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要養好觀賞魚的幾大要素中,應不應該有過濾系統這一條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讓我們輕輕鬆鬆養水、快快樂樂養魚。

經常有魚友會這麼詢問,我想飼養羅漢魚應該注意什麼問題,我想飼養錦鯉或者金魚,甚至於說,不是高檔金魚,就是普通的小金魚,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能不能詳細講講?

其實我認為,養魚這個東西,如果從大面上來講的話,應該是通者自通,一通百通的。

雖然說每種觀賞魚的個別差異性肯定會有,但是,大方向的問題,反反覆復就是那麼幾條。

大水體、好水質、適合水溫和投喂

大水體飼養,代表著就是低密度。

當然根據不同觀賞魚的個體差異,可能某些觀賞魚對於水位高會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說,很多金魚品種,根本不適合太高的水位。

但是,這個也要看金魚個體的大小、品種的不同、體型的差異,尤其是個體的大小,那是不一樣的,三、五厘米的小魚苗和20厘米成年的泰獅金魚,它們對於水位高的要求能一樣嗎?

水位過高,小魚遊動費力或者容易失漂,水位過低,大魚還露不出背鰭,那它怎麼遊動呢?不得有一個適合嬉戲的高度嗎?

這都要根據實際情況觀察,沒有背鰭的蘭壽和有背鰭的獅子頭、鎏金,對於水位的要求,也不可能一樣。

好的水質不單是要求清澈、通透,還要求適合觀賞魚的酸鹼度,每種觀賞魚也不一樣。

剩下來的水溫、食物要求,更不相同,但是,這些大致必備條件,養魚之前還是要知道的。

過濾系統的有無、適合、強大也不一樣?

我們說,養魚,應不應該有過濾系統,和過濾系統適合、過濾系統強悍,都不是一回事。

沒有過濾系統養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絕對要求個人勤快,以及低密度、寬廣的水體。

比如說古法飼養金魚,過去那個木海或者虎頭盆,水體其實很大的,裡面才養幾條金魚?

而我們現在呢,隨便整個小魚缸飼養金魚,也想著無過濾養魚,就靠培養點青苔,它就完事啦?

只要密度大,就離不開過濾系統的,密度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再就是過濾系統是否合適的問題。

一般需要我們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去適合原有的過濾系統,這樣子我們飼養觀賞魚,顯得比較簡單,不必去大動干戈進行各種改造。

什麼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適合過濾系統呢?

我認為至少應該是在現有的情況下,即使大量投喂觀賞魚,水質也是波瀾不驚的,哪怕是停電一兩天,觀賞魚也不會因為缺氧而死亡或者立刻導致水質敗壞,這就是比較適合現有過濾系統的飼養密度。

為什麼有些魚友,只要觀賞魚一入缸,完了,啥都完了,水質立刻成了一鍋漿,觀賞魚動不動就各種體表腐爛病,各種水質崩潰的問題都出來了?

未必一定是養水的問題,大部分情況下,就是魚的密度太大了,根本不適合魚缸這個過濾的承載度。

所以你就來吧,什麼停食、換水、加凈水劑、硝化細菌,統統失效,到這一步,還不明白是什麼回事?

不是沒有選好魚,魚患大病了,就是魚多了,就這兩點問題。

強大的過濾可以適度增加飼養密度,但也增加了飼養難度

很多魚友感覺只要過濾系統強大些,我們就可以長時間不管理了,能夠降低飼養難度。

那也未必,也要看密度到底多大?

在現有條件下,適度更改過濾也不是不可以,或者本身缸體的過濾太薄弱。

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過濾強大的背後,代表著濾材要多、水流要強大,水流過大有些魚適應不了。

如果觀賞魚的密度過大,可能時間長了,糞便會嚴重污染濾材,需要我們做的工作也不少,甚至於稍微不注意,水體毒素超標了,我們還不自知,因為極有可能是濾材的污垢、死水區在持續釋放毒素。

所以說,這些問題都是相輔相成的,都是過猶不及的。

不是說,養魚就一定需要過濾系統,它也未必一定成為能夠養好觀賞魚的必備條件。

但是,如果把問題反過來看,飼養大部分的觀賞魚,尤其是玻璃魚缸養魚,過濾系統還是應該必備的,除非是飼養密度極低的小魚。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