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那場在東北暴發的鼠疫

1910年9月,每年的這個季節,大量獵人湧入位於中國東北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滿洲里,開始大規模捕獵一種被稱為「旱獺」的動物。旱獺,是松鼠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它的另一個稱呼——「土撥鼠」。旱獺的肉是可食的,脂肪可以入葯,但最珍貴的,還是它身上的毛皮。

由於每年的9月前後是土撥鼠皮毛生長最好的季節,所以人手短缺的俄國人就僱用了大量華工,一起捕捉旱獺。他們發現,運氣好的話,會遇到一種「呆笨」的旱獺:這類旱獺步履踉蹌,碰到獵人時既不能跑,也不會叫,而是傻傻地待在原地,只需要一棒子打死就行。

獵人們發現,這類旱獺的眼睛中有乳白色的雲狀物體,而且會被同類拋棄,不被允許與其他旱獺同居一穴。每每遇到這類旱獺,獵人們就會慶幸自己運氣不錯。他們也知道,這是一隻生病的旱獺,不費什麼力氣就能捕捉到。他們像對待其他旱獺一樣,將它們的皮徒手用刀剝下,至於肉,就做成一頓改善伙食的大餐。

至於這隻旱獺究竟生了什麼病,大家並不關心。

事實上,以當時大多數人的認知水平,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旱獺究竟得了什麼病。

旱獺得的是由耶爾森菌屬中的一種細菌引發的烈性傳染病。這種傳染病,曾在14世紀中期的短短6年時間裡導致近3000萬歐洲人死亡。它曾被稱為「黑死病」,但更官方的叫法是鼠疫

當然,在當時的第一時間,很多人未必知道感染的是鼠疫——事實上,致命的細菌還在最先接觸旱獺的獵人們身上潛伏,倒是通過交叉感染在木匠們身上暴發了。

20世紀初的那個秋天,廣袤的東北大地提供了鼠疫傳播的理想環境:

天氣漸涼,一個旅店的大炕上往往要躺十幾乃至幾十個人,大家互相抱團取暖,房間密閉,空氣極不流通。在寒冷的天氣洗澡和洗頭,對於當時的東北人來說本來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不佳的衛生狀況加速了細菌的傳播。

當時無論政府還是民眾,「防疫」意識幾乎等於零,各地也沒有必要的防疫設施和機構,對現代醫學的概念也毫無認識,老百姓生病後甚至會求助於「跳大神」這類封建迷信來治病。

尤其關鍵的是,東北當時擁有中國最完善的鐵路系統。在俄國和日本控制下的鐵路體系,一開始也沒有對疫情有足夠的認識,大量已經被細菌感染的旅客通過四通八達的鐵路,將鼠疫傳播向四面八方。

這場疫情,對當時東北地區造成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從1910年10月25日至1911年4月18日,僅在東三省,這場鼠疫就奪去了近6萬人的生命,其中情況最嚴重的哈爾濱傅家甸,有5693人死亡,佔到該地全部人口的1/3——即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染疫而死。

但換個角度來看,從疫情暴發到疫情結束,滿打滿算也就5個月左右的時間,以當時清政府的能力、東北地區的衛生條件狀況和人們對疫情的認知,這場疫情能及時控制住並且沒有造成更大擴散,已經是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