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還想和中國「脫鉤」,被民眾亮出數據打臉

2022年07月02日16:32:27 國際 1383

韓國總統尹錫悅參加北約峰會期間,其首席經濟秘書崔相穆,發表了一個奪人眼球的言論,他說:「(韓國)通過中國實現出口經濟繁榮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這句話是崔相穆在西班牙馬德里說的,但歐洲媒體,並沒有太過關注,反而是在傳到亞洲之後,引起了輿論的廣泛熱議。

尤其是在韓國國內,政商兩界都對崔相穆的「與華脫鉤」言論表達了擔憂,但根據韓國媒體經過走訪後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韓國對華貿易,佔到其全部對外貿易的25%左右。

韓國還想和中國「脫鉤」,被民眾亮出數據打臉 - 天天要聞

而且,韓國在和中國做生意的過程中,常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簡而言之,韓國不但跟中國貿易規模龐大,而且還能從中獲取巨大的利益。

以旅遊業為例,韓國每年旅遊業GDP中,有一半是中國遊客創造的。

如果說出「要和中國經濟脫鉤」這種話的人,是韓國總統尹錫悅本人,其實反倒沒什麼,因為他不一定很了解經濟問題,更可能是出於政治角度做出這樣的表態,迎合一下美國人,符合尹錫悅旗幟鮮明的「親美立場」。

可說出這話的人,偏偏是韓國總統府的首席經濟秘書,他不可能不懂經濟,更不可能不了解韓國對中韓貿易的依賴程度有多大。

韓國還想和中國「脫鉤」,被民眾亮出數據打臉 - 天天要聞

在此基礎之上,崔相穆的表態就值得引起人們的深思了,韓國到底怎麼了?

首先,必須要承認,崔相穆說「韓國通過中國實現出口繁榮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這句話從某種層面來說是事實,但也只是部分事實。

因為結束的不光是韓國的出口繁榮,而是整個韓國經濟的高增長時代,現在的韓國的確不依賴對中國出口實現繁榮,但卻依賴對中國出口,不至於迅速衰落。

這裡面的核心問題,不在於中國,而是韓國自身的經濟出現問題了。

韓國還想和中國「脫鉤」,被民眾亮出數據打臉 - 天天要聞

直白一點說,韓國在核心製造業層面,相對於日本、中國、甚至東南亞、印度等國,失去了競爭優勢。

它本身又沒有龐大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自然不可避免地就陷入了經濟的衰落陷阱之中。

早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這一問題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那時候韓國運氣好,正趕上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年代,所以韓國依賴著對華出口,又保持了近15年的繁榮。

但這個繁榮,是建立在中國起步晚,雙方之間存在技術代差的基礎上。等中國製造業逐步發展起來,韓國不管是從成本、創新能力、還是技術和資本層面都無法跟中國企業競爭的時候,自然也就會慢慢被擠出市場了。

韓國還想和中國「脫鉤」,被民眾亮出數據打臉 - 天天要聞

更不妙的是,由於中國是「世界工廠」,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因此當韓國製造業無法在中國市場佔據優勢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它被全球市場拋棄了

這正是近些年來,韓國經濟增速放緩、失業率高升的核心原因。更形象一點來說,從文在寅時代開始,每一任韓國總統,就都面臨著跟日本一樣的困境,如何在全球市場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在技術沒有突破性的進步之前,眼下這個時代對中美之外的其它國家,都不太友好。因為無論是高端技術還是資本,都掌握在美國手中,全球沒有人能和它競爭。

而中下游製造業和市場,掌握在中國手上,至少在未來10年內,沒有任何中小國家可以和中國競爭。

韓國還想和中國「脫鉤」,被民眾亮出數據打臉 - 天天要聞

西方經濟學家說這是強者恆強的時代,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韓國現在遇到的問題,日本,包括歐盟也在遇到,只不過韓國夾在中美之間,本身體量又小,所以感受自然更為激烈一點。

問題是,面對這種局面,與中國「脫鉤」就能讓韓國走出困境嗎?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崔相穆說韓國要通過跟歐洲加強貿易,取代中韓貿易對韓國經濟的貢獻。

問題是,困擾韓國經濟的問題,是他們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想辦法改變這一點,在亞洲市場上競爭不過中國,在歐洲市場上就能了嗎?

「窮則變,變則通。」但也不能瞎變,韓國和日本一樣,最根本的問題是經濟受美國操縱太深了。幾大財閥看上去異常強大,然而每年賺走的利潤,大部分都被華爾街資本拿走了,真正能夠留在韓國的剩餘財富,非常有限。

韓國還想和中國「脫鉤」,被民眾亮出數據打臉 - 天天要聞

而一個國家想要保證競爭力,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要肯花錢投資自己的技術。其實從社會面來看,韓國對技術研發的投資,佔GDP比重是非常高的。

然而,這些投資,同樣是被美國資本控制的財閥主力投進去的,產出來的果實當然也還是被幾大財閥給摘走了。

說白了,韓國就像是一個美國的高級經理人,每年過手的錢很多,可留給自己的並不多。

韓國還想和中國「脫鉤」,被民眾亮出數據打臉 - 天天要聞

當美國這家企業蓬勃發展的時候,韓國作為高級經理人,自然也能量龐大,但現在美國經濟出了問題,韓國就算再怎麼掙扎,又能有什麼效果呢?

所以說,尹錫悅要是真想救韓國,與其搞什麼「與華脫鉤論」,不如好好研究一下,怎麼突破財閥壟斷,扶持一些真正能做主的本土企業上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必讀!暢通生命通道,典型案例+重點提示!④ - 天天要聞

必讀!暢通生命通道,典型案例+重點提示!④

2017年5月22日,深圳某小區15樓一住戶家中突發火情。消防救援人員接警後,迅速趕到該小區,卻被小區內消防通道上亂停放的車輛擋住了行進路線,只能就近繞行到小區側門,再由消防救援人員攜帶救援器材,徒步奔跑到發生火災的15樓進行救援。經救援,搜救出4名被困人員,
主動投案!吳才平被決定逮捕 - 天天要聞

主動投案!吳才平被決定逮捕

浙江省台州市委原常委、秘書長吳才平(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吳才平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實施單位在委託範圍內行為後果的法律責任,該由誰來擔? - 天天要聞

實施單位在委託範圍內行為後果的法律責任,該由誰來擔?

在行政管理和服務領域,政府部門常會委託第三方機構或單位執行特定任務,特別是在房屋徵收、行政處罰等敏感領域。那麼,當受委託的實施單位在其被授予的許可權範圍內執行公務時,若產生法律後果,究竟應由誰來承擔責任呢?本文將深入解析這一問題,下面由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史西寧主
管姚:普京訪越南,老美到底在罵什麼? - 天天要聞

管姚:普京訪越南,老美到底在罵什麼?

直新聞:俄總統專機于越南當地時間20日凌晨抵達河內,開啟對越南的國事訪問,您對普京此訪有何特別觀察?特約評論員 管姚:普京是在結束對朝國事訪問後抵達越南首都的,他這次訪越是應越共總書記阮富仲的邀請,也是時隔7年再度訪越。
美國6月15日當周首申23.8萬人 環比減少5000人 - 天天要聞

美國6月15日當周首申23.8萬人 環比減少5000人

降溫的勞動力市場企穩,美國上周首申人數變化不大。6月20日周四,美國6月15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了5000人23.8萬人,高於預期的23.5萬人,前值由24.2萬人小幅上修至24.3萬人。與此同時,美國6月8日當周續請失業救濟人數上升至182.8萬人,略超過預期的181萬,前值從182萬下修至181.3萬人。不過,平滑短期波動的四周...
市商務局舉辦2024年商貿流通領域安全生產培訓班 - 天天要聞

市商務局舉辦2024年商貿流通領域安全生產培訓班

6月19日,貴港市商務局組織舉辦2024年商貿流通領域安全生產培訓班。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少平作開班動員講話,各縣(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分管領導及負責安全生產工作人員,全市重點商貿流通企業代表等60餘人參加了培訓。王少平在開班動員講話中強調,一要認清形勢,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結合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