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的二三事

小學課本里有一篇叫《翠鳥》的課文,不知道你還記得嗎?課文描寫中那隻身著鮮艷翠綠的外衣,身手敏捷的捕魚高手形象一直印在我的腦海,經過小溪、池塘、湖泊的時候總會忍不住去看看能不能找到這個可愛的小傢伙。

看,這就是普通翠鳥

不要問為什麼它普通,難道還有不普通的翠鳥嗎?因為普通翠鳥是它的學名,不過一般都直接叫它翠鳥,還有叫它小翠,打魚郎等。

普通翠鳥在我國分布很廣泛,常常出沒在溪流、池塘、湖泊、運河等水域。捕食的翠鳥會站在樹枝上耐心觀察,看見有小魚要浮出水面了,就一個飛身,像一支箭一樣俯衝到水面,叼起小魚飛回樹枝。

小翠捉到的小魚不會立馬吃了,會用力甩頭把小魚撞暈了再吞吃。所以翠鳥經常站的地方能發現有很多魚鱗,那都是被它敲魚給震下來的。

雄性翠鳥求愛的時候,會帶上小魚做聘禮,討好雌性。如果雌性覺得滿意,就會接下雄性送的小魚。雄性翠鳥還會體貼地把小魚的魚頭對著雌性,方便它吞吃。

成就秦晉之好後,翠鳥就會在泥崖上打洞,在洞穴里產卵育雛。大多數情況下,翠鳥都是一夫一妻制,但是也有心比較花的雄性會出軌。

因為翠鳥鮮艷的羽毛,被人類看中,曾經的它們有過一段血腥黑暗的歷史。我國古代金銀首飾有一個點翠工藝,就是將翠鳥亮麗的羽毛鑲嵌在金屬上。這項工藝在清朝達到鼎盛,點翠的飾品成了身份的象徵。清宮劇里,比如《甄嬛傳》華妃娘娘的旗頭,色彩艷麗,美輪美奐,就是點翠工藝製作。

好在後來因為這項工藝太過殘忍,已經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