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高原的大鳥:黑頸鶴

黑頸鶴,因為數量稀少珍貴被列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每年3月,黑頸鶴離開越冬地集群北上,飛抵青藏高原的草甸、沼澤地帶進行繁殖;到了秋天,黑頸鶴帶著剛剛長大的幼鳥飛越崇山峻岭,到達雲南、貴州等氣候溫和的地方越冬。

會澤自古以來就有黑頸鶴分布。為了保護黑頸鶴及其他候鳥,1990年,會澤縣就成立了會澤黑頸鶴縣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了大橋和長海子兩個保護點;2006年2月,保護區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除了黑頸鶴,在這裡棲息的珍稀鳥類還有很多:黑鸛中華秋沙鴨金雕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鴛鴦、白腹錦雞、灰鶴蓑羽鶴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頸鶴及其越冬棲息地的濕地的生態環境,屬於野生生物類型自然保護區。大橋片區位於會澤縣大橋鄉的大橋海子流域,距縣城42公里;長海子片區位於會澤縣者海鎮的長海子流域內距縣城52公里。

大橋片區地處中山區,地形較為複雜,形成高山深谷、河谷狹窄、山勢陡峻。大橋海子(水庫)的西南面、西北面和東北面較高,最低點為東南面,海拔2470m。

長海子片區是以長海子水庫為中心,四面環山,只有西部有狹小的谷口,為流域出口。


保護面積12910.64公頃,已被《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列入《中國重要濕地名錄》,保護區最主要的保護對象是黑頸鶴,此外還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鸛、中華秋沙鴨及其他鳥類102種。

每年冬末春初,黑頸鶴、灰鶴、斑頭雁、黃鴨等數千隻涉禽和水禽飛到這裡越冬。水軍周圍華山松雲南松構成的天然綠色屏障,讓保護區更顯曲徑通幽,別有洞天。


黑頸鶴,是世界上15種鶴類中被命名最晚的一種鶴。主要繁殖地在青藏高原,越冬季它們會遷往青藏高原的低海拔地區以及雲貴高原的部分地區,少部分在不丹地區越冬。黑頸鶴最喜歡在高寒草甸沼澤地或湖泊河流沼澤地中活動。黑頸鶴以家庭為單位活動,是一夫一妻制,雌雄一旦配對,便永遠不離不棄。一隻死亡,另一隻便成孤鶴,直至死亡。孤鶴地位低下,平時形單影隻,遷徙時不能與鶴群同行。在棲息地夜宿,孤鶴負責站崗放哨、走動巡邏。到了白天覓食,群鶴常常驅趕孤鶴,食物短缺時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