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驚現一窩虎斑游蛇!這蛇會煉毒,是「雞冠蛇」的原型?


夏天一到,就有不少人都反映今年「含蛇量過高」,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各種各樣從未見過的蛇類,有專家稱這是因為環境變好了,所以蛇出現的就多了。近日在湖北十堰又有人發現了一窩十分罕見的毒蛇,這種蛇身體為翠綠色,脖子卻是艷麗的紅色,看上去非常嚇人,很快有人認出了這種蛇,它的名字叫做虎斑游蛇而在一些地方它們也被叫做雞冠蛇」。

神秘的虎斑游蛇

這次毒蛇的發現地點是在一個蓄水池內,在水裡有一窩蛇正在游泳,嚇得群眾不敢靠前。報警之後消防員來到現場,果然在水池中看到了3個若隱若現的身影。3條蛇中的兩條長度都在一米五左右,另一條接近一米,它們綠色的身體上有黑色斑紋,背上還有一段明顯的頸槽,加上兩旁那一抹艷紅,看上去毒性十足。消防員們拿上專業的捕蛇夾,開始在水中小心翼翼地靠近虎斑游蛇,但虎斑游蛇在水中非常的靈活,抓捕起來還是很不容易的。經過多次嘗試,三條虎斑游蛇終於被帶到了岸上裝進了網兜里。因為虎斑游蛇是一種毒蛇,所以需要特別注意,在人煙罕至的安全地點才能放生。

虎斑游蛇是游蛇科頸槽蛇屬下的一種毒蛇,成年後體長一般在一米左右,喜歡生活在各地區的河流湖泊,水庫水渠等水源豐富的地方,主要的食物是青蛙、蟾和小魚小蝦,偶爾也會捕捉鳥類和老鼠。雖然長相非常可怕,但虎斑游蛇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兇狠,相反它們性情比較溫順,遇人大多會直接逃走。早期很多學者都覺得如此溫順的蛇不應該是毒蛇,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虎斑游蛇其實是一種劇毒蛇,它的毒液是一種循環毒素,能夠引發嚴重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國內外皆發生過被它咬傷致死的案例。

虎斑游蛇會「煉毒」

虎斑游蛇不僅能自身帶毒,它還能夠「煉毒」。在食用蟾蜍等帶毒的食物時,可以將它們身上的毒素化為己用。它們的脖子後面有一個凸起的毒腺,將這些毒液保存在裡面,遇到危險可以噴射而出。

「雞冠蛇」是否真實存在

不少網友表示,很少聽到有人被虎斑游蛇咬傷中毒,這又是為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為虎斑游蛇屬於後槽牙毒蛇,它們排毒非常苦難,想要傷人比較困難。它們沒有直接連接毒腺的毒牙,在咬傷人後需要等待毒液沾染傷口才會引起中毒,加上它們毒量較小,一般被咬傷後只會出現輕微中毒癥狀。但應該注意的是,虎斑游蛇毒液的靜脈毒性很強,比一般的蝰蛇還要強。2008年我國就已經將虎斑游蛇列為毒蛇,平時遇到需要多加防範。虎斑游蛇的外號有很多,例如 野雞項、竹竿青、野雞脖子等等,而它最響亮的外號就是「雞冠蛇」。

雞冠蛇是一種存在於我國民間傳說中的神奇蛇類,廣泛地流傳在我國的東南部地區。傳說中它們頭上長著與公雞相似的鮮紅色頭冠,體長超過一尺,能夠立起上半身向人發起攻擊。雞冠蛇全身赤紅,能上山下水,性情兇猛,喜歡與人對抗。在《靈異錄》中就有記載:「雞冠蛇,頭如雄雞有冠。身長尺余,圍可數寸,眾人必死,會稽山下有之。」在廣西百色市梧桐鄉的淮達村裡有一座雞冠山,當地人稱雞冠山上有很多頭頂上有凸起肉瘤的雞冠蛇,後來雞冠蛇頻繁傷人,村民不得已將它們全部殺死。其實目前並沒有任何能夠證實雞冠蛇真實存在的證據,而與它最像的虎斑游蛇很可能就是雞冠蛇的原型。

為何最近蛇類頻繁出現

今年開春以後,僅十堰一地就接到了兩百多起與蛇有關的警情,其他地區各種蛇類也是頻頻現身,在河南甚至出現「百蛇圍村」的奇觀。更離譜的是,不止是山村,很多高層樓房中也出現了「爬樓蛇」,讓人難以防範。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蛇類異常活躍呢?

今年夏天氣候異常炎熱。蛇類是變溫動物,氣溫對它們的影響很大,而今年的天氣反覆無常,某些地區甚至達到了40度的極端高溫,因此某些蛇類就變得活躍了起來。

蛇類結束冬眠期,正是最活躍的時候。大多數蛇類都需要冬眠的,等到氣溫達到了復甦的溫度,它們就會從睡夢中醒來。剛醒來的蛇急需曬太陽和補充營養,因此它們會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蛇可以泡酒入葯。很多人都會拿蛇泡酒,還有一些偏方中會出現蛇,因為就有人會通過各種渠道買活蛇,但這種行為非常的危險,一旦沒有看住,就會讓它們進入到人們的生活區域。

總體來說,虎斑游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蛇類,它們出現在我們身邊非常正常。虎斑游蛇是毒蛇,雖然不太容易傷人,但仍有中毒的可能,並且毒性較強,需要多加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