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評論丨萬寧首現栗喉蜂虎是生態環境整體變優的見證

近段時間來,位於環島旅遊公路第二工區萬寧段的施工現場,發現大量栗喉蜂虎在工地沙堆打洞定居,這也是萬寧市首次發現栗喉蜂虎。為了讓他們能夠安心繁殖,項目相關負責人立即將情況反映給當地森林公安局,同時項目放緩施工進度,暫時不動用栗喉蜂虎棲息的沙土,此外,項目周邊的綠化等施工也為栗喉蜂虎的繁衍做出了讓步。

鳥類與濕地息息相關,鳥類的種類與數量是判斷一個地區生態優劣的重要指標。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栗喉蜂虎首次大量出現在萬寧,且選擇在環島旅遊公路項目工地棲居繁衍,既是萬寧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的直接反映,更是海南生態環境整體變優的見證,同時也再一次證明環島旅遊公路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最美公路之一,而項目方為栗喉蜂虎繁衍讓步的做法也是在用行動詮釋「最美」的內涵。

當然,栗喉蜂虎首現萬寧不是偶發的、孤立的故事,近年來,許多觀鳥愛好者發現,在海南拍攝到的鳥類,數量和種類都有所增加,已然成為珍稀鳥類的「樂園」。除了鳥類,海南還不斷發現新物種,比如昌江海尾濕地公園就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海南熱帶雨林近3年時間發現至少28個新物種。

這些生物物種的發現和遷徙,背後離不開海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以最嚴格的制度和措施確保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到2021年,海南全省共退塘還濕2777公頃,其中紅樹林面積穩步增加,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也是建設好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前提。雖然目前海南的生態環境整體變優,但與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要求相比,仍然有不小差距。特別是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時強調,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是重中之重,要跳出海南看這項工作,視之為「國之大者」,同時指出,海南要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對熱帶雨林實行嚴格保護,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在此背景下,包括萬寧首現栗喉蜂虎等在內的好消息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海南仍需繼續保護好生態環境,抓實抓細各項制度和措施,也需要有更多像環島旅遊公路項目施工方一樣為栗喉蜂虎繁衍讓路的擔當。我們期待,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進程中,海南能成為更多生物物種棲息地繁衍地,生態環境的「金字招牌」能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