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動物都有固定「發情期」,人類卻隨時都可以,為什麼?

近年來,年輕人結婚生子的慾望變得越來越低,這導致許多專家十分著急,畢竟我國已經開始步入老齡化階段了。所以國家一邊在鼓勵多生,一邊試圖找到出現這種問題的根源

老齡化危機

如果動物們知道了人類在為「繁衍」這種小事憂心,可能會覺得十分荒謬。因為對動物來說,每年固定的發情期,特有的激素影響,使得它們必須要完成交配繁衍的任務。

那麼,為何人類不像其他動物一樣有固定的「發情期」,而是隨時都可以,並且能夠對抗「激素」,堅持自己的固有選擇呢?

動物的發情期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我們發展出了文明。所以在動物的世界當中,並沒有什麼道德準則的限制,動物們可以在發情期到來的時候,再隨意地選擇伴侶進行交配,有時候甚至可以擁有多個伴侶。

擁有多個伴侶的雄獅

比如小區樓下的野貓,在遇見發情期時,母貓可能會和多隻公貓交配,誕下後代。雖然公貓也不會承擔養孩子的義務,但是頭頂的「綠帽子」確實非常的顯眼。

大自然當中,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有固定的發情期,這一階段時它們會表現得異常活躍,似乎完全被身體之內的激素操控了。不過,當發情期結束後,動物們就會失去交配的興趣,重回「孤寡生活」。

無心戀愛的獨居東北虎

很多人可能疑惑為什麼動物一定要限制在某個區間發情,就不能無時無刻實現自由戀愛嗎?

這其實是符合它們繁衍需求的,因為動物們長期生活在野外,受到四季以及環境變化的影響,所以它們繁衍後代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成活率的問題。

比如假如發情期在秋天,冬天產子的話,天寒地凍的不僅食物少,溫度還低,剛出生的幼崽可能很快就死了,而這種繁殖就是無效繁殖

所以動物一般都會把發情期選在適宜的季節,比如春天

這時萬物復甦,不僅不缺食物,還有和煦的陽光和恰到好處的溫度。這就使得在完成交配之後,雌性動物能夠依靠自己找到更多的食物,幫助腹中的後代發育。

鹿媽媽和孩子

並且其實排卵對於雌性動物來說還是比較耗費精力,所以如果不設置發情期,而保持全年排卵的狀態,對於雌性的生存也不利。總之,動物們必須平衡好生存和繁衍之間的關係,畢竟如果連命都保不住,就更不用說繁衍了。

生存與繁衍同樣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擁有固定的發情期,對它們而言是件好事。因為整個交配、孕育、生子的過程,其實都面臨著危險,所以隨時都可以交配並繁衍,對於動物的生存來說反而是不利的。

那麼,為什麼人類和其他動物在這方面表現得如此不同呢?如果人類世界也有固定「發情期」將會是怎樣的場景?

人類為何沒有發情期?

咱們在上文中說了,動物有發情期是因為這種機制符合它們繁殖的需求,能夠幫它們儘力規避掉一些危險的因素。

人類沒有發情期的原因也很明顯,因為咱們在進化的過程中,佔得了不少優勢和先機,所以改變了繁衍的策略。

人類的進化策略

不過,這個發展其實是比較曲折的。人類沒有發情期,隨時都可以,第一是因為在那時有著壯大種群數量的需求,第二是人類的生殖周期在動物界確實算比較長的,而且很難做到一胎多個,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要受限於發情期,那麼是無法讓人數在短期之內迅速變多的。

當然,以上的兩個原因可以看作是人類在初期的缺點,畢竟在我們的大腦發育好之前,與各種動物相比,人類除了有個「大腦袋」,別的並沒有什麼長處。

所以剛開始選擇不要發情期,可能是因為想儘快彌補人口的減少和單次生育數量過少的問題。

需要壯大人群

而到了後期,人類的大腦發育得越來越好,並且學會了使用火以及吃熟食,就意味著咱們更不需要發情期了。

上文中,我們提到許多動物會把發情期選在春天,是因為春天萬物復甦,食物變多了。食物鏈底端的食草動物有草吃,而食物鏈上位的食肉動物可以吃將自己養肥了的食草動物,總的來說,大家都有東西吃。

火的發現和使用

可人類卻不太受食物的限制,畢竟咱們是雜食性動物,雖然冬天的時候食物確實要比夏天匱乏一些,但也不至於「餓死」。

此外人類的雜食性和吃熟食的習慣,也使得我們身體當中留存的能量變得更多,這時女性就不再像雌性動物那樣,擔心排卵會消耗自身,影響生存了。

許多學者認為熟食節省了進食時間,縮短了咀嚼和消化食物的過程,使人體吸收了更豐富的營養;熟食使堅韌的肉類和根莖的纖維分解成氨基酸和糖,從而減輕了人體消化系統的負擔,延緩了人體機能的過早老化。

吃熟食的好處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也不能忽略人類社會性的進化,當婚姻形態和家庭形式漸漸固定之後,人的生產力逐步提高,有了充足的生活資源。很多時候不必再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所以這時就能在閑暇的時間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

而且隨著人類的進化,便越來越不甘於完全受激素的控制,雖然激素依舊會對我們產生影響,但人類祖先依舊認為「自己的身體應該由自己決定」

綜上所述,不被固定的發情期限制,是人類走上食物鏈前端時必須要掙脫的枷鎖,不過從本質上來說,這個問題似乎一直未對我們產生限制。

激素的影響

說到這兒,有關人類繁衍時所做出的選擇就大概解釋完了。接下來,咱們再來聊聊人類女性與眾不同的排卵期

人類女性隱藏排卵期

如果有過備孕經歷的人,應該都對計算排卵期很熟悉,不過排卵期有時候並不是完全準確的,這就讓人十分迷惑。不固定發情期是進化,為什麼連帶著每個月的排卵期也不固定了呢?或者說是被隱藏了。

排卵期

科學家認為人類女性之所以做出隱藏排卵期的選擇,可能是有兩種原因。

第一就是「男性投資假說」,該假說認為,在不確定排卵期的情況下,可以使男性無法獲取準確的繁殖信號,從而留在女性身邊照顧她,讓關係具有穩定性。當然,這種假說的前提是以「繁殖」為最高需求的。

增加家庭關係的穩定性

第二種則是「減少殺嬰假說」,該假說認為人類在原始時期,會存在「女性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許多人會殺掉競爭者的後代,讓其無法繁衍下去。尤其是在社會關係比較混亂的情況下,女性排卵期的隱藏,就等於無形中隱藏了胎兒的親生父親,這可能會使孩子逃過一劫。

原始人之間也存在鬥爭

雅典娜·阿克蒂皮斯說:「多年來,我一直對男性投資假說感到困惑,所以我開始研究如何驗證它。而女性社交活動的研究,讓我感到震驚,因為女性內部可能會欺壓有排卵表現的其他女性,所以隱藏排卵期可以帶來好處。」

除此之外,許多學者經過研究發現,這一情況可能也與女性地位衰落以及同性競爭有關。當部落首領擁有多個老婆的時候,懷孕的可能會受到其他人的排擠,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女性隱藏排卵期可能是為了提防其他女性。

這一點在不少宮廷劇當中就很明顯,懷孕初期的聰明人一般鮮少聲張,而是等胎坐穩了再公布消息。

女性之間也存在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