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學家聯合考古新發現:630萬年前動物就患上了腫瘤

表面上看,這是一塊普通的動物顱骨化石;但在考古學者眼裡,它頜骨兩側的後牙位置明顯有了一些不同,這很快就帶來了一項新的發現!

6月20日,中外科學家聯合團隊正式對外宣布取得了一項古病理學的新成果——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課題組在甘肅臨夏盆地發現了一小型鼬科動物副美洲獾(Parataxidea)顱骨,其上頜牙齒的遠中區域有明顯的增生病變,經研究確定為骨化纖維瘤。

這是首隻被科學記錄的患骨化纖維瘤的鼬科動物。

此前,最早命名它的德國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曾推測,這種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是魚。在科學家們看來,本次發現既為師丹斯基的這種推測提供了證據,同時也為骨化纖維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視角。

化石距今約630萬年

據介紹,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生王董浩。其它作者還包括美國匹茲堡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病理學家布魯斯·羅斯柴爾德(Bruce M. Rothschild)和四川頂上博物館館長劉建等,研究論文發表於古生物學期刊《歷史生物學》雜誌。

此次研究的化石保存於甘肅臨夏盆地百花村新近紀早期晚中新統柳樹組中,距今約630萬年,是楊家山動物群的成員。

本次研究的化石原本被圍岩包裹,化石顱骨僅後緣破碎,其他部分基本完整。副美洲獾是哺乳綱食肉目鼬科的一屬。化石全長8.9厘米,是成年個體,它頭骨上方平直,頭頂上附著咬和肌肉的矢狀嵴非常低,說明它的咬合力比較差。

正是根據這些特點,最早命名它的德國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曾推測它以魚為主要的食物來源。

患獸未成年就患上了腫瘤

在清修過程中,發現化石有點不一般的是四川頂上博物館館長劉建。異常主要是在標本的面頜部。經過進一步的精修發現,標本上頜骨兩側的後牙位置有明顯異常的增生膨大,表面呈砂礫狀。左側增生未膨出,右側膨出明顯,形成一個腫塊。這樣的病變導致標本左側後牙破損和脫落,右側後牙脫落,齒窩封閉。

為了準確診斷,研究團隊將化石標本送到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進行了Micro CT掃描。

結果顯示:增生組織外邊緣淺、亮與正常骨質區分明顯;增生的內部顯示出密度差異性,其中有深灰色不規則斑點組成,其顏色與增生組織外部一致。不規則斑點被更明亮的光帶包圍,代表了高密度組織。

副美洲獾病灶

經過與現代醫學診斷研究過的病變進行對比,發現增生膨大表面與骨化纖維瘤的變現一致。骨化纖維瘤的CT掃描圖象和薄片電鏡結果也與Micro CT掃描結果匹配,深灰色不規則斑點為骨組織部分,明亮的光帶為纖維組織部分。

因為纖維組織無法保留在化石中,在動物屍體腐化後形成空腔被含礦流體填充並結晶,在Micro CT圖象中顯示出高亮。經過進一步CT圖象對比,將患獸診斷為青少年沙瘤狀骨化纖維瘤。說明患獸在未成年時期就患上了腫瘤。

骨化纖維瘤研究有了新材料新視角

副美洲獾復原圖 繪圖/劉梓辰

據介紹,骨化纖維瘤一般痛感不明顯,但對牙齒影響較大,導致患獸無法正常咬合牙齒,臼齒和前臼齒的破壞也影響了食物研磨。但根據患獸頭骨尺寸判斷,這樣的病變沒有影響其長大,科學家據此推斷副美洲獾的主要食物應該比較軟,並容易消化。

魚就是符合這些要求的食物,所以該標本為師丹斯基的推測提供了證據,也為骨化纖維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視角。

新聞多一點

本次發現是古病理學的一項新成果。那麼,什麼是古病理學(Paleopathology)?

這是一門利用現代醫學理論研究化石或亞化石動物病變的學科。涉及了病理學、生物學、體制人類學、考古學等眾多領域。它「見證出現在古代人類和動物遺存上的疾病的科學」,可以被認為是生物人類學的一個分支科學,

在具體實踐中,古病理學以考古發掘出土的人類骨骼遺存、木乃伊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文獻記載和應用自然科學手段,致力於疾病在較長時間內的演變發展過程以及人類或其他生物對環境適應性的研究。所以,也有人將其稱為疾病考古學。

古脊椎動物在自然環境中受傷或患病的情況非常常見,但由於化石埋藏的局限,絕大多數病變的證據都體現在骨骼化石上,所以脊椎動物古病理學絕大多數反映的是動物個體骨骼病變。

本次宣布發現首隻被科學記錄的患骨化纖維瘤的鼬科動物的團隊成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課題組致力於古病理學研究已有十餘年。至今已發表包括中華盜龍(Sinoraptor)肩胛骨骨折,中國龍(Sinosaurus)牙槽封閉恐龍,祿豐龍(Lufengosaurus)椎關節融合和矢部龍(Yabeinosaurus)腓骨骨折等不同古生物的古病理學論文。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 受訪者供圖