消息的前一天,美國仍有400多人死於新冠。

生命權就是最大的人權,可上述現象卻反映出,美國人權狀況已陷入系統性的潰爛,眼睛只顧盯著別人而不考慮自身,遲早會遭到反噬,到時候苦果還是得由華盛頓政客自己品嘗。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3小時!破案! - 天天要聞

3小時!破案!

離車上鎖 記得抽鑰匙。防範電動車被偷盜,離開車時,要隨時隨地鎖車,並將車鑰匙隨身攜帶。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著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著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著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